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纪实-城市建设|园林城市-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江苏省泰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纪实
[日期:2009-10-22]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文昌水秀祥泰之州

  泰州,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素有“汉唐名郡,淮海名区”之称,是施耐庵、郑板桥、梅兰芳等名人、大师的故乡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诞生地。1996年8月,泰州市成立,下辖靖江、泰兴、姜堰、兴化4个县级市和海陵、高港二区,全市面积5797平方公里,人口503.6万人。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58.5平方公里,建成区城市人口57.65万人。该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泰州市委、市政府牢记中央领导同志“把泰州建设得更加美好”的深情嘱托和殷切期望,坚持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作为重点工作目标,精心打造独具泰州特色,极富个性和魅力的“水”品牌、“绿”品质、“文”品位,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继2006年获得江苏省园林城市后,泰州市对照标准,找出差距,咬定目标,一抓到底,在继续扩大绿化总量的同时,着力提高园林绿化品位,建成了以凤城河风景区为代表的一批园林精品工程,精心组织实施了第六届江苏省园艺博览园。到2008年底,泰州市建成区园林绿地2122.06公顷,绿地率36.27%,绿化覆盖面积2371.86公顷,绿化覆盖率40.54%,公共绿地面积477.92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29平方米。

  精心组织强化管理

  合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创建园林城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泰州人民的共同愿望。泰州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载体,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的基本内容来抓,精心组织部署,坚持不懈地推进。

  几年来,泰州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2003年,泰州市作出了包括创建园林城市在内“五城同创”的决定,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和总指挥的“五城同创”领导小组及总指挥部。2006年,在成功创建江苏省园林城市后,该市及时召开动员大会,确立了2010年前建成国家园林城市的奋斗目标。通过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建立目标责任体系,泰州市形成了领导重视、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浓厚创建氛围。

  几年来,泰州市加大投入力度,市财政累计投入园林绿化及环境整治资金数十亿元,仅去年和今年就投入了10多亿元。为了不断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泰州市进一步加大对《泰州市市区城市绿线管理暂行办法》的执行力度,市政府多次开展专项检查,市人大、市政协多次组织视察活动,市规划、建设、园林、城管、水利、交通等部门严把项目审批关,加强跟踪管理,并在项目竣工验收时认真审核。

  泰州市坚持一手抓绿化工程建设,一手抓绿化管理养护,制定颁布了《泰州市城市绿化管理实施细则》、《泰州市市区绿线管理办法》、《泰州市绿色图章管理暂行规定》等配套性规范文件,制定、完善了养护规范、养护标准和考核细则,积极探索绿化管护竞争上岗和分片承包负责制。同时,泰州市还高度重视园林绿化的科研工作,培植了一批适应泰州生长植物品种,及时开展了《香樟黄化病防治的研究》、《泰州市城市绿化适宜树种的选择》等课题研究。在健全制度、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泰州市努力从源头上控制侵绿、毁绿现象,坚决杜绝擅自侵占、破坏城市绿地和擅自砍伐城市树的行为。

  合理布局传承文脉大力倡导节约型园林绿化

  地级泰州市组建不久,该市就及时制定了《泰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1年,泰州市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又对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了修编,此后还编制完成了《泰州市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和发展规划》。2006年,围绕“生态泰州”建设,泰州市政府批准实施了新一轮《泰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新规划以市域生态资源为基础,既着重突出泰州浓厚的文化底蕴,又综合考虑泰州水系发达、组团发展、沿江开发的环境风貌、城市格局和发展空间,更赋予泰州大开放、大开发、现代化的滨江城市特色和鲜明时代特征,描绘了一幅“双水绕城”、“绿绕双城”、“一环”、“二脉”、“三片”的绿地系统蓝图,展示了泰州“碧水绿州、凤城融翠”崭新形象。同时,该市还编制完成了城市绿线控制规划,划定了绿线控制范围。

  泰州市注重挖掘文化内涵,传承历史文脉,有效保护城市景观。在创建园林城市工作中,主要突出了“四大保护主题”:一是“具江淮水乡之风韵”———突出泰州“双水绕城”的独特城市格局以及城水相融的空间形态,大手笔投入建设了环城河、凤凰河两个市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引江河工程;二是“集明清古居之佳构”———突出泰州现有的古城形制、街坊格局以及大量明清民居的历史风貌,开展了五巷、涵西街等明、清建筑住宅保护区的保护工作;三是“显吴楚文化之奇丽”———突出泰州历史上丰富的文化积淀,修复、新建和开放了崇儒祠、安定书院(儒教文化),光孝寺、城隍庙(佛、道教文化),梅兰芳纪念馆(戏剧文化),日涉园(盐税文化),文昌阁(科举文化)等;四是“展革命史迹之风华”———突出泰州在近现代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海军诞生地白马庙建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纪念馆。此外,泰州市还精心组织实施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是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正确选择。泰州市把体现节约作为精品工程的重要标准之一,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大力倡导节约型园林绿化,并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一是把对绿化成果的毁坏,特别是对大树、行道树的砍伐或移植当作最大浪费,切实保护好现有绿化成果。二是坚持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植物造景、生态优先,充分挖掘城市绿地资源的生态效益。三是充分利用凤凰河、凤城河等市区河道,依托两岸的堤、岸、坡植绿造绿,形成了“绿随水走,水映绿行”的秀美景观。四在园林绿化建设中优先使用乡土树种,充分发挥“立体绿化”节约土地资源的作用。此外,泰州市还从提高渗水率的角度考虑,尽量减少铺装面积、注重雨水的回收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以及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设施。

  因地制宜彰显特色

  科学营造园林城市格局

  泰州市区一马平川,寸土寸金,土地资源紧缺,绿化难度较大。为此,泰州市强力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水为源、以绿为体、以文为魂、亲水造绿、依水造景、借水造势,做足、做好、做深“水”、“绿”、“文”的文章,以此彰显自身的个性和特色,促进了城市环境的明显改善。

  1.加快公共绿地建设。自2003年以来,泰州先后实施了滨河广场、泰山公园改扩建、动物园、高港区银杏广场、生态公园(园艺博览园)、乔园、雕花楼景区等一大批大规模的环境改造建设工程。同时,该市还组织实施了东进、鸿发、周桥、文昌、凤凰、大浦等一大批街头游园,修复了文昌阁、城隍庙、关帝庙、都天行宫、雕花楼、学政试院等,增加园林绿化的文化内涵。2005年,泰州市结合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启动了凤城河风景区建设,完成了望海楼、桃园和水街等景点的建设,恢复了以城墙、文会堂、清风阁、藕花洲、老街等重要历史景区,形成了34.2公顷的精品景观区和生态风光带。乔园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50年代被用作政府招待所。2006年,泰州市政府投入4000多万元,对乔园进行了改造扩建,恢复了江北少见的明代私家园林风貌。

  2.高标准建设道路绿化。2005年以来,泰州市先后对市区南大门泰高路和东大门泰东段实施了拓宽改造和景观改造,绿化工程成为城市的亮点。京泰路、东风路、凤凰路等新建道路和鼓楼路、梅兰路、江州路等全部按园林城市的标准实施到位,成为各具特色的园林式景观大道。目前泰州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8%%以上,基本形成了步步见绿、景随步换、触景生情的城市道路新格局。

  3.精心组织实施河道绿化。近几年来,泰州市积极开展河道绿化,先后对凤凰河、凤城河、城南河等10多条主要河道进行全面综合整治和绿化美化建设。引江河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和通往苏北的清水通道,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该市还实施了迎春桥周边沿河绿地建设和东西城河贯通等景观工程,河道绿化正日益成为市区绿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4.注重单位和居住区绿化。结合旧城改造,泰州市采用拆违建绿、拆房增绿、破墙透绿、立体添绿等有效措施,普遍开展单位和居住区绿化,使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共新增绿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改变了老小区绿地率少、绿化覆盖率低的状况,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5.全民积极推进大环境绿化。泰州市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组织和引导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植树活动,先后建成青年文明号纪念林、中山纪念林等一批纪念林地。此外,结合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该市实施了遍布全市的绿化网络建设,不断扩大生产绿地规模。高港区大面积地建设了以花卉苗木生产为主的农业生态园,郊区各乡镇认真开展了农田林网建设和成片造林。

  以人为本完善功能进一步优化城市人居环境

  近年来,泰州市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住有所居”的目标,不断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并连续多年将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列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目前,市区已基本建立起廉租住房制度、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和共有产权、租售并举制度等“三级住房保障体系”,从而有效地改善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市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从建市之初的17.78平方米提高到目前的33.93平方米,提前实现了江苏省政府提出的30平方米小康居住面积目标。

  与此同时,泰州市一直把改善环境质量、优化人居环境作为创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一是精心组织实施“畅通工程”。根据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交通的发展,泰州市加快城市道路建设,青年路、海陵路、鼓楼路、江洲路、东风路先后完成了拓宽改造、南北延伸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城市路网,形成市区交通快捷、通畅、完善的道路网系统,人均拥有道路面积20.87平方米。

  二是精心组织实施“碧水工程”。该市加快河道整治,大力实施调水、截污、清淤等工程。全面实施市区污水管网工程,截至2008年底,主城区基本实现了污水截留并处理,污水处理率达到了81.38%以上。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全面推进,完成了市区及附近乡镇长江水达镇工程,水质综合合格率100%。通过加大对老城区河道的清淤力度,市区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三是精心组织实施“蓝天工程”。泰州市加快大气污染治理步伐,加强清洁能源区和烟尘控制区建设,组织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专题整治,切实加强城市建筑市场扬尘处理。目前,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96.7%,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87.9%,城市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321天。

  四是精心组织开展“市容工程”。近年来,该市先后组织实施市区城市主要干道两侧建筑立面改造工作,规范统一了户外广告,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消灭了城市黑灯区,城市道路照明装置率100%。全面推行实施了市区市政设施管护无缝隙覆盖,老城区后街北巷改造工作全部完成。

  五是精心组织实施“惠民工程”。泰州市政府积极推进为民办实事工程,先后组织实施了林、丰裕、东进、迎春等老小区的环境综合整治,使之面貌焕然一新;市区全面完成了燃气管道的敷设,燃气普及率达到了96.14%;在全市开通了全部城乡公交线路,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新建住宅全部采用节能技术,太阳能热水器在全市普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

  如今的泰州市区,绿树成荫,小区有景,城园相融,绿水相间,日益向“绿与城市协调相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佳境迈进。

编辑:songgaofeng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