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聚焦:阿拉善之殇-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央视聚焦:阿拉善之殇
[日期:2010-04-08]  来源:央视经济半小时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四、榆林治沙。

  四月一号,记者来到了陕西省榆林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3月19号、20号的那场沙尘暴也影响到了榆林市,但危害并不大。

  刘慧敏:“榆阳区和神县出现了沙尘暴,能见度下降到500米,最大风速达到了30米每秒,其余定边县、靖边县、横山县、佳县等县区出现了扬沙天气。”

  刘慧敏说,在榆林,这场沙尘暴在多数县区只表现为扬沙天气,这和当地环境的改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从历史来看,1976年当地发生沙尘暴58次,1983年56次,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下降到每年10次以下,近三年都没有超过5次。

  刘慧敏:“这是我们2000年的植被情况,你看全是,大部分都是黄颜色和白颜色,这个白颜色就是没有覆盖,它这个植被覆盖都是0%,就没有。然后黄颜色的是小于5的,可以看到这全市境内大部分都是植被小于5,就是植被很差,所以就是风沙也比较多,沙尘暴也比较多。这种情况到了2002年以后就逐渐改善了。特别是2007年 2008 2009年。”

  当地林业部门提供的数字显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榆林林木覆盖率仅有0.9%。而2005年监测数据显示,固定半固定沙地面积已占到沙地总面积的91.3%,林木覆盖率30.7%,实现了区域性的荒漠化逆转。在榆林采访期间,记者认识了造林大户李增权,李增权原来拥有驾校、养殖场等多项产业,现在却把主要精力转向了植树造林。

  李增权:“这个可以算两笔账,一个是有林有利,林造起是造福后人,也造福咱们整个环境,这是一个。利益上,这几年国家投入也大。”

  李增权说,他是地道的榆林人,生长在农村,造林是把好手,更关键的是,造林给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谢志杰:“大户承包造林,可以说适宜现在的社会发展。有这么几大好处,有一个经济的刺激作用,他不能不把这个质量把好,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我们的办法就是活一株给兑现一株的钱,所以这么解决一来以后就能提高造林成活率。”

  李增权就是谢志杰所说的承包造林大户。从2002年开始,榆林市开始尝试承包造林,按照统一规划,由个人或企业通过招标参与造林,林业部门前期零投入,由中标方垫资,最后按林木成活率结算。

  李增权:“就是第一年付款是60%,100%的造上。就是一亩22株造完,通过林业主管部门验收以后付的是60%。第二年在,基本到7月份,你成活率达到了80%,85%,再给你付20%。第三年成活达到了80%,包成了也就是说付20%,基本都是全垫资。”

  从2003年开始,李增权累计承包造林2万亩,成活率达到95%以上。对于造林的利润,李增权说每棵也就赚个一两块钱,属于微利。不过他私下向记者透露,这处苗圃也是属于他的。

  记者:“同时把你苗圃一起联动起来? 李增权:嗯,联动起来,造林这块不是说光我苗圃拉动起来了,农民种苗子都拉动起来了。”

  在榆林,承包造林成活率基本保持在85%以上,降低了投入,同时带动了社会资金大量进入。林业部门数据显示,2009年,榆林全市治沙造林中央、省级财政投入资金1.13亿元,榆林市本级投入1.87亿元,各区县投入2.3亿元,社会资金投入1.8亿元。在榆林市郊区,记者还拍下了这样的镜头,这里到处都是从事苗木生产的专业户,这处正在建设的苗木生产基地占地300亩,投资300万元,现场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附近还有投资比这更大的。

  李树恩:“5446,不是说光榆林市,内蒙、银川都可以用我们的苗木,五年成本就回来了,五年。”

  根据当地规划,今后十年,榆林计划投入100个亿,林木覆盖率由30.7%提高到40%,林业总产值50亿元。

  郝文功:“那现在看来投资100个亿,这个确实资金也是,资金来源很大的,包括咱们中央、省市这个政府投资也还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就是考虑做这个机制上就是能引导社会,全方位来投资。”

  治沙造林,最大的瓶颈就是资金,而在榆林我们看到虽然还有许多实际困难,但社会资金正在加速进入,初 步形成了多渠道投入的局面。而对阿拉善来说,他们也在进行着这方面的尝试。

  郭新军,阿拉善左旗牧民,记者见到郭新军时,他正雇人在自家的场上种植梭梭。他告诉记者,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时,这的梭梭林还很茂密,骆驼躲在里面都无法找见,但从八十年代草场承包后,梭梭林大量被砍伐,植被日益褪化。1997年起,郭新军开始对自家的草场围栏封育,人工接种苁蓉。

  郭新军:“我感觉总体条件是比以前好多了,反正我的生活各个方面,收入方面比养骆驼、养羊翻基本上五番,以前要是能挣一万块钱,现在能挣五万块钱。”

  郭新军告诉记者,苁蓉只能寄生在梭梭林下,人工种植苁蓉就必须种植梭梭林,这样就起到了改善环境、增加收入的双重作用。他也想把这项技术大范围推广,但由于前期投入大,见效慢,推广起来很难,现在只能依靠阿拉善生态协会等组织的帮助,逐步推广。

  郭新军:“一亩地费用是50块钱,你出50块钱,协会出50,我们自己出50,可是就是你自己雇工,到时候就验收合格了我给你钱,不合格我就不给你钱,必须保持人家的成活率到70%。”

  在生态协会等组织的帮助下,郭新军家附近几十户牧民今年正在尝试种植梭梭,人工接种苁蓉。当地林业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也曾对郭新军的技术进行过推广。

  刘占军:“就说是你种梭梭给你补钱,你围封梭梭给你补钱,那么你接种(苁蓉)还给你补钱。当时以后,这个工程一开始推广以后,老百姓积极性特别高,后来成啥了,资金链断了。”

  刘占军告诉记者,经过近年摸索,他们已经意识地,单纯依靠公益组织或政府投入,都无法有效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就在记者采访期间,由当地林业部门推动,阿拉善盟出台了营造防护林优惠政策,推行承包造林,对验收合格的给予发放造林补贴,按程序核发林权证。

  乔永祥:“我们这个政策有个最低限度是500亩,不管你个人也好、集体也好还是企业也好,达到500亩规模以上的造林面积以后,我们实行一定的补贴。过去没有这方面的政策。”

  乔永祥说,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可依法进行承包、拍卖、抵押、转让、入股、租赁、继承,这在当地是前所未有的突破。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到阿拉善,发展林业经济。

  乔永祥:“你比如说梭梭、白刺这些灌木资源上可以嫁接,梭梭上可以嫁接苁蓉,白刺上嫁接锁阳,这些都是名贵的,比较名贵的中药材。”

  半小时观察:

  就在我们关注沙尘暴的同时,我国的西南地区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干旱,而从更大的范围来看,低温、洪 水、地震各种灾害正在加剧影响我们这个世界。对于眼下争论正酣的地球是否变暖、温室效应是否存在,我们短时间内很难做出判断,但有一点,那就是人类活动对 生态,对局部环境确实有着勿庸置疑的影响。在只考虑眼前利益时,这种影响表现为负面,而在兼顾长远时,就可以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节目中我们还看到, 高学费、高房价,甚至就业形势严峻这些竟然也和沙尘暴之间有着某种曲折而又内在的联系,这听起来是黑色幽默,但也实实在在存在。这也提醒我们,当某一领域、某一行业只考虑自身的利益时,损害的确 有可能是全局的利益。制度性的缺陷最终只能通过制度进行弥补,在呼吁制订更灵活的政策、吸引更多的力量投入到环境治理的同时,我们也建议,建立起环境治理 的反哺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正是中央反复强调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要义。

编辑:justin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