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花的争论-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关于国花的争论
[日期:2009-03-09]  来源:胶东在线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陈俊愉:梅花梅花我爱你   50年,他让南梅北上2000多公里

  1957年,陈俊愉从武汉调到北京。作为一位梅花学者,他最引以自豪的成就,是带着南方的梅花向北跑出2000多公里。

  “在中国,野生梅花分布17个省(自治区),沿长江、珠江流域,尤其从西藏沿长江各省,然后跨海至台湾这条线更多。”而在远古时期,气候更为温暖,北方河南、陕西、山东等地也有梅花。后来,气候变冷,把梅花一步步逼到江南。

  陈俊愉就是想要让梅花回到“姥姥家”。

  他做到了。第一步是让南梅“跑”了1000多公里。“我从南京梅花山、湖南沅江收了梅籽,1958年播到北京。”三年后,四株幼苗吐出一二十个鲜艳的花蕾,当年4月6日,在朔风寒流中幸存的两个花骨朵终于怒放!自明朝以来,中国人南梅北移的梦想终于成真。在北京活下来的梅花,能抗零下19摄氏度严寒!

  第二步,出关外,出塞外。关外以沈阳、长春为目标,塞外以赤峰、包头为目标。七八年前完成了。

  第三步,跑得更远,也成功了。“东北是大庆,西北是乌鲁齐,这里干燥、寒冷,去年,移栽过去的部分梅花开花了。”

  “可以说,梅花又回到远古的家了。加上温室梅花,在全国所有省区,都能看到梅花了!”

  20年,他为梅花加冕国花奔走

  “我就是梅,梅就是我。”陈俊愉晚年最大的事,是想给梅花戴上国花的桂冠。

  “1982年初,我就发表文章:《我国国花应是梅花》,激起海内外舆论关注。”从这一刻起,他成为中国倡导评议“国花第一人”。

  六年后。也许是因为“中国好花实在太多,大家挑花了眼”,梅花当国花难成最大共识,陈俊愉抛出“一国两花论”。

  “祖国遍开姐妹花”。从此,陈俊愉奔走学界与民间,一次次发起关于国花的讨论,一年年在全国两会组织提案议案、建议尽快评选国花。“我爱国,我投国花一票!”从北京、武汉到南京、无锡,他走向公众,一次次为国花加温。去年,在他努力下,包括袁隆平、吴良镛等著名科学家在内,62名院士加入他的合唱,倡议:“尽早确定梅花牡丹为我国国花”。

  大国不能没有国花

  国花难产,陈俊愉深感遗憾。

  “国花就是国家的名片。泱泱大国不能没有国花!”他说起“没有国花的尴尬”,“昆明世博会上,组委会印了涉及国花的宣传册,其他国家都有,惟独中国没有。组委会只好‘补缺’印上牡丹,还写了‘暂定’两个字。”他感慨:国花是一个国家民族认同感的象征!

  想当国花,应满足三个条件:是中国原产名花,种植区域广,社会认同感强,喜闻乐见;观赏价值高,文化积淀深厚;经济价值高,比如能泡茶、做药、做香料等。

  “这三条,牡丹、梅花都符合。一般来说,老百姓更喜欢牡丹,它寓意‘恭喜发财’,而文化人更爱梅花,因为它清高。确切地说,牡丹形色富丽堂皇,代表着繁荣富庶的物质文明,而梅花不畏严寒,代表着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品质,可以说象征精神文明。如果国花中都是恭喜发财,没有象征民族精神的,那怎么行?”他显然更爱梅花:梅花对人对自然的要求很低,只要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良好的排水条件,就能活下去,“全世界也只有梅花,能在冰雪寒风中开放。梅花能活1000年。我在云南看到三棵元梅,活了整整700年,多旺盛的生命力啊!”

  “一国两花”是一种妥协。“像日本,就有两个国花:第一是菊花,第二是樱花。菊花是皇家的,樱花是民间的。”陈俊愉说,在中国的世界名花中,梅花、牡丹各有代表性,一南一北,彼此互补,选两个花,能被更多地区更多民众接受。

  全球梅花“报户口”,由中国人说了算

  作为物种大国,中国人最大的尴尬是,不少原产中国的植物,竟要跑到外国去“报户口”——登录品种名称:牡丹去美国,山楂去澳大利亚,丁香去加拿大,兰花去英国……只有梅花和桂花,是在中国“报户口”。

  谁有更多的品种国际登录权威,谁就有更多终端话语权,给全球的植物王国“上户口”。

  陈俊愉第一个打破了这种西方垄断!1998年,他被国际园艺学会任命为梅品种国际登录权威,这也是植物领域中国的第一个品种登录权威,因此,有人称他为“国宝”。

  让陈俊愉扬眉吐气的是:近10年,全世界认定300多个梅花品种,“全部由我说了算!南京梅花山主栽的‘南京红’,原来叫‘东洋红’,我建议南京人改名:中国梅花干吗叫日本名字?”最多的梅花品种在中国;全世界给各种梅花起名,由中国人说了算。这两条是陈俊愉力挺梅花为国花的两大筹码。

  梅花这个“金饭碗”不能再丢了

  争夺植物品种命名话语权的背后,是争夺巨大的产业利益。目前,美国有几十个国际登录权威,已经形成垄断:你培育出的新品种,再好,他不开口,那也是“黑户”,很难成为国际市场认可的品牌。“荷兰国花是郁金香,原来一株郁金香也没有,300年前从中国新疆及土耳其引种过去,现在一年能赚300亿美元!我们年年要去买郁金香种球啊!”这种丢掉“金饭碗”的事,陈俊愉说了很多,像猕猴桃,几十年前,一个新西兰老太从陕西引种过去,经过改良,倒成了他们的“孩子”。新西兰因此控制了猕猴桃的全球价格,“一只新西兰猕猴桃,比我们的要贵出几倍!梅花再也不能重蹈覆辙了!”

  在陈俊愉看来,如果梅花成功当选国花,中国花卉产业无疑多了一个金字招牌。“梅花完全能够商品化!成都人拿着梅花到欧洲去卖,一束花不也能卖20欧元吗?冬天,把带花骨朵的梅花装上飞机,到英国、法国,进了居民客厅,温度十几度,不要培花就开了,多节省能源啊!”科研人员目前正在培育梅花“微盆景”,准备出口国际市场。

  “梅花,梅花,我爱你……”陈俊愉情不自禁哼起流行歌曲,这位白发老人孩子般发誓:要为梅花战斗到“最后两分钟”!(新华网)

编辑:Aggie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牡丹  国花    两会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