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杨常见病害及防治(图)-病虫害防治|园林绿化-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大叶黄杨常见病害及防治(图)
[日期:2009-04-16]  来源:中国花卉报   作者:刘会两 陈兴武   发表评论(0)打印



    大黄杨在城市绿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北方地区常被用做绿篱或立体造型。近几年大叶黄杨病害发生严重,常见大叶黄杨病害有以下几种:

  白粉病

  白粉病是由正粉孢霉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在大叶黄杨的被害组织内和产生的灰色膜状菌层越冬。翌春在大叶黄杨展叶和生长期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感染,成为病害初次侵染的菌源。病菌在寄主枝叶表面寄生,产生吸器深入表皮细胞内吸收养分。被害植株叶片布满白色粉状霉层物,严重时叶片皱缩畸形,影响正常生长。秋季凉爽多雨时发病较多,栽植于树阴下的大叶黄杨发病重,向阳的植株发病轻或不发病。嫩叶、新梢发病重,老叶发病轻。不及时修剪或枝叶过密的大叶黄杨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措施,适当修剪,增强通透性;合理灌溉、施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能力。2、开春初期喷洒16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以后每隔半月喷1次,连喷3次。3、发病初期,可喷施25%的粉锈宁1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百菌清600至800倍液。药剂交替使用,以免白粉菌产生抗药性。

  疮痂病

  病原菌(刺盘孢属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盘在病叶中或与病残体一起在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份遇适宜条件即传播侵染,大叶黄杨疮痂病主要危害叶片、枝条。叶面最初出现直径1至2毫米圆形或近椭圆形斑点,后期病组织干枯脱落形成穿孔。叶片和新梢被侵染时,表面出现深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稍隆起的病斑,如疮痂状,中央灰白色。后期在病斑中央产生1至2个小黑点,即分生孢子盘。严重时造成叶片脱落枝条枯死。

  防治方法:1、加强管理,增强植株生长势,减少发病条件;2、预防期可喷洒等量式100倍波尔多液3、病害发生期用65%代森锰锌(大生)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至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至4次,防效良好。

  叶斑病

  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坏损尾孢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病原菌在病叶内越冬,春季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以后在整个生长季节,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多雨、潮湿、春季遭受冻害或植株过密、通风不良时发病严重,主要为害大叶黄杨的嫩叶、老叶,叶正面出现黄褐色斑,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4毫米至14毫米,中央灰白色,有浅褐色同心轮纹,边缘深褐色稍隆起,病斑内密生细小黑色霉点。病斑干枯后与健部裂开,直至形成穿孔。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枯黄脱落。一般高温多雨霉湿的年份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1、搞好绿化地卫生,冬春季节,清扫病落叶,集中烧毁。2、春季喷施3~5Be(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源。3、发病初期喷1:2:2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至10天喷洒一次,连续2至3次效果好。                

 

 
白粉病
 
 
叶斑病
编辑:Aggie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