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郊古树保护艰难起步 新规有望“撑腰”-植物保护|园林绿化养护-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北京城郊古树保护艰难起步 新规有望“撑腰”
[日期:2010-10-11]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易靖   发表评论(0)打印





海淀区九王坟,工人在修整古树。记者王海欣摄
 

  大觉寺数百年古死亡,“松柏抱塔”成残景;密云1300多年的银杏王“病重”,7年来尚未治愈……名气稍小的古树濒危、死亡的,更是不胜枚举。与对城中古树的重视相比,城郊古树处在不起眼的角落里,自生自灭,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9月中旬,海淀区首次大规模城郊古树复壮工程启动。

  然而,复壮技术标准的缺位、古树保护责权利的不对等、专业人才的缺乏,让这一起步颇显艰难。

  “决战”九王坟

  一、二、三、四,大概是4棵。它们已经死了,都是距今一两百年的古树。

  “死一棵就少一棵了”,顾天革说,站在每一棵古树下面,都有回望历史的感觉。它死了,与它相伴的故事也将慢慢失传。

  它们长在西山脚下、海淀区苏家坨镇的九王坟。9月16日,顾天革带领十多名工人,开始为这里的古树清理枯枝,做复壮工程。

  此前,这里杂丛生。如果不是里面的古树、红墙,人们只会把它当做荒芜之地。顾天革的工人们在这里收拾了一星期,将杂草等清理干净。

  清点古树时,顾天革发现,大概有4棵古树已死了。活着的古树里,有很多存在空洞、倾斜等问题,生存堪忧。

  当天,工人们主要是清理古树的枯枝。一辆挖掘机已进场,将古树周边的坚硬地面挖出,开始“松土”。

  作为古树复壮的“老资格”,顾天革概括,整个复壮工程包括:清理现场、修剪、做支撑、堵树洞、挖复壮沟输营养液、做围栏保护等步骤,根据不同古树面临的不同情况,措施有所不同。

  九王坟大院内,一棵200多年的油松主干上部已枯死,下部被虫蛀,形成空洞。顾天革说,这样的树,就要把虫蛀形成的树末掏出来,风干后堵洞,避免雨水进去后腐烂树体。

  在大院外,一棵油松已经死亡,光秃秃的枝干突兀地立着。对于已经死亡的古树,一种方法是向园林部门申报,将其伐除;一种是将其保留,做成景观

  整个九王坟地区,此次要复壮的古树就有125棵。顾天革说,就像打一场仗,必须赶在天冷之前做完。

  百年古树与垃圾共存

  作为除明十三陵皇陵之外,北京现存的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的王坟——孚郡王墓(即九王坟)距今已超130年。建墓前后,在这片区域栽下了数百棵油松、柏树。

  九王坟所在的苏家坨镇草场村村民回忆,看守九王坟的清兵已历七代。如今,在此看守的李明丽(化名)说,她爱人的爷爷就在此看守,至少三代了。至于是不是清兵后代,她“已搞不清楚”了。

  那些古树,大部分是修坟时栽的,有的在修坟前就栽了。坟墓中心大院四周,种了一圈油松、柏树,院外,更有上百棵。李明丽说,一到夏天,郁郁葱葱,非常凉爽。即便没有开辟成景区,也常有人到这里来,和古树合影。

  几十年前,九王坟旁边的空地曾有人盖了一大片养猪场。后来,养猪场倒闭,满地烂砖碎瓦,慢慢变成了一个垃圾场。一到夏天,苍蝇、蚊子满天飞,野猫野狗都爱往这里跑。李明丽说,古树的生长环境受到影响,出现枯枝的不少。

  2005年,文物部门启动了九王坟的修缮工程,红墙、石碑等都得到修缮。李明丽记得,环境一下子变清爽了,并传言九王坟修好后要对外开放。李明丽期盼,这里将不再杂乱荒凉了,古树也能像市里公园的一样,在好的环境里生长,受到人们的呵护。

  然而,修缮完成后,九王坟并没有对外开放。

  同时,大量外来人口到周边农村租房居住。李明丽的印象里,大量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被倒在了九王坟,有很多就堆在古树下面。他们几个看守的人清理了好多次,但来倒垃圾的总是“络绎不绝”。

  春节期间,各处都在燃放烟花爆,李明丽一直看守到凌晨三四点,生怕火星子引燃了古树。李明丽说,他们的作用也就仅限于此,就是防止森林大火,“我们一个月就领500块钱”。至于古树的生老病死,她无能为力。去年冬天,一场大雪将一棵油松的树枝压倒,她也不知道该找谁来修整。

  在她的记忆中,对九王坟古树的修复一直没有人做,直到顾天革到来。

  城乡差别左右命运

  顾天革受雇于海淀园林绿化部门。
  
  海淀区园林绿化局林政科科长魏伦说,今年,海淀出资350万元,对乡镇古树进行复壮。以前,城口的古树每年有大约100万元的保护经费,农口的没有。对城郊、农村地区的古树进行大规模修复,这是首次。

  目前,海淀区共有古树名1.45万株,其中农村地区共有古树名木1623株,包括一级古树207株,二级古树1416株,主要树种包括桧柏、侧柏、油松、白皮松、国槐、银杏等。魏伦说,这次复壮挑出了260多棵古树,都是问题比较严重,要马上保护的。

  因为生长地的不同,古树养护城乡差别之大,让它们命运迥异。

  密云县巨各庄乡塘子小学原为元代香岩寺遗址,里面有一棵古银杏,是唐代所植,是北京的“古银杏之最”。附近乡民历来视这棵古银杏树为“神树”,向其祈求吉祥昌瑞。

  村民说,2003年,这棵银杏就开始出现枯萎症状,并日益严重。现在,树的中部都枯死了。“千年银杏王”濒危的消息多次在媒体刊发,但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救治。密云林业部门负责人解释,该县古树保护没有专项经费,每年的养护费用很少,只能往上报告。近日,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杨志华说,已组织专家对该树“问诊”,将其列入全市古树复壮计划。

  长在郊区的“千年银杏王”尚遭如此怠慢,那些一般古树更是乏人问津。长期从事古树保护复壮工作的顾天革说,他做过很多古树的复壮工作,多数是在北海公园等城区的公园、大学等地,而郊区、农村等地的比较少,郊区、农村不知名的古树修复几乎没有。

  三大瓶颈有待挣脱

  “从当前各地启动的古树资源普查结果看,我国的古树名木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明显下降,抢救古树迫在眉睫。”古树保护专家李玉和说,很高兴海淀启动大规模乡镇古树保护行动。他认为,要让城区和郊区古树保护同步、可持续,还有三大瓶颈有待突破。

  首先是政策不对路。李玉和说,政策影响对提高古树保护成效至关重要。原来说申报古树有资金,于是各地纷纷猛报、甚至虚报古树资源;后来资金落实不了,产权单位不仅需要自己筹备养护资金,而且还得担负保护古树的责任,出了问题要负责,于是人们转向少报、瞒报古树,甚至对已经达到一级标准的古树都不去申报。

  李玉和说,现行古树管理体制一定得改一改,改的方向应该是让保护古树的单位和个人能够分享到由此带来的好处。

  此次海淀大规模修复乡镇古树,相关部门未明说能带来的“好处”。海淀区园林绿化局林政科科长魏伦坦言,复壮的古树主要在该区寺庙、墓地区域,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是山后大西山旅游开发的重要节点。

  其次,复壮详细标准的缺失,使其成效难保证。李玉和说,古树复壮效果取决于对每一棵古树的分别诊断,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古树复壮方案。

  此前,园林部门已出台了古树复壮标准。李玉和认为,该标准只是宏观的,不具备对实际操作的指导功能。因此,还需要细化的标准。

  人才稀缺是阻碍古树保护全面开展的另一个瓶颈。李玉和说,当前各地古树施工队基本上都是原园林绿化工程队伍,还没有全面掌握古树复壮技术的队伍,都是在老专家的指导下工作。应该尽快在全国范围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古树名木复壮技术培训和推广,这是解决人才短缺问题的根本之道。

  新规有望“撑腰”

  对于古树保护难的成因,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杨志华有同感。他说,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正不断地挤压树木的生存空间,树木的生存环境恶化;同时,古树名木的管护责任单位、管护责任人,尤其是一些区县单位投资少,古树名木的日常维护不到位。

  “我选择古树来代表故北京,因为它往往是唯一能够证明曾存在过的古遗址的事物。有很多古迹历经多次重修,已不再让人感觉古老。但古树身上充满逝去的时光,能够给北京历史的许多层代提供一幅幅好地图。”前日本驻华大使夫人、《树之声》作者阿南史代迷恋的古树,正“死一棵就少一棵了”。

  古树如人,要经历生老病死、灾害意外,更遭受来自人类的各种影响。顾天革认为,复壮工程就像是给古树治病,但要让它“健康长寿”,平时的养护更加重要。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包括京郊古树在内的保护已起步。建立养护责任系统、确定养护标准,亟待跟进。

  毕竟,谁都不希望,与古树相伴的历史层代在我们手边断裂。

  一个最新的消息是,北京市《古树名木日常养护管理标准》目前正在征求意见。该标准出台后,将成为古树管护单位向树权所有人申请专项经费的依据。

  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该标准有望今年年内出台。 

编辑:yuanlin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