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区已无原生植被 城市化危害自然生态-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广州市区已无原生植被 城市化危害自然生态
[日期:2010-05-27]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余永坚 项仙娥   发表评论(0)打印



  喜

  年轻人外出打工 帽峰山野猪增加

  不少山区的年轻人到外面打工,农村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专家吴慧健认为,原本作为打猎主体的年轻人外出显然降低了人类对山林的压力,这种生态自动移民现象,对生态保护是有益的。“不可否认,这是城市化进程好的一面。”

  在白云山和帽峰山,专家欣喜地发现,近年来山里的野猪和鸟类有逐步增加的迹象。专家认为,狩猎的人少了,砍树的人也少了,这是一些生物得以增多的原因。

  白云湖海珠湖或吸引水鸟落户

  今年白云湖和海珠湖开挖,一方面起到城市排水泄洪的作用,同时还给市民带来休闲娱乐的去处,随着工程一天天进行,市民对此颇为期待。

  海珠湖选址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部,位于有“南肺”之称的万亩果树保护区附近,果树密布。为此,海珠湖的建设,有人形象地比喻为以“肺”换“肾”。而素有广州“西湖”美誉的白云湖湖区,开挖面积中,水面面积为933.12亩,同时岛屿面积达到了87.29亩,湖岸面积也有473.82亩。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湿地专家彭逸生认为,广州现有的湿地较少,除了南沙湿地公园,市区再难以找到可以给鸟儿提供觅食栖息的湿地,白云湖和海珠湖的开挖无疑对这些鸟类来讲是一个新的选择。

  彭逸生建议在让两湖起到美化环境的同时也让这些浅水湖泊成为鸟类的生存环境,有意识地营造环境来招鸟,让白云湖和海珠湖成为广州大城市里鸟儿的“安全岛”。广东鼎湖山泉有限公司特约报道。

  南沙湿地 红树林成十万鸟儿栖息地

  在广州最南端出海口的珠江西岸,有一片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建设的人工红树林湿地——南沙湿地。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南沙湿地已成为珠三角鸟类的天堂。在那里常年生活着一万多只各种鸟儿,而到每年冬季从北方各地前来过冬的候鸟更多达10万只以上,成为广州鸟类最密集的地方。不少候鸟因留恋那里的环境,甚至留在这里生根落户,成为“留鸟”。

  近日,记者就走进南沙湿地,探寻广州地区这块难得的鸟类天堂,了解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心得。

  红树林是鸟儿的天堂

  周一下午,记者跟随南沙湿地游览区的工作人员,从观鸟台出发,坐船沿着河涌一路深入南沙湿地核心保护区。

  小船一路经过湿地内的鸟类觅食区、莲花区,路过芦苇荡,然后进入了被称为水鸟“寝室”的茂密红树林区。在这里,秋茄、海莲、无瓣海桑等红树林树有五六米之高,茂密的树林里栖息着成千上万的鸟儿。

  工作人员介绍,候鸟来时,这里万鸟齐飞,十分壮观。因为不是候鸟栖息季节,记者并没有机会一睹这种场景。此时宁静的湿地区内是不绝于耳的虫鸣鸟叫声,因为控制游客人数,这里并没有其他游览区的喧嚣。

  在偌大一片供鸟类觅食的浅水滩上,记者看到这里星星点点分布着一些鸟儿,有些一动不动等待着鱼虾送上门来。工作人员介绍说,这片人工打造的浅水滩里,给鸟类提供了鱼虾、田螺、藻类等各种食物,被称为湿地里鸟类的“饭堂”。

  一进入红树林区,一只灰色的鸟儿便从河涌边惊起,张开翅膀扑棱飞向另一片林子。南沙湿地游览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就是南沙湿地里最为常见的一种留鸟——夜鹭。

  船行之间,一只灰黑的类似麻雀的小鸟扑棱到水面,继而像打入水中的瓦片一样在水面滑行,步态轻盈快活。小鸊鹈又被称为“水上漂”。

  如果说小鸊鹈的“欢迎”让大家莞尔一笑,那么后面看到的众多水鸟则让大家惊奇了。

  随着小船驶入一片鸟儿最为集中的红树林区,不时有三五成群的鸟儿出现在记者眼中。在这个并非候鸟聚集的季节,拥有如此多的鸟儿让南沙湿地游览区的工作人员颇感自豪。

  在南沙湿地开了12年船的员工老陈对于湿地区里每一条河道边的水鸟都十分熟悉。一路上,老陈兴奋地向大家介绍一个个挂在红树林上的鸟巢。就在一棵靠近水边的树枝里,一只被老陈称为“黄鹤仔”的鸟儿(学名黄斑苇形)的鸟儿正匍匐在它的巢穴中,好奇地望着这些陌生的访客。

  老陈说,十多年前这里的红树林才像秧苗一样大,当时这里最多的鸟类只有红嘴鸥,而如今这里的红树林已经十分茂密,来此落户的鸟儿也越来越多。“候鸟多的时候,它们飞翔时翅膀会带来一阵风。”

  生态优良 东方白鹳落户

  优良的环境吸引了众多鸟类落户南沙湿地。近年来,南沙湿地还不时发现珍稀鸟类。2007年底,在湿地内还首次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这也是广州地区最新发现的新鸟种。这一在全世界发现数量仅为几百只的鸟类让大家高兴不已,迅速吸引了大量的观鸟爱好者前来一睹东方白鹳的风采。

  “在东方白鹳之前,南沙湿地最为珍稀的鸟类是黑脸琵鹭。”南沙湿地游览区的有关负责人介绍。据悉,过去黑脸琵鹭多数在台湾地区台南市的曾文溪口过冬,但近年来逐年减少。由于珠江口的湿地环境逐渐得到改善,南沙湿地就成了它们新的家。每年中秋时节,它们都会带着刚长大的孩子经过数千公里长途跋涉,飞到南沙湿地来,开始一年中长达6个月的过冬生活。

  南沙湿地游览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南沙湿地活动的鸟类主要以冬候鸟为主,约占总数的74%,而留鸟部分也占到24%,此外还有4%属于迁徙途中在此短暂停留的“旅鸟”。经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鉴定,在高峰期南沙湿地鸟类数量超过10万只。

  据介绍,2008年南沙湿地统计发现的鸟类种类为121种,而去年年底这一数字已增加到141种。长期关注南沙湿地的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湿地专家彭逸生研究发现,近年来到南沙湿地过冬的候鸟数量的确在明显增加。

  彭逸生认为,这种趋势体现了南沙湿地优质的环境受到鸟类青睐。

  湿地二期加紧开发

  据了解,现在开放的南沙湿地公园为一期,共有3400多亩湿地,而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二期。湿地二期面积将达到5600多亩,除了像一期那样营造湿地环境吸引鸟类之外,还将增加科普展览等设施,将其打造成集休闲和娱乐、科普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南沙湿地的经验

  种招鸟树吸引鸟儿

  南沙湿地是一个人工湿地,这里的植物都是人工种植的。自从1998年南沙有意识地将这片土地保护起来后,十多年来种植了大批招鸟树种,为鸟儿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据工作人员介绍,除了种植供鸟类栖息觅食的红树林,湿地里还引种了各种浆果类植物,为吃浆果的鸟类提供足够的食物。

  日限入园500人

  南沙湿地自建设之初起,一直采取以鸟为本的保护措施。围垦开发公司将鸟类栖息地的红树林深处定为核心区,确保鸟儿不受人为因素干扰。湿地游览区正式对公众开放以后,也坚持环保和生态优先,游客进园必须事先网上预约订票,每天入园游客人数严格控制在500人以内。其中,坐游览区电瓶船进入红树林景区近距离看鸟的游客,每天最多只有180人。

  与此同时,为减少噪音,所有机动车辆都被严格禁止进入湿地游览区,游人进出只能选择步行、乘坐电瓶车或电瓶船。景区内很多地方还都挂牌提示游客,在观鸟时不要大声喧哗,以免“惊吓”到它们。

【分页导航】
第1页: 第2页:
编辑:Aggie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