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连”再续鱼水情-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沙家浜连”再续鱼水情
[日期:2008-07-07]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张玉清 方栋波 杨继龙   发表评论(0)打印



    这是一个名扬四海的英雄群体。

  69年前,阳澄湖畔,36名新四军伤病员受到沙家浜群众舍生忘死的掩护和救治。为了牢记人民群众的深情厚爱,在36名伤病员基础上建立的连队,命名为“沙家浜连”。这是济南军区某摩步旅一营二连的前身。

  69年后,巴蜀腹地,“沙家浜连”在连队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高扬鲜红的党旗,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续写了军民鱼水情深的新篇章。

  10个小时,生死营救16位老人

  5月15日7时,“沙家浜连”官兵经过千余公里30多个小时的长途机动,抵达四川彭州市白鹿镇灾区。一下车,当听说距镇区最远、海拔最高的龙门山深处,有16名老人被困时,连长亓春和指导员王成威带领官兵,立即赶赴救援地点。

  路被塌方堵塞,巨石随时可能滑落,脚下是悬崖和激流……3公里的路,官兵们艰难跋涉4小时,终于赶到。上山难,下山更难。没有路,亓春就带领5名党员突击队员,跳进激流,你搂着我的腰,我挽着你的臂,6个肩膀顶住桥,让官兵们背着老人踩着通过。就这样,官兵们用怀抱、肩背、合抬,翻越6座大山,趟过3次激流,经过10余小时的艰苦接力,终于将16名老人安全送到山下。

  类似的救援,“沙家浜连”官兵几乎每天都要经历。据统计,抗震救灾以来,“沙家浜连”官兵先后搜救转移群众900多人,清理掩埋遗体13具,抢运贵重物品价值80多万元,搭建简易房、帐篷610间(顶)。

  8次下跪,百余乡亲表心意

  5月19日晚,连队官兵们离开任务区最后一个村时,百余村民带着腊肉、香肠,争先恐后地拉住官兵们的手,急切地念叨:“娃呀,别慌,吃了饭再走嘛!”

  见官兵们没有停下脚步,打头的一位老人把鸡蛋往官兵们衣兜里塞。可塞了一路,一个鸡蛋也没送出去。老人急了,一下子跪在了地上。

  “大爷,你们遭这么大的灾,自己都舍不得吃,我们更咽不下啊!”官兵们仍然坚持。

  见官兵们坚决不收一点东西,100多名乡亲齐刷刷地跪倒在地恳求。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官兵们不知所措。把乡亲们一一扶起,可正准备离开时,乡亲们又跪下了……

  乡亲们前前后后跪了8次。最后,一位80多岁的老人急了:“你们不收,我们就不起了。”王指导员流着泪抓起一个鸡蛋说:“乡亲们,这个我代表全连收下了,谢谢你们!”

  20米“人桥”,脊背上走过16个孩子

  6月13日下午,白鹿镇白鹿河突遇狂风暴雨,上游的山洪倾泻而下,寿荣铁索桥上20多米长的一段木桥板滑到河里被水冲走,16名放学回家的小学生被挡在河边,连队官兵奉命抢修。

  此时,风越刮越猛,雨越下越大。孩子哭,家长喊。情急之中,亓春第一个趴在了铁索上。没有动员,没有口令,所有的党员紧接着趴下去,其余战士也依次趴下。他们双手紧紧抓住满是黄油的铁索,双脚扣紧另一边的铁索,铺设起一段“人桥”。半小时后,孩子们踩着官兵们的脊背安全通过。临别时,他们向官兵们高高举起右手,行了一个庄严的少先队礼。

  三河店村自发捐款,白鹿村杀猪宰羊,水观村群众挑来水果和蔬菜……但这些,都被官兵谢绝了。没有办法,乡亲们最后写了一封感谢信,2521名村民一个一个签上了自己的姓名。

编辑:Allen.GY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