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投资290余亿 实施140个绿道体系项目-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成都投资290余亿 实施140个绿道体系项目
[日期:2010-09-16]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袁弘   发表评论(0)打印



  以健康绿道体系建设为纽带,通过构建串联自然、人文景观等要素的绿色线型开敞空间,使都市公园绿道、滨水游憩绿道、郊野休闲绿道、自然生态绿道、风景名胜绿道等多种绿道空间形式交织形成绿道网络,像“城市绿枝”一样触及城乡每个角落,将中心城区与自然山水林地连接成城乡共融的绿色纽带,并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历史名园、自然博物馆、名古树、农业观光和风景游憩林地贯通融合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体系——记者日前获悉,成都市将投资290余亿元,实施六大类项目,在全市形成城乡一体的健康绿道体系。那么,成都市为什么要进行绿道体系的构建?如何进行?市民会因此得到哪些利好?城市环境又会因此得到怎样的改善?昨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市政协副主席,市建委党组书记、主任黄平。

  啥叫“城市绿道体系”?

  这就好比是城市的“绿色动脉”

  什么叫“绿道”呢?“城市绿道体系”又有怎样的内涵呢?“绿道源自发达国家,是一种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绿色空间通道。绿道体系是城乡生态网络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集合了环保、运动、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既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又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发展品位,同时通过适当的旅游活动促进经济的增长。”黄平说。

  据介绍,美国绿地政策主要以开放空间系统结合自然维护为主,1993年纽约提出用绿色道路规划来规范城市级规划系统,该规划主要串联纽约市各地自行车绿道而建,路网长度达900英里。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美名,1960年开始推行花园城市建设,并将公园绿地分为集水区、国家公园、区域公园、绿道、空中绿意等五大类分别去维护与重建。伦敦绿道体系于2007年启动,2009年完工,总长60公里,整合了原有绿道体系,覆盖10个区、450个旅游点;连接50多个地铁站,联通奥林匹克公园、绿地公园、河流水系、历史遗迹、重要旅游景点、购物中心等。“我们知道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探索已经进行了七年,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城乡一体化要‘化’成什么样?今后该怎么走?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

  如何来实现这个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重点在实践,关键在项目。黄平认为,“构建健康绿道体系”正是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题中应有之义,是体现“自然之美”的支撑项目和具体抓手。同时,构建健康绿道体系推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又是一项关系群众身心健康的民生工程,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亲近自然的需求,破解了城市居民解决生活温饱后面临的生态温饱问题。通过这一体系的建设,必将使广大市民更深切、更直观地感受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初步效果。

  已有的健康步道算是绿道吗?

  成都市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绿道体系

  谈到目前成都市绿道现状,黄平向记者介绍,这些年,成都市一直在加强城市的植绿、建绿工作,也在一些地方零散地建成了部分健康步道,比如三环路、外环路两侧的步道。广大市民的参与积极性都很高,因此成都市有条件在原有步道的基础上对健康绿道体系的理念进一步转变和提升,体现这次所提出来的集合了生态、文化、休闲、景观、通行于一体的综合功能的“绿道”概念,通过这些康居、乐居、安居项目来展现一种宜居的生活方式,让“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共存。

  “构建健康绿道体系的支撑是我们认真梳理出来的具体项目。”他说,为构建健康绿道体系,我们开展了全域成都的城乡绿道体系规划,成都市计划从2010年到2012年底,通过“三治一建”——治山、治水、治绿、建园来实施两环两线、三山一陵、五大公园改造等六大类、140个、投资约290余亿元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

  健康绿道体系建成后啥模样?

  让市民切身体会到“城在田中、园在城中”

  健康绿道体系建成之后,成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又会带给市民哪些利好?在回答这一问题时,黄平先从作为其支撑的六大类项目讲起。

  六大类项目中的“两环两线”健康绿道是指绕城高速、三环路、成都-温江-都江堰快速通道两侧和滨河路(起于西二环浣花溪公园止于东二环望江公园),共约290公里的健康绿道建设。“三山一陵”生态公园指凤凰山片区、天回山片区、虎头山(磨盘山)片区和十陵风景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心城区公园体系包括人民公园、新华公园、塔子山公园、永陵公园、南郊公园等五大公园的开敞改造、16个市政公园建设、84个街头绿地及小游园建设和165处公园绿地清理。其中五个公园的开敞改造计划于2011年完成,改造后将变成24小时可以方便市民进出的全天候、开敞式公园;16个市政公园计划2010年开园3个,2011年建成开园8个,其余的2012年建成开园;84个街头绿地及小游园计划今年建成投入使用30个,其余的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165处公园绿地清理今年完成100处,其余的2011年全部清理完成。“两湖四河”打造指北湖、犀湖建设和府南河南出口、江安河、东风渠、清水河的整治及周边环境改造。

  六大项目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建筑保护建设包含水井坊片区、大慈寺片区、浣花山庄片区的改造和16个近现代建筑的保护维修及周边环境改造。外环路生态带建设和田园风光保护则以外环路两侧为主,结合84平方公里的外环路生态带建设,充分利用“山、水、田、林”等生态本底资源,在保护现有农田的基础上,进行都市农林业、观光果园、林盘等生态建设。

  “我们可以想象,在两环两线、三山一陵、两湖四河等六大类、140个项目的带动下,通过充分梳理城乡开敞空间,确定绿道网络重要节点,合理规划绿道网络体系,构建互通共享的城乡绿色脉络,形成具备开放性、流动性、廊道性、扩散性、循环性等特征的网络结构,使‘山、水、田、林、城’逐步融为一体,初步形成一线多区、一区多景的景观格局,初步实现‘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生态建设目标,初步展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基本生态特质。通过塑造新型城乡形态为城乡居民营造更加健康、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发展品位。”黄平说。

  “成都的田园城市究竟是什么样的城市?我们认为成都的田园城市就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了的健康绿道体系;一种休闲、生态、田园的生活方式,一种城田相融、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空间特质。”黄平说。

  健康绿道体系搞得成吗?

  已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年底将接受检查

  黄平介绍道,健康绿道体系建设充分体现了我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以人为本、共创共享”的理念,对于提升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城乡群众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将按照规划分步实施;今年年底,将接受市民团和目督办的检查。

  据介绍,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市要将建设健康绿道体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精心组织,下大工夫抓好规划、建设和管理,争取快见成效。首先是要统筹规划。要切实按照实现生态、文化、休闲、景观、通行“五大功能”的要求,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充分用好河流、道路环线、公园等现有资源,规划精品线路。其次要加快建设。要坚持多元化投入,加强宣传动员,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积极探索费省效宏的建设机制和办法。要确保建设质量,充分体现自然之美、古朴之美。要尽快形成示范,为全面推开探索有益经验。此外,还要创新管理。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城区公园等公共设施全面向市民开放,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管理和维护。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抓紧普及公益自行车等配套服务,使绿道体系更加充分地发挥作用。要加强引导,充分发动城乡群众珍惜和爱护绿道体系,完善共建、共管、共享的机制和办法。

  在工作的具体推进方面,市委召开了专题会研究健康绿道体系建设,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成都市健康绿道体系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制定政策、确定方案、协调和督促工作推进等。在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的基础上,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以点带面,推动健康绿道体系工作全面、高效率、高质量完成。

  让绿道通往美好的未来

  绿道,这一被国内外广泛认同的城市建设理念即将在成都延展出满城绿枝。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战略目标体系之下,市委、市政府提出,从今年起,大力推进健康绿道体系建设,积极构建都市公园、滨水游憩、郊野休闲、自然生态、风景名胜等多种空间形式交织的绿道网络,初步展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基本生态特质。

  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说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成都的远景目标,绿道建设,就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一个具体而微的呈现。“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目标可及,美景可待。

  绿道通往未来,未来必将美好。绿道建设不是简单的城乡绿化,而是具有生态、文化、休闲、景观、交通“五大功能”。通过绿道,成都城乡将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历史名园、自然博物馆、名木古树、农业观光和风景游憩林地贯通,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体系;通过绿道,成都将以“两环一线”、“三山一陵”“两湖四河”、中心城区公园体系、历史文化建筑和街区、外环路生态带建设和田园风光保护六大类、140个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形成“山、水、田、林、城”相互交融的田园景观;通过绿道,成都的城市形态、城乡结构以及成都人的出行方式、行为模式、消费理念将会实现革命性变化;通过绿道,成都城乡人民将更平等地共享公共资源,游憩、沟通、休闲生活将更丰富和健康。

  绿道深化发展,发展的脚步更加坚实。发展为什么?是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是为人更全面自由发展。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核心理念“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正是围绕“以人为本”来阐释,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正是自觉地以“以人为本”为根本。绿道建设是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它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整个城乡环境品质,促进经济增长,更是成都一向倡导的城乡人民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又一具体实践。满蕴深邃的价值理性与深远的人文关怀,绿道仿佛春风杨柳,轻拂城乡每个角落。

  绿道指向可持续,我们的社会人文环境会更和谐。绿道之意义不仅在“道”,更在“绿”。 “低碳”理念下,世界上每座城市,都在探求更加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和人类聚居形式,绿道建设与发展100多年的历史,就是明证。在这一探索中,成都没有缺位。梳理成都对“绿”的追求,事实上由来已久。犹记得,十年前,成都开始轰轰烈烈的“破墙透绿”,破的不仅是墙,还有一种城市发展和管理的固有思维模式;透的不仅是绿,还透出了一种绿色视野,透出了一种“绿色”发展理念。从某种意义而言,这正是成都“绿道”的起始点。犹记得,七年前,成都开始统筹城乡探索,和谐的“绿”意渐行渐浓,城乡逐渐没有边界,城乡人民生活更加平等;如今的绿道建设,成都旗帜鲜明地提出:“把生态作为基础设施来进行规划,然后再安排其他”,这正是成都站在更高层面对一个城市发展模式的探索。一路行来,一条主线一脉相承:建设一个高效、健康、平等的城市社会,创造宜人的人居环境。这不仅仅是一座城市层面上的探索,全球化背景下,这种探索是具有全人类意义的共同财富。

  绿道构建宜居,幸福指数定会一路攀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绿道,让城市更美好。成都是千万余成都人民的家园,所谓家园,身之所属,心之所依。三十年改革开放,城市在收获,也在失去。如何重建城市的凝聚力?如何强化人们的归属感?城市发展必须转型,经济发展必须转型。绿道,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之道,就是挣脱钢筋水泥羁绊,打造宜居的绿色之道。如线般发射,如网般交织的绿道体系中,河流重现清澈,天空重现蔚蓝,绿道串起成都的自然生态本底,连接起成都历史文化的节点,散发浓郁的地方特色,散发厚重的人文关怀,使每一个成都人,得以诗意栖居。

  绿道,承载着一个城市追求幸福的伟大梦想,引领我们一步步走向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远景目标。

  敬请关注

  从明天开始,本报将连续六天,对构建健康绿道体系的六大支撑项目进行逐一解读;同时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和区(市)县相关负责人,共谈健康绿道体系的构建。

  点击六大项目——

  ●“两环一线”绿道建设:指绕城高速、三环路和成都-温江-都江堰快速通道两侧,共约280公里的健康绿道建设。

  ●“三山一陵”项目:指凤凰山片区、天回山片区、虎头山(磨盘山)片区和十陵风景区生态环境建设。其中凤凰山片区计划于今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天回山片区和虎头山(磨盘山)片区计划2012年开工建设。

  ●中心城区公园体系:包括人民公园、新华公园、塔子山公园、永陵公园、南郊公园5个公园的开敞改造、16个市政公园建设、84个街头绿地及小游园建设。

  ●“两湖四河”项目:指北湖、犀湖建设和府南河南出口、江安河、东风渠、清水河的整治及周边环境改造。

  ●中心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建筑保护建设:包含水井坊片区、大慈寺片区、浣花山庄片区、祠堂街节点(人民公园对面)的改造和基督教恩光堂等16个近现代建筑的保护维修及周边环境改造。

  ●外环路生态带和田园风光建设:以外环路两侧为主,结合84平方公里的外环路生态带建设,充分利用“山、水、田、林”等生态本底资源,在保护现有农田的基础上,进行都市农林业、观光果园、林盘等生态建设。

  点击五大功能——

  ●生态维度的行动导则:包括绿道网络规划、绿道游径规划、绿道实施设计与绿道管理体系四个方面。

  ●文化维度的行动导则:包括历史文化建筑与街区更新,旗舰文化建筑建设,社区文化生活圈建设三个方面。

  ●休闲维度的行动导则:包括夜间业态与休闲设施引导以及城市夜景设计两大方面。

  ●景观维度的行动导则:包括显山露水与田园风情两个方面。

  ●交通维度的行动导则:包括建设三类和谐慢行圈,融合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稳静化交通设计,共享步行空间四个方面。(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