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情况的报告-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情况的报告
[日期:2009-08-26]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三、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开展的工作

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又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最终要靠可持续发展加以解决。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加强法制建设认真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煤炭法、电力法、农业法、森林法、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制定并实施建筑节能管理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和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节约石油管理办法等专项或配套法规,有效推动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公约》;2002年,国务院核准《议定书》。我国认真履行《公约》和《议定书》规定的义务,按时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信息通报》,制定并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积极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

(二)健全应对机制1990年,在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下设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我国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和国内对策措施。1998年,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作为部门间的议事协调机构。2007年,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由温家宝总理担任组长,负责制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发展改革委承担领导小组具体工作,并内设专门职能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和归口管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了一支跨部门、跨领域的稳定的技术支撑和工作队伍。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各司其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也设立了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形成了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发展改革委归口管理、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地方各行业广泛参与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机制。设立了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专家咨询机构。

(三)制定国家方案2007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作为我国“十一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国家方案把到201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末降低20%左右的目标确立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将意味着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节约能源约6.2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约15亿吨。各地方、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家方案的各项要求,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各项政策和措施。截至2009年7月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完成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编制工作,有相当多的省份已进入组织实施阶段。科技、农业、林业和海洋等部门也已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部门行动计划。

(四)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不断增加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投入,开展了全球环境监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情景预测、气候变化评估、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分析等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加大了对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核能、循环经济等重大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力度,加速建设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所需的技术、装备、产品的推广应用。

(五)开展宣传教育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出版物等多种手段开展宣传教育,增进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的了解和认识。2008年,发表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和落实国家方案所取得的成就。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和取得的成就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理解和肯定,较好地维护了我国负责任国家形象。

(六)提高适应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调整,选育抗逆品种,遏制草地荒漠化加重趋势,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强化了森林资源和其它自然生态系统有效保护。加大水资源管理、水利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水资源配置力度,增加综合节水技术研发投入。建立海岸带综合决策机制及协调沟通机制,提高了海岸带开发和保护行动出现问题的处置能力,增强了海洋环境监测和预警能力,强化了应对海平面升高的适应性对策。

(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通过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电、植树造林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促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取消“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加大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煤炭和平板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2006—2008年,我国淘汰落后炼铁产能6059万吨、炼钢产能4347万吨、水泥产能1.4亿吨、焦炭产能6445万吨;到今年上半年,我国已关停小火电机组5407万千瓦,提前完成了“十一五”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任务。加快发展服务业,出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31.8%提高到2008年的40.1%。

节能提高能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建立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推行循环经济试点,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出台了成品油价格(破解油价困境)和税费改革方案,全面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在建筑领域,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制定或修订了《公共建筑节能标准设计》等48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对建筑工程加强管理、降低能耗、提高能效做出了强制性规定,强化了监督机制,提高了建筑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在交通运输领域,优先支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大城市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机动车辆发展,严格执行乘用车、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建立了汽车产品燃料消耗量申报和公示制度。加大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实施了一批节能减排重点行业共性和关键及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重点在钢铁、有色等高耗能行业推广了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实施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对高效节能空调、电视机、冰箱等10大类产品给予财政补贴,安排财政资金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照明产品。实施“限塑令”,相当于每年可节约石油240-300万吨,相应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20-900万吨。

优化能源结构。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支持在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优质清洁能源快速发展。2008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到2.5亿吨标准煤,约占一次能源的9%。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容量均居世界第一,风电装机也跃居世界第四。截至2008年底,全国农村建成户用沼气池3050万户,年产沼气约120亿立方米,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4900多万吨。

增加碳汇。随着我国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99-2003年),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54亿公顷,居世界第一。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提高到18.21%。同时,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草原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进一步增强了林业作为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城市绿化工作也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25万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5.29%,城市人均公共绿地8.98平方米。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