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接力赛-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生命接力赛
[日期:2008-07-14]  来源:人民网 人民日报  作者:赵鹏   发表评论(0)打印



    武汉市急救中心在全国较早开始探索水、陆、空立体急救模式。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武汉市急救中心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带领以党员为骨干的救援队出色地完成了急救转运任务。在震后的28天中,他们累计抢救转运伤病员1780名,其中危重伤员634人,并转运军队及志愿者进山、进村2336人。

  高效指挥,千里驰援

  5月14日零时37分,武汉市急救中心主任熊悦安接到卫生部医政司打来的电话:“最短时间内,武汉能调集多少急救单元?”

  “20个!”熊悦安不假思索:“如果启动全省急救网络,可调集50个单元!”

  “好,那就立即行动吧!”

  15分钟后,武汉市急救中心党委全体成员迅速到齐并按照早已制定好的预案,紧急部署,开始行动。2小时后,湖北省卫生厅根据卫生部统一部署,发出指令:调集武汉、宜昌、襄樊、荆州4城市50台急救车110名急救人员奔赴四川救灾,熊悦安为湖北省紧急医疗救援队总队长。与此同时,武汉市急救中心的装备库全部开启。曾经演练过无数次的动作,此时更是熟练有序。

  14日9时,武汉市急救中心与宜昌、襄樊、荆州三地人员装备会合,组成湖北省援川抗震救灾紧急医疗救援队,乘船而上。当夜,就在开往万州的船上,熊悦安召集指挥部成员,第一时间便完成组织架构,并将50辆急救车分为5个分队,每分队设5个小组,指定了分队长和小组长,同时还设立了临时党支部。紧接着,救援队党委又分头对所有人员展开灾难抢救流程、车辆安全、疫区消毒、心理防护等6个项目的现场快速培训。

  15日17时,救援队抵达四川德阳。紧接着他们按照命令兵分两路,一路由5台车组成的小分队奔赴什邡救援,一路由45台救护车组成的部队进驻重灾区绵。20时,救援队终于到达绵竹,来不及喘口气、喝口水,一连串救治转运伤员任务已经不断下达。

  大胆创新,科学救治

  抵达绵竹灾区的第一时间,医疗救援队就拉起帐篷建立了前沿医疗指挥所。“快一点,再快一点!”重伤员需要及时转运,可转运前又必须实施准确快速检伤分诊。怎么办?救援工作一时陷入困境。

  “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作法,绝不让救出来的伤员再被耽搁!”武汉市急救中心党委书记、救援队临时党支部书记雷敏功在现场召开紧急会议,拍板决定:科学调整有限的急救资源,缩小应急半径——把重伤员的转送调整在100公里范围内,根据伤情,阶梯式地由震区向安全地区抢救转送,待地震一周后再适时远程疏散。这一方案,在后来的事实中被证明完全正确。

  救援队立即卸载装备建起“前沿医疗指挥所”,根据新方案,重新厘定抢救转送伤员的操作流程、应急半径和伤病员流向等评估统计标准。救援队又开通互联网和5部卫星电话,启动了车载GPS,建立了无线局域网和无线数码图像传输系统等,实现了灾难急救信息向卫生部直报。为了快速检伤,减少中间环节,尽可能把多个转送任务一次完成,他们边实践边总结,创造出了一系列最合适的检伤分诊法。

  按照一般流程,患者送达绵竹临时医疗中心后,要抬下救护车转至医疗检伤站,经医生检查,按照伤情严重程度决定转送顺序。需要转院紧急手术的重伤员,再被抬到救护车转送点。整个流程下来,至少需要15至20分钟。经过改革,救援队可在救护车上、直升机上检伤分诊。不仅减少了患者搬运次数,减轻了患者痛苦,更使平均每病例省时10分钟。

  5月20日上午,一名叫赖正平的伤员被直升机从清平乡接转出来,救护车呼啸而至。到达分诊点后,随车的军队战士说:“他196小时未进食。”救援队医生丁方勇立即冲上救护车,迅速判断伤员生命体征和伤情,果断决定:“直接转送最近的最有处置能力的解放军255野战医院。”整个过程仅用了1分钟。在快速分诊的同时,武汉市急救中心还建立起“伤员流向数据库”,细心地为每名伤员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为将来寻找受伤亲人的灾民,储备了准确信息。

  危难时刻,有我党员

  5月16日一早,刚到灾区的湖北省紧急医疗救援队接到当地抗震指挥部临时指令,要求急速调遣8辆救护车前往清平乡重灾区。因为物资不充足,武汉市急救中心的金庆及其他15名同志接到命令后,每人主动要求只拿一瓶水和两袋饼干。在随救护车紧急转送3名伤员到医院过程中,他们沿途还救助了很多受灾群众。很多受灾群众两天未进食,其中还有未满月的婴儿,金庆及队员拿出自己的矿泉水和饼干分给他们。而此时,他们自己也是5个小时滴水未沾,10多个小时粒米未进。

  当天20时,武汉市急救中心两辆救护车开往汉旺镇山区转送伤员。救护车开进汉旺镇山区后,才发现唯一的公路全部被毁,沿途堆积着从山上掉下来的石块,仅容一辆车通过。周围一片漆黑,只有微弱的车灯照明。道路一边是深谷,另一边则是随时有碎石块坠下的大山。部队汽车兵出身的市急救中心党员黄亮双手牢牢掌握方向盘,屏气凝神,缓缓前行。经过两个小时艰苦穿行,他们终于将两名伤员接回驻地。由于其中一人伤势严重,下肢已经溃烂,他们又再次出发,连夜将病人转送至绵竹市人民医院。直至凌晨,两台救护车才安全返回绵竹车队基地。

  危难时刻,有我党员!今年已59岁的武汉市急救中心武昌站站长胡斌,是医疗救援队中年龄最大的一位,母亲病重在床,可他却毅然加入救援队。在洛水镇水泥厂紧急救护一名伤员时,由于路况险恶,担架展不开,市急救中心入党积极分子陈俊生二话不说,立马将老人背起,连续翻越几座山,将病人背到急救车上。

  危难时刻,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武汉市急救中心党委因此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成为全国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

编辑:Allen.GY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