双条杉天牛测报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科学研究|园林科技-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双条杉天牛测报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日期:2009-04-15]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2008年度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成果推广奖——双条杉天牛测报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第一完成单位:密云县林业局

    第一完成人:任显辉

  项目起止时间:2001年3月至2005年10月

  项目内容简介:

  1、项目基本情况:密云县侧柏林分布面积2.07万公顷,而双条杉天牛是危害侧柏、桧柏的主要蛀干害虫。到2005年底双条杉天牛的发生危害面积达667hm2。2001-2005年,密云县林业局开展了人工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技术研究和双条杉天牛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的研究。

  2、主要技术内容

  管氏肿腿蜂防治双条杉天牛技术内容:

  ⑴诱防治:2001-2005年 2月初在侧柏林区选择代表性地段放置诱木20根(长1m,平均直径10cm),待 5月下旬将试验组诱木按蜂虫5:1比例释放肿腿蜂,当年9,10月进行防治效果调查。

  ⑵林间防治:2001-2005年的5月下旬在侧柏林区内每隔15-20m的间距布点放蜂,每667m2布点2~3个。每年9-10月进行侧柏被害率,肿腿蜂寄生率和双条杉天牛虫口密度调查。

  ⑶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试验比较:2004年2月底采伐诱木30根(长0.8~1m,小头直径8~10cm),化学防治组于2004年3中-4下旬用5%高效氯氰菊脂乳油1000倍与50%氧化乐果2000倍混合液喷干4次,每次间隔1周;生物防治组于2004年5月27日释放管氏肿腿蜂;对照组不做处理。当年10月底将30根诱木劈开,记录诱木中双条杉天牛数量,计算防治效果。

  ⑷放蜂数量对双条杉天牛寄生率的影响:2005年2月底采伐诱木40根(长0.8~1m,小头直径8~10cm),分成4组分别释放200、400、600、800头肿腿蜂,2005年10月2日进行寄生效果调查。

  双条杉天牛发生期测报技术研究内容:

  ⑴越冬虫态情况研究:2004年12月选择诱木3根(长80cm,小头直径10cm),劈开诱木,调查越冬虫态,对2005年诱集的越冬成虫,进行成虫性别鉴别,并剖查一定数量的雌成虫,计算雌成虫怀卵量。

  ⑵越冬成虫出孔期和雌雄性比观察:2004年2月下旬、2005年2月下旬,在侧柏林区选择代表性地段放置4个诱木堆,共放诱木68根(长80~100cm,小头直径8~10cm)。每天14-16时观察诱木成虫出孔量,观察越冬成虫出孔始期与气温关系。

  ⑶诱木数量对诱集出孔越冬成虫数量影响:2004年3月采伐诱木26根(长0.8~1m,小头直径8~10cm),每天14-16时观察记录诱木成虫出孔量,计算诱木数量对诱集出孔越冬成虫数量的影响。

  ⑷出孔成虫个体存活时间观测:观察2005年首次诱集的99头成虫存活时间,将结果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出成虫个体出孔后的存活时间。

  ⑸蛹期观测和成虫羽化期观测:2005年2月下旬在侧柏林区选择代表性地段放置4个诱木堆,共100根(长80~100cm,平均直径8~10cm)。当幼虫孵化进入高峰期后,每隔6d劈开一定数量诱木调查。

  ⑹成虫产卵期观察:2005年在诱木堆附近放置养虫笼,养虫笼内放诱木4根(长15~20cm,直径8~10cm),每3d将诱集成虫放入1个养虫笼中,每隔3d再放置1个养虫笼,共放置养虫笼14个。每天14-16时观察记录。

  ⑺卵孵化期观察:在4个试验小区内,手持放大镜于每天的14-16时观测养虫笼中诱木端上卵的孵化情况,进行标记并做好记录。

  3、创新点:

  ⑴提出了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双条杉天牛最适合防治时间、放蜂量为主的生物防治技术。

  ⑵探索出放蜂密度与寄生率成正比。

  ⑶较为全面系统地确定了双条杉天牛各虫态发生危害期。

  4、取得的成效:

  ⑴摸清了密云县双条杉天牛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监测测报方法。

  ⑵密云县采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双条杉天牛,2005年侧柏的被害率由放蜂前的22.78%下降到0.49%;被害木双条杉天牛虫口密度由2000年的25.4头/株下降到2005年的3头/头,林间被害木虫口密度下降88.2%。林内被害木管氏肿腿蜂种群密度由放蜂前的0.2头/株上升到2005年的2.5头/株。达到了持续控制和有虫不成灾。

  ⑶建立起了双条杉天牛调查、测报、管氏肿腿蜂为主的综合生物防治技术体系。

  ⑷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由于采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双条杉天牛,保护了首都水源基地和密云县自然景观,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林间有益生物的危害,改善了林区的生态条件。增加了采种量、减少了树木的死亡,5年共增加经济效益739.5万元,其中增加采种收入72万元,挽回因天牛危害造成树木死亡而带来的损失600万元,节约防治费用67.5万元。据统计,2001年以来林内食虫鸟类,捕食性、寄生性天敌如啄木鸟、郭公虫、管氏肿腿蜂等数量增多,林区一直处于良好的生态循环状态,有虫不成灾。不仅保证了侧柏林的正常生长,且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人畜安全。

  5、专家评价:多年来,密云县林业局通过开展双条杉天牛测报及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该项技术研究解决了当前侧柏、桧柏属蛀干类害虫难于防治的技术问题,对巩固绿化造林成果,维护密云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北京市双条杉天牛预测预报、管氏肿腿蜂为主的综合生物防治技术上起到了示范作用,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信息来源: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编辑:Aggie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