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市群着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长株潭城市群着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日期:2009-03-19]  来源:中国花卉报   作者: 闫慧   发表评论(0)打印



  2007年12月,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被国家正式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座城市呈“品”字结构,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曾被专家评为布局最合理的城市群。
  “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三市统一发展规划提供了现实契机,三市统一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放在突出战略位置,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致力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以示范区规划为先导拉开建设序幕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是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先遣部队”,位于湘江以西与株洲、湘潭的连接部,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2008年正式获准启动,旨在对“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中的一些重大措施先试先行,提供示范。
  记者从长沙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今年,该区计划投入357亿元,按照集约用地、节能环保、资源循环的要求,铺排100项重点工程。这些工程以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洋湖垸总部经济区和湿地公园建设等八大工程为龙头,以梅溪湖国际服务功能区等五大片区建设为阵地,推进项目建设。其中,洋湖垸总部经济区和湿地公园将占地7.5平方公里,依托潇湘大道南拓,完善防洪水利工程及生态恢复。
  另一个示范区,株洲市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规划,近日也通过专家评审。新规划中,这个曾让株洲人头疼的污染区,将全力建设城市绿地空间。总面积约53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将规划建设绿地682.56公顷,其中,公共绿地464.14公顷,公园绿地7个,增建扩建街头绿地,绿化植物尽量采用乡土树种,居住区绿地率超过37%。

  以湘江风光带、“绿心”为重点开展生态修复工程

  以山脉、水系为依托,综合自然、人文等因子的空间分布,着力构建“湘江风光带、绿心”网状生态结构,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复合型区域生态网络,是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分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总体规划。
  长株潭三市临湘江,湖南省将对临江城市建设进行整体布局,把湘江沿岸建成长株潭城市群的“绿色轴心”。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集中推进湘江和洞庭湖流域综合治理,加快构建水体生态系统,建设湘江生态经济带、生态廊道和江河交通生态网络。
  今年,长沙市启动湘江风光带二期建设,推进湘江大道南拓北延,逐步形成湘江两岸40公里的风光带。湘潭市以湘江风光带建设统筹“一江两岸”发展,年内也将完成42公里湘江风光带的整体规划。
  “绿心”是长株潭城市群生态规划中备受关注的“生态资本”。地处长株潭三市交界三角地带的“绿心”,丘陵与盆地交错,青山、湖泊与田园交织,形成不可多得的自然生态本底,是未来湖南省重点保护的生态环境区域。

  以城市园林增绿提质为核心建设宜居家园

  株洲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彭岚告诉记者,该市已制定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力争用五年实现该目标。今年,株洲市将投入1.1亿元,完成城区内园林绿化提质改造和新建项目23个,新增城市绿地50万平方米。具体内容包括:拆围(墙)透绿、栽植乔、神农公园拆房还绿、原石油研究所改建成公园、启动560平方公里市区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和100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系统规划修编等。
  湘潭市在未来五年计划投资1900余亿元,加速新型城市化建设。除交通干道、湘江风光带建设外,还将继续实施城市植物添绿工程,提质、改造一批城市公园,加快城区道路油化、街巷和路灯亮化工程。
  长沙市市长张剑飞表示,该市将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措施,确保生态经济、生态环境规划的顺利开展。倡导“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政绩观,探索排污交易市场化,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同时完善生态环保、生态产业发展等领域的立法,加强监管力度。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