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北京”建设指南--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绿色北京”建设指南--绿色北京行动计划
[日期:2010-02-05]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四、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完善绿色环境体系

  根据宜居城市建设要求,以提升自然生态承载能力,改善人民生活居住环境为核心,加大自然资源保护力度,增加植被覆盖面积,优化全市水生态系统,加大空气污染防治,初步打造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的绿色环境体系。

  (一)完善绿色空间。

  1.拓展城乡绿化空间。将空间集中、规模较大的城市绿地建设成为开放式休闲公园;配合老旧城区改造拓展配套绿色空间;建设郊区城乡结合部景观绿地网络,打造新城绿色缓冲带;建设沿大中河道、新建主干道路的生态景观走廊;全面推进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农村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培育休闲旅游、观光采摘等生态友好型绿色产业,促进山区沟域经济发展。

  2.加强生态修复治理。结合太行山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继续实施荒山绿化工程,加快宜林荒山、疏林地和未成林地的绿化建设; 鼓励开发利用废弃、闲置土地,加快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努力控制水土流失;加强防风林地、农田保护林地建设,提升防护林功能;持续推进低效功能林地升级改造,着力提高森林碳汇功能。

  3.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生态敏感地区生态建设,强化山区动植物资源保护力度,严格保护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植被; 强化绿化资源管理,加强生物物种检疫控制,制定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综合防控预案,防范外来生物入侵;健全森林防火体系。

  (二)改善水域环境。

  1.加强水源地保护。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继续加大水源地生态保护力度,到2010年完成水源地保护区内垃圾集中处理和农户厕所改造,对重要地表水源区内的规模化养殖场进行调整搬迁;有序推进水源涵养林建设,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严格限制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和经济活动,构筑流域水资源保护体系。

  2.提升水系服务功能。加强雨洪调蓄利用、输调水等水利工程建设,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和防洪减灾体系;推进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拓展沿河两岸城市发展空间,发展水岸经济;以北运河为重点,加强跨区域河流污染治理合作,深入开展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地表水体推进潮白河、北旱河湿地建设,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稳定水体生态服务功能。

  3.美化城市水体景观。推进水体疏浚治理,提升城市地表水水质,营造洁净的城市水域环境;加强河流、湖泊水体水岸整治,营造水域绿化带,拓展水面面积,以通惠河滨水文化景观为试点,加强水岸景观建设。

  (三)加强污染防治。

  1.加强空气污染防治。认真实施第十五阶段及其之后各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逐步从治理工业废气污染为主向治理生活废气污染转变,重点加大对汽车尾气、施工扬尘、风沙源的防治力度,努力突破大气污染防治瓶颈,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开展噪声与辐射源防控。完成全市声环境功能区划调整工作;制订严格管理措施,加强对餐饮业、娱乐业、商业噪声污染控制。实行放射性废物排放与监测申报制度,完善放射性废物管理,重点加强工业、科研、医疗类电磁辐射源管理;建立健全核应急管理体系,完善核事故应急预案。

  3.推进室内家居环境污染治理。引导和鼓励绿色建材的使用,加强室内空气污染的源头控制;提倡建筑结构和室内供热、制冷等系统的合理适用设计,构筑良好的室内通风系统;支持活性炭吸附等室内空气改进净化技术研究,推广先进适用设备,改善提高室内空气环境品质。

  五、实施九大工程,提升绿色发展承载能力

  立足北京区域功能定位和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重点围绕能源、建筑、交通、大气、固废、水、生态等领域,统筹城乡发展,突出阶段重点,切实推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承载能力。

  (一)清洁能源利用工程。

  1.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发展风力发电,加快推进官厅风电场二期建设;以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为核心,积极推进大型光伏电站、光能热水系统、阳光浴室、阳光校园和园林夜景等一批示范项目建设,到2012年实现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100兆瓦,太阳能集热器利用面积达700万平方米;逐步提高生物质能利用率,探索垃圾处理厂建立生物质发电项目,有序推进大型多村集中式沼气、秸秆气集中供气工程,建成平谷生物质热电联产等一批重点示范项目,未来3年力争实现新增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60兆瓦;鼓励发展再生水热泵和电厂循环水热泵,着力建设一批区域规模化、系统集成化的重点示范项目,未来3年实现新增热泵供暖面积1500万平方米。

  2.完善能源输配网络。加快建设电力主网主道,不断完善配网,提高电力在能源终端消费中的比重;开展智能电网试点建设,重点推进延庆智能电网示范城市、昌平未来科技城智能电网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扩大天然气使用范围,完成8万户城区老楼通天然气工作,稳步推动远郊新城和有条件的重点镇通天然气,力争到2012年实现天然气占能源利用总量的比重达到12%。加强老旧供热管网改造,持续推进城区4200公里老旧供热管网升级改造工程。

  3.推进能源清洁化利用。推进城市核心区“无煤化”建设,在完成文保区16万户平房居民“煤改电”工作的基础上,适度推进平房区、简易楼清洁能源改造;推进中心城区20吨以上大型燃煤锅炉房清洁能源改造及能力扩建;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能源清洁化利用;实施郊区供热资源整合,完成11个新城集中供热项目建设,实现新增集中供热面积8000多万平方米;推动国华、高井等四大热电厂使用清洁能源;完善需求侧管理机制,出台能效电厂激励政策,启动能效电厂工程。

  (二)绿色建筑推广工程。

  1.强化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强化源头控制力度,研究制订并执行高于国家的地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推广绿色建筑标准,加大对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执行监察力度;鼓励采用新型结构体系、新型墙体材料和可再生能源,建设抗震节能型农民新住宅,到2012年完成1.2万户农村住宅新建工作。

  2.深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重点推动宾馆、饭店、医院、学校、城区老旧平房、小区住宅等既有建筑进行包括墙体、供热系统、耗电设备等在内的系统节能改造,建设一批示范项目。到2012年,完成1000万平方米既有住宅,1030万平方米普通公建节能改造,49万平方米老城改造,6万户既有农民住宅节能保温改造;完成420栋大型公建用电分项计量和动态监测,2100多万平方米大型公建节能低成本改造;开展200台以上锅炉环境温度补偿、烟气余热回收等改造,完成800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改造。

  3.重点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出台政府机构节能指导意见;全面启动市级政府机构节能改造诊断,完成30家市级机构办公用房节能改造;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改造“五个一”示范工程,即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五个领域各选择一个单位进行系统节能改造;鼓励公共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对围护结构、供热采暖、空调制冷、办公设备、照明等系统及网络机房等重点部位进行节能改造。

  4.建设一批绿色示范建筑。以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为重点,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的绿色建筑典范。积极推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新校区的绿色校园创建;建成一批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措施于一体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使用市级财政性资金新建的公共建筑,具备条件的须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竣工后需通过国家绿色建筑测评。

  (三)绿色交通出行工程。

  1.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加强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客运系统中的骨干地位,按照“安全、质量、功能、成本和效率”相统一原则,加快轨道交通新线建设,到2012年总里程达到420公里,基本形成“三环、四横、五纵、八放射”的网络体系。加快构建以快线网为骨架、普线网为基础、支线网为补充,覆盖城乡的地面公交服务网络;加快建设快速公交通行系统,在主要客流走廊上继续增辟公交专用道;每年实施一批道路微循环工程项目和交通设施改造项目,重点改造中心城和城乡结合部的主要拥堵节点;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完善线网功能结构。到2012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力争达到42%。

  2.积极推广新能源环保汽车。对接科技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在公交、环卫、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开展以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为重点的规模示范应用,到2012年形成5000辆的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配套建设充电站等相关设施;加快天然气加气站建设,扩大天然气汽车应用规模;实施泊车熄火等行为节油措施,并对公交、环卫等公共服务领域用车试点安装节油装置。

  3.加快建设慢行交通系统。以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和改善城市环境为根本出发点,打造安全、舒适、便捷的慢行交通系统。修订或废止不利于自行车交通的管理规定,将自行车纳入全市交通规划,在道路两侧设立自行车专用道;在中关村西区、广安门内大街、商务中心区等重点地区和历史文物保护区,规划建设一批步行、自行车交通示范街区;在客流集中地区增设安保设施齐全的自行车停车场,完善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接驳换乘系统;在地铁站、公交枢纽等重点地区大力扶持自行车租赁业发展,到2012年形成约500个租赁点,2万辆以上租赁规模。

  4.逐步完善智能交通体系。加快推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和便民交通服务系统建设,完善智能交通体系。重点研究建设交通信号区域控制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交通管理基础设施与道路交通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化指挥调度系统和地面公交智能调度指挥系统;持续推广电子收费系统应用,2012年实现ETC通行率达25%左右。重点建设新型公共交通动态路径、动态停车、驻车换乘等诱导系统,以及汽车租赁等信息服务系统;充分利用媒体和手机、情报板、车载导航等信息终端,为公众提供实时、便捷、个性化的交通信息服务。

  (四)节能环保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工程。

  1.加快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大力推广中央空调节能、工业电机节能、生物质燃料高效利用、智能管理等能效技术;在大气污染控制领域,重点推广锅炉房烟气脱销、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大气污染立体监测等技术;在水资源处理利用领域,重点推广膜处理、雨水收集、农业节水、智能节水控制等技术;在垃圾处理与资源综合利用领域,重点推广垃圾焚烧发电、建筑垃圾生产建筑材料、垃圾填埋气收集、渗沥液处理、废聚酯瓶再利用、废弃电子产品综合处置利用等技术。

  2.全面推广节能环保新产品。配合国家十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着力推进能效等级2级以上的空调、冰箱、洗衣机、平板电视、微波炉、电饭煲、电磁灶、热水器、电脑显示器、电机等10类产品广泛应用;以重点用能单位为核心,鼓励企业应用高效三相异步电动机、高压电动机、交直流永磁电动机、非晶电机和非晶变压器等产品,到2012年,推广完成3000台高效电机和1500台高效变压器。

  3.继续推广高效照明产品。扩大绿色产品应用范围,推广重点逐步由家庭、公共机构室内照明系统向城市露天照明系统的转变。2010年完成石景山、房山等9个区县1200万只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全市公共机构及居民家庭基本实现绿色照明;扩大半导体照明(LED)路灯示范范围,在城区重点市政道路、商业街道、户外广场等城市照明领域推广应用LED光源等高效照明产品以及与太阳能的结合利用,试点推广三遥控制等先进智能节能控制系统。

  (五)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工程。

  1.完善废旧资源分类收集体系。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垃圾分类标准,增强对资源性固废分类回收的引导力度;细化完善垃圾分类回收设施,在居住小区试行开展新型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和垃圾袋发放推广工作,凡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小区和社会单位全部实行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分类收集;改造、建设密闭式清洁站等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在全市乡镇推广有机垃圾源头单独收集模式;引导现有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升级改造,初步完成13个再生资源专业分拣中心建设,扶持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垃圾分类运输队伍。争取到2012年实现本市垃圾分类达标率超过50%。

  2.加快建设一批生活垃圾处置设施。推进梁家务等4个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完成北天堂、高安屯、顺义(二期扩建)、董村、南宫等一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到2012年实现全市垃圾处理能力达1.7万吨/日,垃圾焚烧、生化处理和填埋比例达2∶3∶5;加快建设5座大型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围绕星级宾馆、餐饮街、高校集中区、度假村等餐厨垃圾集中产生地区,配套建设一批餐厨垃圾原位处理设施,2012年实现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能力达1545吨/日;加快生活、医疗、工业等领域危险废弃物的管理和集中处理,推动北京生态岛危险废物处理工程尽快投入使用,鼓励危废年产生量超过1万吨的企业自建处理设施;积极推进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

  3.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工作;完善企业间废物交换信息网络建设,推动废弃资源产生、废弃资源利用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物质流通;支持废旧家电、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与零部件再制造、废塑料、废旧轮胎、废纸、园林废弃物、污泥处置等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制定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推动京南、朝阳高安屯等建筑垃圾综合处置示范项目建设;鼓励废旧轮胎胶粉沥青、再生纤维、再生建材等再生材料的推广应用。(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三版)

  (六)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程。

  1.严格控制锅炉排放污染。严格执行新颁布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未达标的燃煤锅炉进行治理;推广燃煤锅炉布袋除尘等实用技术,重点开展远郊区县燃煤集中供热锅炉、燃气电厂、水泥厂的烟气脱硝工程。

  2.加强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在机动车保有量较快增长的同时,确保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逐渐消减,实现机动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2008年水平。逐步建立机动车尾气遥测网络,并实现与机动车检测场实时联网,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信息化监管;继续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鼓励老旧机动车提前淘汰更新;鼓励企业建立货物运输“绿色车队”,2012年前形成3万辆规模的城市货物配送“绿色车队”;力争实现新购机动车尾气排放执行国Ⅴ标准及相应车用燃油标准。

  3.加大工业废气和扬尘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对年产量超过200万平方米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的废气治理;加大对化工、涂料、印刷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的防治力度;加强对人造板与家具生产企业喷(刷)漆工序的污染防治;进一步开展服装干洗行业污染治理,推动全市所有服装干洗企业使用全封闭式干洗机。继续实施《绿色施工标准》,推进混凝土搅拌站的治理、整合并确保达标生产,严格执行渣土运输车辆全密闭技术标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有效抑制扬尘污染。

  (七)循环型水资源利用工程。

  1.加强水源保护力度。继续加强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及上游流域地表水源的保护力度,重点开展怀柔汤河、密云安达河、延庆妫水河等8条河和官厅水库一、二级保护区治理工作;继续实施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上游集中输水和河北省水库应急调水系统建设,增强水源保障能力;推动全市83条小河流域的生态清洁整治,完成118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做好集水资源保护、利用调度和防洪减灾于一体的北运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到2012年实现水资源利用量提高到5.6亿立方米,出境断面COD浓度降至45mg/L以下。

  2.持续开展节约用水。节水工作由注重水量节约向提高效率转变。推广500亩山地集雨栽培技术和3万亩农艺节水栽培技术;以设施农业为重点,采用滴灌等高效节水措施,实现推广面积12万亩;进一步推广节水器具,2012年家庭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5%以上;完成15万户农村居民一户一表及管网节水改造;推动海淀、大兴两个区做好全国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

  3.提升污水处理水平。中心城区现有污水处理厂全部升级改造为再生水厂,建设完成清河二期、东坝、垡头、五里坨、黄村二期等污水处理厂以及定福庄调水等配套管网工程,加快建设天通苑等城乡结合部地区污水处理工程,完成昌平、门头沟、通州河东、大兴黄村等再生水厂建设,实现每个新城都有一座高品质再生水厂,到2012年,实现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350万吨/日。综合运用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关键技术,加快推动高碑店、琉璃河等污泥处理设施建设,提升污泥处理能力。

  4.扩大再生水利用。推进六环路以内建筑工地利用再生水、施工降水替代自来水;结合现代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和项目用水需求,提高再生水在工业中的利用比例,到2012年达到30%以上;结合郊野公园、滨河森林公园、郊区水网、城市河道景观以及新城水系建设,加快推进再生水配套管网建设,扩大再生水在浇灌绿地、补充景观河道等领域的使用。

  (八)城乡绿化美化工程。

  1.巩固山区绿色生态屏障体系。立足北部燕山和太行山地区山形地貌,通过实施宜林荒山绿化、废弃矿山综合治理,着力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森林碳汇功能,巩固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到2012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8%。持续推进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和森林保护合作项目;开展10万亩生态修复工作,完成全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任务;积极开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作,以栽植高效生态林木为重点,完成剩余40万亩宜林荒山绿化;持续推进全市森林升级改造,完成100万亩低质低效林、残次林、中幼林、灌木林等林分较差的生态公益林升级改造。

  2.构筑平原绿色生态网络体系。以道路河流沿线、城乡结合部、乡村地区和城市之间的绿化工作为重点,构建平原绿色生态网络,到2012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5%。沿新建高速公路、铁路、新城间联络线等主干道路及大中河道、部分铁路,建设一批绿色生态景观走廊;继续推进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在新城与中心城、新城之间以及新城周边地区,建设10万亩新城绿色缓冲带,形成生态走廊与城市建设互补的格局;加快建设一批连接城乡、沟通内外、覆盖平原的农田防护林网。

  3.完善城市绿化生态景观体系。加强城市市容整治,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营造城市生态环境。加大平房区、小街小巷等地区的环境整治力度,继续推进“城中村”、“边角地”、老旧小区和胡同绿化整治;结合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利用空间集中、规模较大的城市绿地建成一批开放式休闲公园;在现有34处郊野公园建设基础上,继续通过新建、提升改造建设一批郊野公园;继续推进中心城区城市休闲公园建设,全面实施11个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启动42个重点镇休闲公园建设,逐步完善全市公园体系。

  (九)绿色典范打造工程。

  1.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总结北京作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信息、资金等资源优势,深化大都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系统化建设力度,形成城市绿色发展的辐射示范效应;以生态涵养区为重点,加快生态环境与绿色产业统筹发展力度,从区(县)域、沟域等层面深入开展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建设,鼓励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高端产业功能区、丽泽金融商务区等重点区域采用低排放、低污染的设计理念和执行标准,集成节能环保新技术,打造若干低碳示范园区。

  2.推进市级循环经济试点。按照《北京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在区县、园区、企业三个层次全方位推进绿色发展。全面开展海淀、延庆两个试点区县和昌平马池口等三个试点镇的建设工作,新增启动3至5个试点区县(镇);深化生态产业园区建设指导,推进已有试点园区建设,形成3-5个生态示范园区;推进30-50个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建设,重点支持一批龙头企业,建设水泥窑处置垃圾及污泥、热电冷三联供、资源再生利用等试点项目。

  3.树立宣扬绿色消费典范。针对公共场所、学校、社区、家庭、个人,广泛树立一批绿色典范。争取到2012年,推动10家酒店达到绿色饭店金级标准;新增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绿色学校”;创建5个国家级绿色社区,50个市级绿色社区;试点启动石景山五里坨等一批低碳生态社区建设;开展万户绿色家庭评选活动;聘请若干名“绿色北京公益大使”,配合开展绿色北京宣传活动。

  六、完善十项机制,提升政策综合保障能力

  深化改革力度,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多层次的“绿色发展”政策体系,为“绿色北京”建设提供组织、法规、标准、价格、财税、金融、技术、服务、监督等多方面保障,确保“绿色北京”建设顺利开展。

  (一)组织领导机制。

  市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绿色北京”建设协调工作,重点解决在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制定相应政策,确保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各区县、各部门将“绿色北京”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细化分解建设任务,明确相应主责机构,通过整合和统筹全市资源,形成“绿色北京”建设合力,推动“绿色北京”行动计划任务全面落实。

  (二)法规引导机制。

  修订出台《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和《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严格执行《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出台落实《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保障力度,研究制订《北京市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 促进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编制发布《绿色北京中长期建设规划》;继续研究大气污染防治的系统性规划与阶段性措施;研究出台建设绿色市场、引导绿色消费、加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坚持产业园区化发展模式,提高土地聚集程度和利用效率,研究完善引导产业空间集聚发展的具体措施;开展节能减排潜力研究并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制订节能减排奖励政策。

  (三)标准准入机制。

  积极贯彻实施节能减排、污染物排放限值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围绕建设“绿色北京”的重点任务,研究制定部分地方标准,完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制订绿色产业的准入标准,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研究碳排放指标和碳汇生产、计量、交易等相关标准体系;研究制订主要耗能产品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修订重点耗能单位节能标准,修订居住建筑节能保温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大型公共建筑低成本改造等相关技术标准;完善固定资产投资节能审查制度,探索能效评估机制;建立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

  完善绿色产品检测、认证和监管体系,强化绿色标识推广应用。开展节水型产品认证;拓展能效标识标注在汽车、冰箱等产品领域的应用和监督;强化环境标识应用,大力推进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友好型产品认证;积极研究低碳产品认证机制,探索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在大型公共建筑、居住小区等领域的试点应用。

  (四)价格调控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价格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做好资源价格改革工作,逐步建立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制定促进风力发电、垃圾发电、太阳能发电的电价政策;完善用水定额管理和节水奖励政策,逐步提高污水处理费,对本市限制或淘汰行业实行高水价和再生水低价利用的双向调控政策;健全热计量收费机制,逐步推行分户计量;逐步建立超定额加价,能源级差价格机制;建立生活垃圾、餐厨垃圾产生单位排放登记制度,适时调整垃圾收费标准,探索推行垃圾计量收费;全面推广脱硫加价政策,研究制定脱硝加价政策;推动分时段、分区域的差别化停车收费制度。

  (五)财税金融机制。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完善财政资金统筹管理机制,每年安排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绿色北京建设;配合国家环保部做好环境税相关研究及试点建设工作,深入研究机动车环境税费改革;落实国家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和新技术产品应用的财税优惠政策,研究制定高效节能产品推广使用的财政补贴政策;研究探索农村地区清洁能源使用财政补贴政策。

  建立北京市绿色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加强环境交易所、林权交易所为基础的金融服务要素市场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引入环境评价要素,开展绿色金融活动,实施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政策,加大对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的重点授信支持;积极开展碳交易,气候灾害保险和再保险等金融产品的研究,并适时推进;支持金融机构设立节能减排领域的产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开展能效融资等业务;鼓励企业通过市场化渠道、国际组织援助、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方式广泛融资。

  (六)科技支撑机制。

  做好与《“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衔接,充分利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优惠政策,加大对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对企业承接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中心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加大政府对中关村自主创新绿色产品的采购力度;重点建设一批节能减排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节能环保领域标准联盟、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建设;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市场,继续发布年度节能节水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推广计划,促进节能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七)市场服务机制。

  研究出台《促进节能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规范节能减排服务市场;全面探索节能减排市场运行机制,以公共机构为重点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积极探索节能量和节水量指标交易,试点开展以二氧化硫和水污染物为主的排污权交易,研究碳减排交易机制;积极推进林权交易,开展补偿机制试点研究。支持在绿色产业领域的创业活动,培育、扶持一批实力雄厚、具有核心技术的节能减排市场服务机构,为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节能节水改造提供第三方审计、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服务。

  (八)评价考核机制。

  加强考核评价。发挥目标评价导向作用,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逐步将“绿色北京”建设的相关指标纳入现有节能减排考核体系,建立统一考核机制,推行各区县、部门综合绩效的一次性考核,并定期公布考核结果。

  建立健全“绿色北京”建设的统计体系。细化完善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健全能源消耗统计体系,加强地区能源流动消费的全过程统计,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的统计;继续完善资源环境统计体系,加强资源消耗、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指标的科学统计;研究建立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相关指标与统计体系;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体系。

  加快推进资源环境监测平台的标准化建设和统筹管理力度。建立重点污染源动态监测平台;推进建设市、区、用能单位三级节能在线监测体系;建立覆盖全市的垃圾排放统计监测和垃圾处理设施在线监测系统;加快建立碳排放监测体系。

  强化监督保障。加大“绿色北京”建设相关领域各类监察执法的统筹协调力度;尽快建立区县节能监察执法队伍;强化新建项目环评、能评、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和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的执行监管。

  (九)协调协作机制。

  加强国际交流,通过技术联合研发、项目共同开发、培训研讨等多种模式,加强与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等领域的多层次、全方位合作,积极争取国际项目资金技术支持。继承奥运筹办举办中成功形成的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区域环境整体建设合作,构筑互动共赢的长效运行机制;开展区域大气污染防控、水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生态合作机制研究;协商制定区域内统一的环境规划和环境目标,编制和实施“十二五”区域污染防治整体规划;组织实施“北京及近周边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形成机制及防控措施研究示范”项目,初步建立京津冀地区的区域空气质量科研监测网络,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制度。

  (十)社会参与机制。

  加强舆论科学引导。继续办好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推进“节能警察”、“节能医生”、“节能管家”、“节能小天使”、节能减排义务宣传员、“节能大篷车”等品牌宣传活动;加大报纸、影视、网络等媒体对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理念的宣传,宣扬绿色典范;加大 “地球环境日”、“世界水日”等节能生态环保纪念日的宣传力度;持续开展“义务植树”、“少开一天车”、“再生资源回收日”等系列体验活动。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以中小学为重点,逐步建立“绿色北京”教育体系,提升学生节能减排意识,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充分利用各类环境及科普教育基地,加强对广大市民的节能环保意识普及教育;开展“绿色北京”建设相关政策、标准、技术的专题培训。

  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鼓励企事业单位、市民通过认养植树、购买碳汇等多种方式主动承担更多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义务;整合节能环保志愿服务资源,加强“绿色北京”建设志愿服务力量;鼓励社会各界踊跃捐赠和捐助,支持绿色北京建设;引导社会公益性、非盈利组织积极参与。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