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北京”建设指南--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绿色北京”建设指南--绿色北京行动计划
[日期:2010-02-05]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中国风景园林网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巩固扩大“绿色奥运”成果,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资源环境约束的新挑战,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推动“绿色北京”建设,促进首都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北京市制定了绿色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

  《绿色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提出了打造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和生态环境三大体系的目标。以下为内容全文: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巩固扩大“绿色奥运”成果,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资源环境约束的新挑战,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推动“绿色北京”建设,促进首都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将城市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紧密结合,以切实提升首都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把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作为首都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以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全力打造绿色生产体系,积极创建绿色消费体系,加快完善绿色环境体系,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绿色北京”建设的远景目标是: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绿色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弘扬,宜居的生态环境基本形成,将北京初步建设成为生产清洁化、消费友好化、环境优美化、资源高效化的绿色现代化世界城市。

  到2012年“绿色北京”建设的近期目标是:通过构建生产、消费与环境三大体系,实施九大绿色工程,完善十项保障机制,为把北京建设成为绿色现代化世界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绿色生产特征进一步凸显。产业结构调整由注重“关停并转”向“创新驱动、内涵挖潜”转变,产业重点向高端产品、高端环节聚焦,产业空间更加集约化、集聚化;绿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增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巩固提升,现代制造业振兴升级,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壮大,低碳产业培育发展;全社会清洁生产的深度、广度持续拓展,广泛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推动企业向生产清洁化方向发展。

  ——绿色消费体系进一步完善。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初步形成,绿色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产品的消费比重进一步提升;绿色建筑得到广泛推广,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进一步降低;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完善,公共交通出行效率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持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和资源化率进一步提高。

  ——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山区绿屏、平原绿网、城市绿景”三大生态屏障不断优化,生态服务功能及碳汇能力全面增强;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措施深化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以永定河、北运河等为重点的水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城市水源水质显着改善。

  ——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稳步提升,节能潜力深入挖掘,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和重点领域节能改造工程实施取得突破;循环型水务体系初具雏形,再生水规模化利用取得突破;推动大型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水平显着提高。

  (三)具体目标。

  “绿色北京”建设指标体系主要由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生态环境三大类16项指标构成。

  二、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打造绿色生产体系

  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发展方针,通过产业发展高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品输出绿色化,培育以绿色产业为主的新经济增长点,逐步打造完善绿色生产体系。

  (一)振兴发展高端产业。

  1.提升服务业发展品质。优先发展服务主导型、创新驱动型和生态友好型的服务产业。加快发展金融、信息、科技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满足市民需求、有利吸纳就业的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社区服务、教育培训等生活服务业;重点培育节能环保技术服务、生态工程咨询、碳交易等低碳服务产业;积极发展总部经济,鼓励跨国公司、国内外金融机构、大企业、大集团来京设立总部、研发中心、营运中心、采购中心。

  2.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落实北京重点制造产业调整及振兴实施方案,加快推动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现代制造业和现代都市工业优化升级;做大做强移动通信、数字电视、液晶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成套装备、轨道交通、新型疫苗等领域;依托本市优势资源,集中精力发展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产业高端环节。

  3.加快培育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以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加大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力度,把北京建成全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高端制造基地。围绕缓解能源瓶颈制约和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需要,重点研发电动汽车、新型电池、新型太阳能光伏光热材料及元器件、新型热泵机组、污水及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技术和装备,提升新能源汽车、太阳能领域研发和高端制造优势,促进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核电高端技术、地热能、风能关键技术研发及工程服务能力,培育扶持一批产品和技术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抢占绿色经济发展制高点。

  4.重点发展都市绿色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发展安全高效生态的有机循环农业为主要方向,加强设施农业建设,积极支持籽种农业、休闲农业和科技农业等新兴业态;大力发展花卉产业、特色果品、有机蔬菜和农产品物流加工等重点领域,提升农业的科技、生态、文化附加值,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实现产业优化、农民增收的战略目标。

  (二)深化实施清洁生产。

  1.加强全过程绿色管理。鼓励企业建立健全从项目建设到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经营、销售服务的全过程绿色管理体系,开发绿色产品,实施绿色采购。鼓励企业在产品成份、结构、性能等设计上融入绿色理念,推动产品生态设计;倡导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生产原料方面实行绿色采购;鼓励企业生产能效高、易回收再利用的产品,实行简单包装,并采用符合“可循环”或“可降解”要求的绿色包装材料;深入引导企业开展具有权威性的绿色标志认证工作。

  2.广泛开展清洁生产。全面开展重点污染源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完成首批重点污染源企业,以及火电、钢铁、电镀印染、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电子等工业行业21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适时推进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试点选取住宿、餐饮、医院及学校等领域50家单位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研究制定符合服务业特点的清洁生产审核标准、程序和要求;积极探索农业、建筑等行业清洁生产推进方案;加快推动一批清洁生产项目落实,重点支持一批环境效益明显的清洁生产中高费项目。

  (三)淘汰退出劣势产业。

  1.继续做好重点企业搬迁调整工作。制定本市限制发展的产业与技术目录,坚决控制不符合本市发展定位的产业进入。继续做好不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企业搬迁调整工作,2010年首钢石景山地区冶炼、热轧项目全部停产,做好搬迁企业工业遗产资源改造再利用,发展高端替代产业。制定化工和建材行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2012年底前,继续关停不符合《北京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采石生产企业,关闭所有年产能20万吨以下水泥企业以及50家石灰生产企业。

  2.加快改造淘汰落后设备工艺。继续淘汰“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小化工、小电镀、小石灰、小水泥等企业和落后生产工艺;研究主要落后能耗设备的更新淘汰计划,加快低效的锅炉、风机、水泵、电机等设备淘汰工作;加快推进石油化工等行业节能改造,实施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发电、电机系统节能、工业锅炉节能、变压器改造等一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积极淘汰传统的种养殖技术和落后的产品深加工工艺、设备。

  三、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创建绿色消费体系

  发挥绿色政务率先垂范作用,以培育绿色商务环境为基础,以提升全民环保意识为切入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针对产品上市、市场流通、消费行为全过程,大力推进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努力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逐步创建先进文化引领的绿色消费体系。

  (一)打造绿色政务。

  1.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在国家发布的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基础上,研究出台《北京市政府绿色采购实施细则》,优先将自主创新的节能环保产品、设备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推动政府采购可再生、可循环利用、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

  2.深入推广电子政务。充分利用高速、大容量、多媒体信息网络和现代化立体通讯技术,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以及电子公文的信息化传输(涉密文件除外);积极推动无纸化办公,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广泛推行绿色办公。制定政府机构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用纸等方面的规范指南,将节约融入日常工作,提高办公用品利用效率,提倡使用再生纸;加强公务车日常管理,有效降低公务车油品消耗;鼓励政府机构高层建筑电梯分时段运行或隔层停开;制定发布并执行市级行政单位能耗定额标准;进一步协助中央在京机构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二)倡导绿色商务。

  1.鼓励开展绿色营销。鼓励企业在产品推广宣传、营销模式、售后服务及商品附属资源的回收循环利用等流程中融入绿色理念;提倡企业开展目录销售和电子商务,提高无纸化流通、经营、管理的比重,尽量减少物耗;鼓励发展网上交易、虚拟购物中心等新兴服务业态。

  2.搭建绿色物流体系。加快发展集约型、无污染、低能耗物流,鼓励物流企业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和节能设备,建立绿色车队;鼓励物流企业共享第三方物流服务,实施一批共同配送示范项目,增加共同配送业务量的比重;以耐用消费品为重点,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展“收旧售新”业务,加强循环利用。

  3.完善绿色市场服务。发布绿色产品引导目录,发挥标准准入与激励引导的双重作用,加强对绿色产品上市流通销售的支持力度。以2-3家零售企业为试点,逐步推动节能环保产品进商场、入超市;选取本市500家大中型商场、连锁超市、21家大中型农副产品市场销售的重点食品为试点,构建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到2012年率先实现京郊农产品配送机构经营的农产品合格率达100%;加大推进农贸市场、餐饮场所、书店、服装店等场所的限塑活动;不断深化“限制过度包装”措施,认真落实新颁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系统开展食品、化妆品的过度包装限制工作。

  (三)营造绿色生活。

  1.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倡节俭理性的绿色生活方式,使节能、节水、资源回收利用逐步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合理引导市民更多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倡导市民按照国家标准合理控制室内空调温度;鼓励市民养成随手关灯、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切实推动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规定;加强垃圾源头分类及减量化管理,积极探索党政机关、学校、大型商场、宾馆饭店、果蔬批发市场等机构或场所的生活垃圾“零废弃”管理试点,力争2012年实现垃圾产生量增长率年均下降5%。

  2.引导绿色消费行为。积极引导合理选购、适度消费、简单生活等绿色消费理念成为社会时尚。引导市民选购、使用低污染低消耗的生态洗涤剂、环保电池、绿色食品等绿色日常用品;鼓励和引导市民选购环保建材、绿色家具、绿色照明、以及能效标识2级以上或有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的空调、冰箱等家用产品;引导和鼓励市民选购节水型净水器、洗衣机等节水产品;鼓励市民选购小排量、低排放汽车;探索实施“绿色电力机制”,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市民购买绿色电力。提倡市民重拎布袋子、菜篮子,重复使用节能环保购物袋,减少购买过度包装产品;提倡和鼓励市民在酒店、饭店、大型写字楼等场所减少一次性餐具、一次性日用品等产品的使用。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