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打造12.5公里滨江绿道 都市中感受绿野仙踪-城市建设|园林城市-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成都打造12.5公里滨江绿道 都市中感受绿野仙踪
[日期:2010-10-19]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作者:   发表评论(1)打印



  一到周末就爱去郊外亲近自然的成都人明年不必走出市区,在二环路内的滨江绿道就能感受都市丛林的休闲气息和绿色风光了。成都商报记者昨日从市建委获悉,市中心核心区域长达12.5公里的滨江绿道初步方案已通过审查,并将于今年年内开始系统打造,明年有望陆续形成,这也将是成都中心城区首条进行系统打造的健康绿道。

  浣花溪公园外侧

  将整理绿化,在有限的环境中,创造出更加舒适的人行环境。打造部分悬挑观景平台,原有游道结合栈道和木平台形成穿插,错落有致的游道系统。

  浣花溪南门廊桥段

  位于浣花溪南门的廊桥是区域中具有代表性的景观,现状滨河路与市政道路高差较大,系统连贯性受影响。设计中首要考虑的便是行人的舒适度,首先是对道路流线进行了重新规划,在此处对于桥梁节点的处理上将采用景观性较强的观景平台做法。

  锦绣工场滨河

  锦绣工场侧的滨河绿地位于浣花溪和干河的交汇处,绿化良好,已存在观景平台,景观素质较高。将进行梳理绿化,使视线通透,同时增加亲水平台。

  锦绣桥段

  锦绣桥滨河段相对环境封闭,利用率低。在此处对桥梁节点的处理上采用了景观性较强的混凝土亲水平台做法,把原本杂乱狭窄的滨江步道,整理成宽敞,舒适的空间。局部加入观江平台,丰富了景观视野。

  送仙桥头

  浣花溪和摸底河的交汇处浣花溪分水闸旁,现状人行道路与河道间有一三角绿地。方案提出将重现一个通畅、舒适的滨河休闲绿地,同时增加亲水平台和市民休闲小广场,以青砖灰瓦展现传统文化。

  百花潭大桥段

  百花潭大桥位于一环路西一段,交通流向复杂,设置慢行道的危险性高,考虑城市竖向风貌因素,不建议上跨天桥的处理方式。建议取消绿化带侧停车位,建立开敞绿道空间;在此处对于桥梁节点的处理上采用了悬挑栈道和亲水平台相结合的做法;整理桥头等铺装,改为无障碍设计。

  原水一厂侧滨河段

  临街水泥围墙高耸,上拉铁丝网,严重影响滨河景观。将做景观通透性处理,退出两米作为街边绿。形成开放的平台,可供休憩,观景。

  百花潭公园北门段

  位于琴台路和锦里西路交汇处。将打开部分单位围合起来的街头绿地,增加交通性和参与性;整理桥头等铺装,迁移改造有碍城市风貌的市政电力设施;打开百花潭水闸铁栅,增加公共绿地空间。

  大石东路东

  位于大石东路与锦里中路交汇处,将在绿地中增加栈道和观景平台,整理绿化,丰富景观元素。保留原有大皂角树,结合游道形成局部开敞的观景平台,以杂色砾石滩和浮雕巨石阵创造自然野趣的滨水活动空间。

  南河桥段

  位于通祠路与锦里中路交汇处,是进入锦里、武侯祠等著名景点的必经要道,景观性要求较高。将整理桥头左侧的大面积街头绿化,使之成为人们休憩停留的优质场所;为使人行车流互不干扰,将有可能采用下穿隧道的方式解决绿道的连续性。

  老南门桥

  滨水平台穿过现状桥洞,与桥西侧贯通。

  锦江大桥

  锦江大桥桥面已设置人行景观道,滨江步道穿过桥体易破坏其景观效果,将采用人行下穿通道。

  复兴桥

  桥洞大小高度适中,可供滨水平台穿过,连通桥体东西两侧景观。

  兴安桥

  采取下穿桥洞的方式连接景观。

  九眼桥

  计划打通九眼桥东侧堤坝,进一步梳理慢行交通系统。

  石牛堰

  现状中设置围墙,使滨水步道未能衔接。建议拆除围墙。

  望江公园

  拟取消局部公园外侧挡墙,使园内滨水空间形成一片整体。

  新九眼桥

  已存在可通过的桥洞,但需对桥洞进行景观提升。计划在桥洞内安置景观灯,进行景观提升。

  二环路

  (南府河桥、河心村公园桥)

  现状道路两侧不连通,根据桥体现状,拟建设人行下穿通道连接。

  东湖公园段

  拟建设新的滨水步游道,形成景观节点。

  高攀东路

  拟建设新的滨水步游道,打破原有空间,形成景观节点,还将贯通绿道慢行系统。

  12.5公里绿道 21处节点

  本次打造的滨江绿道自清水河大桥到高攀东路全线总共12.5公里,分成两段,其中清水河大桥到老南门大桥全线5.5公里,共有10个节点;老南门大桥到高攀东路全线约7公里,有11个节点。根据设计方案,滨江绿道将对城市中心滨水慢行区域进行重新规划,打破现有围栏,增加生态廊道功能、展示示范功能、游憩景观功能和健身休闲功能,让居民和游客很方便就可以漫步其间,最终真正“还绿于民,还绿于城”。

  据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滨江绿道的设计将在确保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植被原则上,在林间绿色中打造出一条自然舒适、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林阴路,包括老年人和行动不方便者。为了保障滨江绿道的流畅性,在设计方案中采取了亲水平台、悬挑栈道、隧道下穿等无阻塞方式贯通绿道系统,方便市民游览。

  开敞式绿道 四通八达

  “滨江绿道是一个开敞的体系,你可以走向熙攘的街道,也能走到小商店门前购物。”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说,学生、老人、上班族、骑游者、游客或者一家人,都可以在不同时间、以不同方式、不同节奏体验绿道。

  据了解,无论是从清水河大桥到老南门大桥5.5公里蜿蜒的慢行道,还是从老南门大桥到高攀东路约7公里的慢行道和快行道,都将在增加城市绿化景观的同时,在高峰时间承载更大的人流量。

  无障碍设计 4种方式贯通

  据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滨江绿道将通过各种方案设计实现全线无障碍贯通。西起清水河大桥东至老南门的5.5公里绿道,就经过了二环路清水河大桥、一环路百花潭大桥、锦官桥、南河桥(彩虹桥)等4座重要桥梁,另外还有小桥5座。通过对现状的详细勘察,初步方案考虑在市政重要的3座桥梁节点上均采用亲水平台、悬挑栈道、隧道下穿等连续流方式贯通绿道。其中部分小桥,由于交通流量较小,将结合市政交通流线处理,不会影响绿道的流畅性。

  为了保证桥梁节点的无障碍贯通,方案中采取了平面处理、亲水平台,人行天桥和隧道下穿四种方式。

  设自行车免费租赁点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为提升滨江绿道景观品质,市建委在每段中设置了游、憩结合的景观性节点,通过植物设计和灯光设计,使以环线串连节点的形成游憩节奏明显,带状滨河公园式的慢行景观体系。沿线设置了自行车免费租赁点、中途休息点和绿道驿站,方便市民骑游出行。

  陈俊材 成都商报记者 张强

  实习记者 刘霏霏 制图 刘飞

 

  同步播报

  “三山”片区绿道方案初步形成

  成都商报讯(记者 张强 实习记者 刘霏霏)成都健康绿道规划中,“三山”(凤凰山、虎头山、天回山)的绿道前期设计方案近日已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依托现有资源向南北方向辐射是未来“三山”片区绿道建设的主要方向。

  凤凰山、虎头山、天回山片区拥有植物园、大熊猫基地、凤凰山公园等非常好的绿色开敞资源,按照总体规划思路,“三山”片区绿道打造将以这些现成的资源为核心,向南辐射到动物园、昭觉寺、青少年活动中心一带,向北辐射到新都片区。此方案通过评审之后会尽快开始启动建设,力争在年底完成示范段的建设。

编辑:零度 | 阅读:
【 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1)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0-10-22 21:24:43
我是柏加苗木之乡人,联系电话13874936859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