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景园林师 → 学术思想|风景园林师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杨滨章:关于“设计结合自然”的几点思考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对爱护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要求法律化、规范化、制度化。这是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杨滨章教授在11月14日至15日召开的"陈植造园思想研讨会暨江苏省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博士生论坛"上提出的观点。 人类的造园活动多是以自然为基础,到了现代社会,风景园林已经超越了传统园林设计过于关注形式、功能及审美的价值取向,而转为关注生命安全、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的价值取向。但在现实发展中却大量存在着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自然条件优越的区域致使有限资源未能妥善保护和有序利用等现象。杨滨章教授认为,要真正实现"设计结合自然",必须在全社会和全体国民中树立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的观念,同时,应在法规和各项标准中明确关于生态的具体规定和相应的指标体系,对爱护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要求法律化、规范化、制度化。
图为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杨滨章教授
以下为报告内容精要: 一、设计结合自然的缘起 作为现代意义上的风景园林设计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而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园林设计则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1.古代造园与自然的结合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演变过程。由最初对自然的恐惧到后来的崇拜,再到其后的征服与改造,特别是在工业革命出现之后,这种征服与改造的速度和强度也愈发加快。 从园林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在能够抵御自然灾难,保证自己生存之后,开始对自然产生亲近和欣赏时,创造良好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的造园活动便出现了,而这种造园活动多是以自然为基础的。 古代造园与自然的结合 中国古代造园活动在经历探索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无论在其表现形式、采用要素和营造效果等方面都始终与中国古代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息息相关。 它所追求的“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它所推崇的 “师法自然”、“移天缩地”、“巧于因借”的创作手法,无不是我国古人在造园设计上结合自然的一种体现。 西方早期造园活动 在西方园林发展的历程中,由于受其“二元”认识论和价值观的影响,其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上出现与自然相背的取向。 西方早期造园活动 规则布局、几何对称、剪型植物、喷泉雕像等表现人力之优、人工之美的做法,将造园与自然割裂和隔开,这种情形一直到17世纪中叶法国古典园林风格形成而达到了顶峰。 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 到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崛起。当时的英国风景园林师,“‘越过围墙,看到整个大自然是一个花园’”,信奉“自然是最好的园林设计师”,以朴素的生态学思想使自然主义的造园形式和艺术倾向在西方得以传播。 2.现代风景园林与自然的结合 随着19世纪后期为应对工业化、城市化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存条件恶化的困境,以弗雷德里克·L.奥姆斯泰德(Frederick Law Olmsted)为代表的美国风景园林异军突起。 19世纪后期的工业化、城市化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以追求自然、享受自然的理念,运用建造公园、规划绿地系统等方式使自然重新回到城市。 此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在改变城市面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自然重新回到城市 不过,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使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无法单纯依靠风景园林师的努力来改变的。由美国城市扩张和社会发展模式所引发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但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反而愈发加剧。 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环境保护运动在美国的出现,以伊恩·麦克哈格(Ian McHarg)为代表的学者率先举起“设计结合自然”的大旗,呼吁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以人为中心和人类至上的观念。 他提出,在规划与设计中,应充分尊重自然的历史演变和进化过程,尊重自然规律,合理而平衡地利用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从而在根本上保证人类的长远福祉和生存安全。这种以自然和生态为中心的主张一经提出,便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使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出现了革命性的变革。
编辑:jojo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2)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