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60年-经验交流|园林新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中国园林60年
[日期:2009-09-23]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回顾篇

  中国园林的历史可以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有着崇尚自然的传统,"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中国自然山水式园林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形成并逐渐走向成熟。

  新中国诞生初期,百废待兴。在经济建设初见成效之后,1958年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大地园林化"的号召,全国各地掀起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兴建了一大批城市公园,许多过去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变成为劳动人民服务的公园,并在道路两侧、工厂、学校、单位机关、居住区开始了植树绿化活动。在1949-1959的十年间,全国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达128212公顷,公园509个,面积16581公顷,园林苗圃9182公顷。

  在随后的"大跃进"运动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出现了停滞状况,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一度锐减。在10年动乱期间,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又遭受了极大的破坏,许多公园绿地被侵占或改造成农田。据统计全国22个省、3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被侵占的园林绿地达到11000多公顷,约为这些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的1/5。

  粉碎"四人帮"后,全国的园林绿化工作又重新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1978年,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各城市都要搞好园林绿化工作。1979年国家城建总局设立园林绿化局,加强了园林绿化管理机构建设,各地园林绿化机构和科研教育院所纷纷得到恢复和加强,园林绿化工作重新步入规范化的有序发展时期。

  发展篇

  1981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在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全民义务植树的活动推动下,中国园林建设掀起了新一轮热潮。据统计,到1989年,全国的园林绿地总面积已增加到381129公顷,是1975年的6倍。

  1992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绿化条例》,使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真正步入了法制化轨道。

  1992年,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全国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

  2001年,在朱镕基总理的倡导下,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作了重要讲话。随后,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性质和地位,确定了本世纪前10年城市园林绿化的奋斗目标,使园林事业进入到蓬勃发展的春天。

  据统计,到2008年底,全国园林绿地总面积已增至174.7万公顷,是1958年的14倍。城市绿化覆盖率37.37%,绿地率33.2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71平方米,公园数量达到8557个。到目前全国已建成国家园林城市139个,园林城区7个,园林县城40个,园林城镇10个,有11个城市作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将城市向园林式、生态化、持续性的目标进行探索和实践。

  城市中大量园林绿地的出现,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中的山变青了,水变绿了,天变蓝了,空气变清新了,一座座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园林城市出现在人们眼前。各个城市基本实现了市民出行500米就能到达公园或游园绿地的目标,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市民的户外文化娱乐活动。

  上海市原来是全国有名的城市绿化"困难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被形象地比喻为"一双鞋"。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推动下,城市政府大力实施造绿工程,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原来的"一双鞋"变成了"一张报",再变成"一张床",现在已成为"一间房"。 在我国环境恶劣的地区,新疆的石河子、库尔勒等城市人民在极其困难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多年来锲而不舍的硬是在戈壁滩上建造了一座座适宜人居的绿洲。

  十多年来,全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正逐步从"见缝插绿"的建设模式向"规划建绿"的建设要求转变。实施了城市绿线管制制度。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得到提高。园林绿化几乎遍及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与街道、立交桥、墙体、屋顶等建筑物和构筑物相结合,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环境和景观效果。

  许多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正在从城市走向更大的区域。北京市开展了"城市大园林"的建设研究和试点工作,到2002年已建设绿化隔离带102平方公里,极大改善了首都的城乡环境面貌。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正在向整体化、生态化、精细化、高效能迈进。

  与此同时,城市园林绿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建设部先后命名了扬州市瘦西湖公园、无锡市梅园、济南市趵突泉公园、武汉市黄鹤楼公园等46个国家重点公园。天坛、颐和园、苏州园林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许多城市的湿地等自然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北京市海淀区翠湖、唐山市南湖、常熟市尚湖等30处湿地被命名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全国各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共有20万多株百年以上的古树名和一大批千年以上的珍稀古树得到了抢救性保护。全国动物园保护研究的动物种类达700种以上。动植物保护研究的国际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促进了园林行业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中国园林的建设和发展在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仅成都市周边地区就形成了200公里长的苗木花卉长廊,从业人数超过100万,占当地农村人口的五分之一。浙江省苗木生产面积已达120万亩,圃地产值达60亿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逐步走向世界,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还带动了地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形成了三大园林城市群,对招商引资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最有活力的区域。苏州市、威海市已实现全市所有市县进入国家园林城市行列的目标。惠州市通过大力实施城市绿化,吸引了世界500强中的25家及三资企业8000多家来惠州投资创业。

  展望篇

  60年来,中国园林事业的腾飞,使广大人民深刻认识到园林绿化的重要意义和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社会效益。让高质量的绿色生活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达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共存"的理想境界,是中国园林人不懈的奋斗目标。我们相信,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能够创造影响全世界的传统园林艺术,也一定能够将它发展壮大,再创新的辉煌。

编辑:royal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