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呼之欲出的“森林之城”-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重庆:呼之欲出的“森林之城”
[日期:2010-06-02]  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   发表评论(1)打印



  ——“森林重庆”建设巡礼

  “谷歌地球”于去年对重庆地图进行了更新,清晰度惊人,通过对比发现,原来地图上高九路黄色的荒地已变成了一大片绿地、渝中区地图上“冒出”了七个小湖……有环保专家对比谷歌地图后发出感叹,“全国最绿的是西南,西南最绿的大城市又是重庆。”

  这一巨大变化的背后,是重庆决策者的绿色新政——“森林重庆”的谋变。

  曾被冠以“水泥森林”的重庆自2008年8月启动“森林重庆”建设以来,全市投入178亿元,是前10年总和的2.7倍;种树798万亩,比前10年总和还多出1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5%。

  一座森林之城,在长江上游呼之欲出。

  种树成公园,出门就见绿

  位于江北区的鸿恩寺公园是重庆市主城最大的人工林,随着它的建成,为重庆人提供了更多的“空气维生素”。

  俯瞰两江六岸的主城最高观景台、全国桂花栽植规模最大、桂花品种最齐全的特色精品森林公园……2009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的鸿恩寺公园,是江北区实施森林工程,打造森林江北,创建宜居之城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该市的一个重点民心工程。公园占地面积达1100余亩,以桂花和感恩文化为主题,桂花品种近70个,种植桂花近1万株。

  张新明今年58岁,他家就住在鸿恩寺公园旁的小区,4年前他便在此买了房。鸿恩寺森林公园正式开园后,每天他都会带着3岁的小孙子到公园玩,“公园的修建不但为城市增添一抹绿色,更多的是让我们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居住在森林重庆、森林江北的好。”他告诉我们说,现在就盼着公园内的鸿恩阁快些建好,好带着孙子到上面去看看主城六区的美景。

  谁会想到,鸿恩寺森林公园所在地以前是一个脏、乱、差的“城中村”,2000多亩土地上有3.8万人,再加150家乡镇企业,人口密度大,工业污染严重。结合“森林重庆”建设,江北区对这里动起了大手术,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占地千亩以上的桂花森林公园,另外一千亩土地用来修建拆迁户的安置房。

  鸿恩寺公园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荣素告诉我们,2007年初启动鸿恩寺片区征地拆迁,仅用一年多时间,完成了3.8万人的搬迁。2008年3月,公园建设正式破土动工,2009年5月1号建成开园。历时四年,将昔日的“城中村”成功打造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城市森林公园,为建设“森林重庆”“森林江北”成功打响了第一枪。

  “目前城市公园附近的开发用地价值也得到了提升,政府也从中收回了公园建设的费用,同时老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王荣素说。

  从去年4月起,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选择部分地区,监测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监测之初,鸿恩寺公园的负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约300个,随着种下的树越来越多,目前已稳定上升到800个左右,“森林重庆”建设的生态效益已初步显现。

  江北区财政局副局长丁莉蓉介绍说,从2008年以来,他们配合相关部门,积极组织收入,保证重点项目支出,建设投资约10亿元用于鸿恩寺森林公园建设。下一步,他们将投入资金40亿元用于“一带二屏五廊十园”的重点建设,工程建设规模达12.81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0平方米,实现创建国家森林城区的目标。

  “按照‘分级投入、整合资金、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原则,2008年—2017年重庆市计划投入480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243亿元,社会投入237亿元,重点推进城市森林、农村森林、通道森林、水系森林、苗圃基地五大工程,到201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5%。”重庆市财政局副局长商奎介绍说,其中,城市森林工程将新建森林178万亩,包括城市建设区森林项目、城周森林屏障建设项目和森林文化建设项目。除新建城市绿地18万亩外,城周森林建设项目为160万亩。

  “建设‘森林重庆’以来,我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整合相关资金投入森林工程建设。在财力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市级财政每年预算新增安排3亿元,10年将投入30亿元用于森林工程建设。以我们的财力来说,每年安排3个亿是不容易的,投入还是很大的。”重庆市财政局农业处处长彭涌说,市财政局还积极整合相关资金,搭建设森林工程资金融资平台,引导信贷资金投入。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抛开枯燥的数字,彭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图:森林城市要让老百姓在家附近的森林呼吸新鲜空气;上百条公路林道纵横交错,在其间开车就像走在森林间一样;在城区,市民出门没多远就有休闲公园,在郊区,能轻易到达湿地公园、农家乐……

  “森林重庆”助农民增收

  山城重庆,75%的面积是山地和丘陵,大片的土地长期沉睡,难以发挥经济效益。重庆要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就必须注入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增长点在哪里?重庆几万平方公里的林木经济,恰恰带来了未来发展森林产业的契机。

  直辖十多年来,重庆市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绿地行动”等生态建设工程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累计造林2400万亩,义务植树6.5亿株。到2007年,全市森林面积达到408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林业总产值达到147亿元。在此基础上,重庆以“森林工程”为载体,掀起了建设“森林重庆”的热潮。

  “在森林工程规划中,我们既注重了城市林业建设,又突出了农村林业建设;既强调了生态建设,又规划了产业发展。这不仅改善了城乡生态环境,而且对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产生重要影响。”彭涌如是说。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在一段时间内往往存在一定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重庆选择了将二者有机结合的生态富民“森林工程”:一方面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林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在北碚区静观镇素心村,村民曹选桂在细细的春雨中栽种静观独特的素心腊梅。

  曹选桂家里有五、六亩地,种上了腊梅花、蓝天等树种,每个月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自从土地流转以后,她不仅可以每年获得固定的收入,而且政府还给她买了医疗、养老保险。如今,住在政府修建的小楼内,水、电、煤气齐全,屋子宽敞明亮,又有社会保险保障,没有后顾之忧。“白天劳动,晚上到花卉园区里溜达溜达,过的是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曹选桂说,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心里当然乐开了花儿。

  以“花卉富民、生态靓村、旅游活村”理念,素心村着力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势产业,花卉从业人员占全村总人口的80%以上,种植“素心腊梅”3000多亩,形成了“十里腊梅观光走廊”。素心村原名斜石村,也因着村里有上千亩的素心腊梅基地而改了名。

  “‘森林重庆’的建设,正是素心村发挥优势的机会。”北碚区财政局农财科科长王忠荣说,今年上半年,以素心村为中心的示范区内,将栽种上万亩腊梅,北碚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腊梅种植基地。

  “区里已经做出规划并开始实施,5年内将投入2亿元,在静观、水土、柳荫、天府等镇,栽种10万亩素心腊梅,打造世界上最大的腊梅种植基地。这不仅是一项生态工程,也是一项农民增收致富工程。”王忠荣介绍说,目前农民种植的素心腊梅,每亩的年收入近6000元。

  据了解,在“森林重庆”建设中,重庆结合栽树,新建了250万亩速丰林及特色经济林基地,初步形成了森林旅游、木竹加工、苗木花卉、木本粮油、森林食品、木本药材六大优势产业。各区县突出各自的资源、气候等优势,发展了一大批特色林产业生产基地。同时,还发展了林下养鸡、林下养羊养牛、林下种植、森林旅游等林下经济。

  “我们通过优化林业支出结构,通过补助、贷款贴息、担保等方式加大对林业产业的扶持力度,打造林业的多种经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彭涌表示。

  据测算,重庆的工程投资有近1/4转化为群众的劳务收入。2009年,重庆农民人均收入中来自林业的收入超过400元。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1)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0-6-2 12:09:20
匿名发布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