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治邦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领导讲话|园林新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贾治邦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日期:2010-02-04]  来源:国家林业局网站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 努力实现林业发展宏伟目标
——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贾 治 邦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农村、林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系统总结2009年林业工作,深入分析林业面临的新形势,科学谋划林业发展思路,研究部署2010年林业工作。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专门听取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1月19日又作出重要批示。我们要深刻领会、切实贯彻中央的部署要求,集中精力把会议开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09年林业工作的简要回顾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关键之年,也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党中央召开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全国掀起了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新热潮;提前实现了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0%的奋斗目标,有力提升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负责任大国形象;重点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全面实施,林区民生明显改善;林业政策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强林惠林政策体系开始建立;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林业发展进入了“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新阶段。在特大旱情等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全年完成造林8827万亩,义务植树24.8亿株,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58万亿元,同比增长9.8%。总体上看,过去的一年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一年,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

    (一)林业改革取得重大成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已有26个省区市召开了省委或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形成了五级书记、五大班子抓林改的好局面。全国已确权林地面积15.14亿亩,占集体林地的59.4%,发证面积11.36亿亩,占已确权面积的75%。林地承包到户后,农民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山林成为农民的宝贵资产。陕西省宁陕县有集体林306万亩,蓄积量943万立方米,林改后全县每个农户分得林地186亩,蓄积量558立方米,户均资产达到50万元。由于农民对林拥有了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原来的集体林由“我们的”变成了“我的”,蕴藏在农民群众中的巨大能量得到充分释放,农民就像解放区参加土改和20世纪80年代实行农田大包干一样,热情高涨,敢于投入,舍得投入,展现出家家户户齐动员、热火朝天干林业的动人景象。过去担心引发乱砍滥伐的情况不但没有发生,反而出现了全家护林、合作护林、精心护林的可喜局面。农民通过精心经营林地、发展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收入大幅度增加。浙江省安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多元,其中仅产业一项农民人均收入就达到6500多元。甘肃省合水县农民胡振东2009年在林下养鸡4万多只,产出达到120多万元。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通过发展核桃产业,收入在1万—5万元的农户1.2万户,山区农民收入首次超过了平原坝区的农民收入。已完成主体改革的地方,收到了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显著成效。

    同时,集体林木采伐管理机制改革取得突破,在24个省区市、193个单位进行了改革试点。推行了林木采伐指标公示制,湖南省林木采伐指标实现了“阳光分配”,入村到户率达到100%。国有林场和重点国有林区改革试点取得新进展。《关于加快国有林场改革的实施意见》已上报国务院,将于今年启动实施。伊春国有林改革试点也进一步进行了总结完善。

    (二)生态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一是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取得新进展。森林面积大幅度增加,森林质量明显提升,森林保护进一步加强。据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全国森林面积29.25亿亩,比上一次清查净增3.08亿亩;森林覆盖率20.36%,净增2.15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149.13亿立方米,净增11.28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9.3亿亩,净增1.26亿亩,继续保持世界首位。两大生态屏障建设成效显著,三北防护林工程重点区域治理得到加强,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实现了基干林带合拢。天然林保护工程木材产量调减到位,退耕还林工程成果进一步巩固,长江防护林工程两湖两库治理效果明显,林业血防工程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涌现出山西长治等一批典型,珠江防护林工程、平原绿化工程稳步推进。义务植树、部门绿化和各种形式的社会造林深入开展。二是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取得新成效。实施了湿地生态保护恢复工程。启动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新增国家湿地公园试点62处,新增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为国际重要湿地,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在广东等3省开展了国家重要湿地确认试点。8个省出台了省级湿地保护条例,湿地保护与恢复管理逐步进入信息化、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三是荒漠生态系统治理与改善取得新突破。《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颁布施行,成为继计划生育、耕地保护、节能减排之后又一项对省级政府具有约束力的考核办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稳步推进,全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近1500万亩。建立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37个。沙尘暴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加强。颁布了石漠化治理林业专项规划,治理项目试点顺利进行。开展了第四次荒漠化沙化监测。四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新加强。新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个。全国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达到2011个,面积18.42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2.79%。开展了全国林业自然保护区评估工作,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大熊猫、朱鹮、金丝猴、苏铁、红豆杉等一大批濒危物种野外种群稳中有升,成功组织了鳄蜥放归自然和德保苏铁回植活动。70%的野生大熊猫及60%的栖息地纳入保护区有效管理,野生种群发展到1600只,濒危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圈养种群总数达到290只,基本实现自我维持。野生动物损害补偿试点进展顺利。组织了打击破坏鸟类资源等专项行动,遏制了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势头。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进一步加强,活禽和活体鸟类经营市场专项整治成效显著,遏制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蔓延。

    (三)林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林业产业振兴规划》。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林业产业大会,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木材加工、木浆造纸、林产化工、森林旅游、木本粮油、竹藤、花卉、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沙产业等十大林业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林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森林旅游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带动社会总产值超过4000亿元,经济林种植与采集业产值达到3700亿元,木材加工业产值达到3600亿元,木浆造纸业产值达到1300亿元,竹藤花卉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河南省许昌市种植花卉苗木90万亩,年总产值60亿元,花木主产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0600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000多元。油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实施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全年生产良种嫁接苗近4.2亿株,可出圃油茶良种苗1.6亿株,可新造油茶林150多万亩,投资建设油茶良种采穗圃项目76个,新种植油茶林134万亩,改造低产油茶林298万亩,茶油产量达到89万吨。湖南省新造油茶林46.5万亩、低改抚育136万亩;江西省新造油茶林39.4万亩,低改抚育46.2万亩。山东、江苏、广西的木材加工业,湖南、四川的森林旅游业,云南、河南的花卉业,辽宁、河北的林下经济,广东、吉林的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业,浙江、江西的竹产业,陕西、新疆的林果业等,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福建、浙江、广东、江苏等省林业产业总产值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其中福建达到1460亿元,浙江达到1434亿元,广东达到1419亿元,江苏达到1136亿元,山东、江西、四川、广西、湖南都达到了800亿元以上,辽宁、河南、吉林等省也超过了600亿元。

    (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一是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各类生态文化协会、学会、促进会、创作基地不断涌现,生态文化管理、研究、创作和宣传队伍不断壮大。山东省各级生态文化群众团体达260多个,创作队伍达90多支。二是宣传平台不断丰富。大力推进森林博物馆、标本馆、科普长廊等基础建设,建成了中国湿地博物馆、退耕还林展览馆,在中国林业网开辟了中国树木博览园、野生动物博物馆、林业展厅等,打造了一批集保护、展示、教育于一体的生态文化平台。三是生态文化传播日益广泛。开展了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活动,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和第二届中国生态文明高层论坛。开展了全国林业职工原创作品展、林业公益招贴画进万家和“原山杯”全国书画大赛活动。举办了“生态中国十大杰出人物”评选、全国生态文学作品大赛、全国生态建设成就摄影大赛。涌现了以《鹤乡谣》、《中国野生动物档案》、《远方的呼唤》为代表的一大批生态科普文化作品。同时,森林、湿地、野生动物等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挖掘。通过公益广告、野生动物宣传月、爱鸟周、荒漠化日,举办林博会、花博会、湿地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了生态文化的影响力。

    (五)林业“三防”工作成效显著。实施了《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侦破森林火案攻坚战”行动,组建了武警森林部队直升机支队,成功处置了“4.27”黑龙江沾河等36起重特大森林火灾,实现了火灾次数、受害面积和人员伤亡“三下降”,森林防火工作的基础建设、保障能力、扑救水平、社会影响显著提升。进一步强化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加强了美国白蛾、材线虫病防治,美国白蛾防控基本实现了有虫不成灾。开展了“绿盾三号”、林区社会治安整治、禁种铲毒等一系列专项严打行动,有效维护了森林资源安全和林区稳定。全国林业行政案件首次控制在30万起以下,比2008年减少5.62万起。

    (六)强林惠林政策实现重大突破。一是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进一步完善。森林经营首次列入中央财政预算,由中央财政安排5亿元在11个省区和大兴安岭林区进行500万亩中幼林抚育补贴试点。林木良种补贴开始试点。林业机具纳入补贴范围。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提高,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制定了《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将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由每亩每年5元提高到10元,广东、福建、江苏、湖北、北京等省市将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亩每年15—60元。造林补助标准从每亩100元提高到每亩200元。二是林业金融政策实现重大突破。森林保险开始试点,投保面积2.7亿亩,保险金额1141亿元。林权抵押贷款规模扩大,林权抵押面积5430万亩,获得贷款217亿元。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政策进一步完善,各金融机构林业贷款规模达到240亿元,落实林业贴息贷款160亿元、中央财政贴息资金6.5亿元。三是林业税费政策得到重大调整。颁布了新的《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林业部门过去从育林基金中列支的经费,明确由同级财政预算解决,湖南省已将林业部门行政事业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延续了以林区“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四是实施了改善林区民生的投入政策。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累计安排中央投资23.5亿元,安排改造任务15.67万户,竣工539万平方米,交付入住10.8万户。下发了《关于做好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作的通知》。家电、汽车、摩托车等下乡补贴对象扩大到国有林区、林场职工。五是林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编制了《林区道路建设工程规划》、《林区用水安全工程规划》,林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全年中央林业投入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91.7亿元,增幅13.9%。同时,各地进一步完善了林业投融资政策,林业投资大幅度增加。

    (七)科教兴林、依法治林不断强化。一是林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实施了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方推广专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和林业科技富民示范工程,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并在生产建设中推广应用。加强了生态定位观测研究,新建生态定位站22个,制定了《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了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生态定位站网络体系。成立了生物资源科学研究院。加强了林木新品种、生物质能源、生物产业、木本粮油等领域的科研和推广。林业标准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取得新进展。成立了国家级森林认证中心。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在福建省三明市命名了首个“全国生物产业基地”,在湖北省建立了“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安徽省实施了“森林质量提升计划”,湖南省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500多项。二是林业法制建设进一步强化。《森林法》修改已列入全国人大议程。《湿地保护条例》立法进程加快。新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正式实施。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相关法规中明确了集体林权纠纷调解机制。各地认真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辽宁省出台了防沙治沙条例,福建省出台了林权登记条例,甘肃省出台了林地保护条例,湖南省下发了规范行使林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海南省制定了沿海防护林建设与保护指导意见。

    (八)林业信息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发布了《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及其指南。召开了首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确立了“加快林业信息化,带动林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举办了首届全国林业信息化高峰论坛、林业信息化成果展,设立了林业信息化标识。实施了国家林业局内外网整合改造、林业专网扩建、自然资源信息库等一批重点信息化工程。“金林工程”立项工作加快推进。林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初步形成。组织了林业信息化战略研究,启动了辽宁、湖南、福建、吉林森工等首批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整合打造了中国林业网、国家林业局办公网、全国林业专网,形成了包括计划单列市在内的省级以上林业部门视频和在线办公网络,国家林业局无纸化办公即将实现。辽宁、江苏等多数省份召开了全省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广西、江西、浙江等多个省区编制了林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山西、辽宁、吉林森工等建立了数据支撑平台。福建、辽宁、云南等省制定了省级数字林业标准。湖南省建立了包括470万个森林小班的“林农科学种树电子地图”,林农点击地图,就能迅速查到自家山地适宜种什么树、怎么种等资料。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已成为现代林业建设的一大亮点。

    (九)林业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受到空前重视,为国家外交战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2009年第17次APEC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再次强调了“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建设。在胡锦涛主席的重视下,亚太森林网络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际影响不断提升。在2009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向世界作出了“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的庄严承诺,又一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当时的国际舆论称,胡锦涛主席的减排承诺赢得了世界掌声,中国让全球气候谈判出现了转机。CNN当天报道说,中国计划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相当于挪威的国土面积。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说:“其他地方的很多人并不知道,近两年来,中国每年植的树是全世界其他地区加起来的2.5倍”,“中国的表率作用令人印象深刻”。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向世界郑重宣布,中国是世界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工造林面积居世界第一,充分表明了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巨大贡献。国家林业局派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和哥本哈根会议,积极参加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议题谈判,参与相关国际规则制订,适时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林业碳汇计量和监测工作。打击木材非法采伐、国际履约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也取得了新进展。国际竹藤组织成员国达到34个,在20多个国家开展了30多个建设项目。争取欧投行贷款5000万欧元,实施了林业生物质能源和碳汇项目。总投资2亿美元的世行贷款“林业综合发展项目”和总投资1.8亿美元的亚行贷款“西北三省区林业生态发展项目”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十)林业队伍建设继续加强。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力度明显加大,开展了干部集中教育管理活动,推进了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活动,加强了机关建设、党的建设和廉政建设。实施了派驻地方林业监督管理机构合署办公,提升了监管水平。森林公安基本完成了“三定”工作,正规化建设全面加强。各省区市进一步加强了林业机构建设,职能得到明显拓展。启动了全国林业站标准化建设试点。后勤保障、工青妇、老干部、林业社团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林业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全体务林人为之付出了艰苦努力,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为之付出了智慧和心血。在此,我代表国家林业局向全体务林人、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各新闻媒体以及一切关心支持林业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林业改革发展还存在着很多新困难、新问题,还面临着许多新挑战。我们一定要发扬成绩,正视问题,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继续开创林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二、当前林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林业改革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承担着十分重大的历史任务。去年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林业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批示。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希望林业战线同志们继续努力,依靠人民群众,依靠科学技术,依靠深化改革,扎实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着力加强森林保护和经营,确保实现2020年的奋斗目标。去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对林业作出了“四个地位”的精辟概括,明确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林业的“四大使命”,明确要求,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和中央领导同志对林业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党对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最新认识成果,确定了新时期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地位、新使命、新目标和新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当前这一十分宝贵而重大的历史机遇,全面完成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这一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

    第一,发展林业已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成为全党全国工作的战略重点。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特点提出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是统领国家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总方针、总政策和总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林业是具有多种功能的产业,在经济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这是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赋予新时期林业的首要使命。为什么中央把林业提升到这样特殊的战略位置?首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举措,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农村和城市发展的不协调,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不协调。我国有9亿农村人口和27亿亩集体林地,山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近70%,山区人口占全国人口近60%。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充分释放亿万农民的巨大潜能和集体林地的巨大潜力,不仅可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实现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的小康目标,而且可以极大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这既体现了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又体现了以人为本;既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体现了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其次,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承担着物质产品和生态产品的供给任务。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展林业已成为全党全国工作的战略重点,必须加快林业发展,才能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才能建设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全面提升生态承载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进。按照中央的部署,各级党委政府自觉将发展林业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把林业摆上了战略位置,在全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新热潮。山东省把林业发展作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要载体,加快推进绿色山东建设。湖南省把保持青山绿水、增加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四条底线”之一。云南省把林业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力争农民林业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实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江西省把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3%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主要指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带头参加植树造林,将每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确定为植树团拜活动。江苏、河南、重庆、甘肃、陕西、河北、江西等省区分别将造林绿化、林改等主要任务纳入地方党政班子考核指标。各地召开省委或全省林业工作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是划时代的,全国形成的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大好局面,也是前所未有的。

    第二,发展林业已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林业部门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部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标志着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新目标和新任务,标志着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崇高追求。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过程中,自觉遵守自然和社会客观规律,不断调整改善进而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产业结构和生态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达到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和谐共进,取得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林业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这是因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起着决定作用。林业部门承担着建设和保护“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的重要职能,即: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维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科学家把森林生态系统喻为“地球之肺”,把湿地生态系统喻为“地球之肾”,把荒漠化喻为地球一种很难医治的疾病,把生物多样性喻为“地球的免疫系统”。这“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对保持陆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无论损害和破坏哪一个系统,都会影响地球的生态平衡,影响地球的健康长寿,危及人类生存的根基。只有建设和保护好这些生态系统,维护和发展好生物多样性,人类才能永远地在地球这一共同的美丽家园里繁衍生息、发展进步。其次,林业是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森林既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又是一个最大的循环经济体,具有“生产—消费—分解”可循环的基本属性。木材是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世界公认的三大传统原材料之一,具有可再生、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的独特优势。在经济建设中用木材和木材深加工制成品代替钢铁、水泥和石油、天然气深加工制成品,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森林又是一种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战略性能源。利用林木的枝丫发电和果实炼油不仅潜力巨大,而且再生力强。在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发展森林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替代的重大战略,也是我国开发替代能源的战略选择。各级党委政府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决策中,都把加快林业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把林业部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部门,确立了生态立省、生态兴省、生态强省的发展战略,林业的地位空前提高,林业的投资显著增加,林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重庆市把建设“森林重庆”作为建成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的主要目标,制定了建设规划,仅2009年就投资178亿元,造林798万亩,超过前十年的总和。河南省实施了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2009年投资79亿元,造林715万亩。山西省实施生态兴省战略,大力推进省级造林绿化十大工程。广东省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省建成1万个以上生态文明村,等等。全国各地掀起了兴林、种树、护绿三大热潮。

    第三,发展林业已成为全球政治的重大议题,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吸收功能。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吸碳器。它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形成碳汇。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二是贮存功能。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陆地生态系统一半以上的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同时,木制品的储碳能力也很强。据日本《木材工业》报道,全球木制品碳储量每年约增加6000万吨。三是替代功能。据国际能源机构测算,用木结构代替钢筋混凝土结构,单位能耗可从800降到100。由于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这些特殊功能,因此,《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间接减排两条减排途径。日本在第一个承诺期,承诺减排6%,其中3.9%通过森林间接减排来实现。2007年在第15次APEC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提出我国森林覆盖率要由18.21%提高到2010年的20%,并倡导与美国、澳大利亚发起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被国际社会誉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方案”。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又提出了我国到2020年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增长的目标,又获得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虽然119个国家的首脑和众多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5万人分别代表不同国家、不同利益集团展开了异常艰难的谈判和辩论,但各方对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高度一致,成为大会谈判的突出亮点,写入了《哥本哈根协议》,明确指出,减少由毁林和森林退化造成的碳排放、增加森林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应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决定建立哥本哈根基金予以支持。这一重要成果,为更广泛更充分地发挥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展示了广阔前景。

    第四,发展林业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成为拉动国内需求的战略举措。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是消费,扩大内需的关键是扩大消费。如果消费上不去,投资过快形成的产能就释放不出来,就好像人吃进去消化不了,拉不出来,这样会更危险。我们国家扩大消费的潜力在农村,广大农民和部分城市低收入者消费意愿强,消费倾向高,但没有钱消费,购买力低,而高收入者虽然购买力强,但消费倾向低,这就出现了购买能力和消费意愿的错位。要解决这一症结,就要扩大农民消费,根本措施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希望和潜力在林业。各级党委政府已把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拉动国内需求的重大举措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新疆自治区已把发展林果业作为实现农民人均收入过万元的根本举措,特色林果业目前已成为新疆尤其是南疆5地州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若羌县进入盛产期的红枣亩均效益都在万元以上,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已达到1万元,其中红枣收入超过8000元,一些农户靠种植红枣成了10万元户,有的已成为百万富翁。各地兴林富民的典型,为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国内需求,展示了光明前景。当然,林业生产周期长,不像耕地承包那样收效快,但随着林业产业的大发展,必将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再上一个大台阶。

    总之,时代潮流已经把林业推到了历史的前台,林业发展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十分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要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来认识林业,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林业的“四个地位”、“四大使命”,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把行动落实到中央的部署中去,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切实肩负起我们的历史责任,切实履行好我们的神圣使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林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依靠人民群众,依靠科学技术,依靠深化改革,扎实开展植树造林,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全面加强生态保护,着力强化森林经营,确保2020年比2005年新增森林面积4000万公顷,新增森林蓄积量1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4万亿元,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

    各级林业部门必须围绕这一总体要求,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的不竭动力,坚持把科学技术作为做大做强林业的根本支撑,坚持把加强森林经营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永恒主题,坚持把兴林富民作为林业改革发展的根本宗旨,坚持把全面实现2020年奋斗目标作为林业部门的重大政治任务,坚定意志,振奋精神,扎实工作,确保林业发展的宏伟目标顺利实现。

    三、2010年林业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

    2010年是“十一五”和“十二五”衔接之年,是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和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的关键之年。各级林业部门一定要扎实落实中央关于林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把全社会的力量动员起来,把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发挥出来,把林业发展的活力激发出来,圆满完成全年林业工作任务,为确保实现2020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创新林业体制机制。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是继续坚持五级书记抓林改。进一步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加快推进主体改革,坚持以明晰产权为核心、以承包到户为主,凡适宜家庭承包经营的林地,都要把承包经营权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对不宜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林地,也要通过均股、均利等方式明晰产权,真正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二是全面深化配套改革,放活经营。进一步健全林业公共财政制度、金融支撑制度、采伐管理制度、林权流转制度和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制定林权抵押贷款办法,规范抵押贷款行为,扩大抵押贷款规模。进一步完善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政策,增加贴息规模,发挥贴息在金融支持林业发展中的杠杆作用。积极探索总结林业担保公司的运行机制,发挥担保公司在林业金融中的重要作用,为扩大林业融资规模、化解林业融资风险提供有效保障。认真总结森林保险试点经验,完善保险办法和机制,在基层林业工作站培训一大批熟悉森林保险的业务队伍,为扩大森林保险规模、实现农民与保险公司双赢奠定坚实基础。要充分发挥中国林权交易所等各级林权交易机构的作用,进一步规范交易行为,实现林业生产要素的科学、高效配置。同时,积极引导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康发展。三是加强林权登记、发证和档案管理。林权登记、发证和档案管理,是保障林农合法权益、巩固改革成果的重要保证,也是林权抵押贷款、资产变现、流转、继承、纠纷调处的基本依据,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规范管理。四是大力培育各类先进典型,发挥“点亮灯一盏,照亮一大片”的作用。同时,启动实施好国有林场改革,结合天保二期工程政策调整,继续抓好重点国有林区改革试点工作。

    (二)全面强化生态建设,着力改善生态状况。全年完成造林任务8880万亩以上,义务植树25亿株。一是继续抓好重点工程建设。天保一期工程要搞好总结,认真制定二期工程实施方案。退耕还林工程要巩固成果,在重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区位,适当增加安排退耕还林任务,并与当地林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确保退得下、稳得住、有收益。三北、长江、沿海等防护林工程要按照建设两大生态屏障的要求,落实规划、优化结构、完善体系、提升功能。同时,要加快荒山荒地造林绿化步伐,将造林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加快速丰林、碳汇林、能源林、珍贵用材林、木本油料林等基地建设。二是大力推进身边增绿。结合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校园、森林厂矿、森林营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创新义务植树实现形式,努力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切实落实部门造林绿化责任制,大力推进铁路、公路等部门绿化。三是努力提高造林绿化质量。加强林木种子区划和良种基地管理,突出抓好区域性、示范性林木种苗基地建设,加强种苗市场监管和质量监督,全面提高良种壮苗使用率。要增加混交林和乡土树种比重,注重封山育林,强化自然恢复。要强化造林质量监管,确保种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

    同时,要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一是加强森林和林地管理。强化森林资源监督管理,规范木材运输管理,深化采伐管理机制改革,简化审批手续,方便林农群众。争取国务院批复《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抓紧制定“十二五”征占用林地定额,防止林地非法流失。二是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制度,研究制定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相关政策,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湿地生态补水试点工作。加强国际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管理,做好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三是加强荒漠资源保护。抓紧编制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工程规划,加快推进京津风沙源工程建设。加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抓好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试点。做好第四次荒漠化监测及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四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大熊猫等濒危物种的拯救和保护,编制《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2010—2020年)》,强化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的国内国际贸易监管,抓好野生动物损害补偿试点,开展第二次全国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推进自然保护区示范省和示范自然保护区建设,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

    (三)继续加强“三防”工作,切实巩固建设成果。一是切实提升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能力。以深入实施《森林防火条例》和《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为重点,全面推进依法治火、科学防火和群防群治,着力强化基础设施、扑火装备、消防队伍和应急机制建设。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重点加强森林航空消防,加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加强火灾隐患排查,严格管理野外火源。加强火险预警监测,及时处置森林火情,切实提高火灾当日扑灭率。二是狠抓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强化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等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严格落实各级政府的防治责任。加大虫情监测和检疫执法力度。继续开展生物防治试点,扩大防治规模,提高防治效果。开展林业有害植物调查,认真研究制定防控措施。三是组织开展专项严打行动。及时查处涉林大案要案,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深化林区禁毒斗争。

    (四)着力强化森林经营,进一步提高森林质量。全年完成森林抚育7875万亩、低产林改造2500万亩。一是抓紧编制全国森林经营规划。确定全国森林经营工作的方向、布局、任务和重点。各地也要编制相应的实施规划,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森林经营投入,育林基金和森林植被恢复费可用于森林经营。二是抓好森林经营试点。优先在森林资源相对集中、中幼林比重大、短期内易见成效的林区开展森林经营试点,实行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三是建立健全森林经营管理制度。建立森林经营年度计划制度,将森林经营面积指标纳入年度生产计划。研究建立森林经营绩效考核制度,将评价结果与林业项目和资金投入挂钩。认真总结森林认证试点经验,加强森林认证机构建设,逐步推进森林经营认证和产销监管链认证。深入总结推广森林经营的科学模式,修改完善森林采伐抚育规程。四是积极参与国际森林可持续经营进程,引进和掌握可持续经营模式和技术,不断提高我国森林经营水平。

    (五)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深入落实第二届全国林业产业大会精神,不断壮大木材加工、木浆造纸、林产化工、森林旅游、木本粮油、竹藤、花卉、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沙产业等十大林业支柱产业,力争林业总产值达到1.7万亿元。一是全面落实林业产业政策。认真实施林业产业振兴规划,积极筹措林业产业发展资金,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切实降低林业生产经营者负担。积极争取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提高林地生产力为核心,加强以资源培育为基础的第一产业;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为核心,改造和提升第二产业;以提高生态服务价值为核心,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生态观光等第三产业。三是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抓紧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生物材料、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着力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推动林业专利产业化,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推进产业重组,建立大型林业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国家大型企业集团的资金优势和林业部门的资源优势,加强联合开发。四是强化市场引导。加强林产品市场信息的搜集与分析,准确掌握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及时发布林产品价格信息。建立重点出口林产品知识产权预警机制,提升林业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能力。

    (六)加快发展生态文化,增强社会生态意识。一是鼓励生态文化产品的发掘和创作。积极推进林业大型典志编纂工作,组织创作一批文学、影视、动漫、戏剧、书画、音乐等人们喜闻乐见的生态文化产品,着力推出一批社会效益明显的生态文化精品。二是发展生态文化产业。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森林文化、竹文化、茶文化、花文化、湿地文化等生态文化产业。三是组织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继续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办好第二届绿化博览会、森林旅游节、湿地文化节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节庆、会展活动。突出抓好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不断增强全社会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四是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强化旅游风景林、古树名木和各种纪念林的保护,不断完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教育功能。

    (七)继续推进科教兴林,全面提升发展水平。一是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优良品种培育、困难立地造林、森林抚育经营、生物资源开发等科技攻关,尽快破解林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力争在林业新品种研发、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启动“林业科技引领计划”,推进“林业科技富民示范工程”和“林业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林业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强化林业生物安全管理,促进林业自主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适时召开全国林业科技大会。二是加快推进林业信息化进程。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信息共享和信息公开。编制全国林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做好“金林工程”立项工作。强化林业信息化统一管理,加强信息化标准建设,大力推进示范省建设。启动林业资源监管体系行动计划,强化林业卫星遥感数据应用。积极开展战略研究,加大培训工作力度。推进先进成熟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拓展林业信息化应用领域,提升林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三是全面改善林业装备水平。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措施,吸引多方资金进入林业机械制造领域。支持林业先进设备技术研发,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林业设备和技术,培育大型林业装备企业集团,提升我国林业装备制造水平。落实林业机具补贴政策,推动林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四是进一步完善林业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林业全过程的标准化生产,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着力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五是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全国林业科技资源的优化整合,探索建立以提高科技效率为核心的科技体制,加快地方林业科技发展。加强与其他部门、科研机构的合作,创新产学研结合机制,进一步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重点实验室、生态定位站、科技推广站建设。六是加强对林业院校的指导和共建工作,不断强化林业学科建设,为现代林业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八)大力加强基础建设,加快改善林区民生。坚持从规划项目政策等方面入手,为林业长远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全面增强林业自我发展能力。一是编制出台林业重大规划。编制完成《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农业综合开发林业“十二五”规划》、《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11—2015)》等规划,科学谋划林业发展蓝图。将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相关行业规划,全面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二是继续实施重点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项目。着力加强林区道路、饮水、供电、通讯、资源监测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贯彻落实育林基金使用管理办法。降低育林基金征收比例,加快林业部门行政事业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进度,切实减轻林业税费负担。四是加快发展林区社会事业。将林区就业、增收、医疗、教育等纳入当地发展规划,争取国有林场分离办社会政策,提高社会保障能力,解除林区干部职工后顾之忧。落实国有林区、林场职工购置家电等补贴政策。五是抓好重大政策争取和落实工作。协调落实天然林保护工程延续政策,完善林业补贴政策体系、生态补偿机制、金融支持体系,积极争取林业税收扶持政策和林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全力做好2010年林业预算内基本建设、部门预算及各类财政专项投资争取工作,提早做好2011年林业项目储备。

    (九)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扩大林业对外开放。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认真做好事关林业发展和国家利益的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我国林业对外开放水平。一是积极参与多边林业国际事务。二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涉林国际热点问题。认真落实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计划,推进相关合作。加强森林碳汇计量监测。三是深化双边林业国际合作。深入研究林业国际合作国别政策,巩固和拓展对外合作渠道。积极争取国外资金和技术援助,拓展利用援外资金领域,扩大利用资金规模。四是加快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和国际竹藤组织建设。推进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加强对外磋商,加快成员发展。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国际影响力。五是扩大世行、亚行、欧投行贷款林业项目规模,提高外资利用水平。继续争取国家鼓励林产品出口政策,推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

    (十)强化行政能力建设,提高林业管理水平。坚持依法治林和人才强林,全面提升各级林业部门的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一是加强林业法制建设。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森林法修改,加快湿地保护条例、沿海防护林条例等立法进程。逐步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组织开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示范点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林业行政许可工作。认真做好林业行政复议工作,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二是加强干部培养管理。优化干部队伍结构,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实施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推进干部教育培训规范化、信息化、组织化。研究探索林业高级专家培养机制,加强各类后备人才培养。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干部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工作力度。加强森林公安、林业工作站等基层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工青妇、老干部、社团等方面的作用。三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紧紧抓住群众普遍关注和容易发生腐败问题的关键环节,对权力运行过程实行重点关注和全程监督。强化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各个环节。对少数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干部,一经发现,严肃查处,决不姑息。四是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继续开展“创建四型机关、争做五个模范”活动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引导广大干部树立强烈的进取心、事业心、责任心,形成知难而进、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

    同志们,林业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恩泽人类的丰功伟业。回顾过去取得的丰硕成果我们深感欣慰,面对未来新的挑战我们充满信心。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振奋精神,锐意改革,狠抓落实,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为全面实现林业发展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林业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