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汶川大地震两周年之际-经验交流|园林新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写在汶川大地震两周年之际
[日期:2010-05-12]  来源:人民网  作者:郑德刚 刘裕国 梁小琴 魏贺   发表评论(0)打印



  ○ 四川地震灾区的25万余户城镇住房基本完成重建

  ○ 灾区纳入国家重建总体规划的项目已开工97%

  ○ 已完成投资6600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70%○ 88条国省干道和重要干线已完工43条,在建45条

  ○ 灾区纳入国家重建总体规划的项目已开工97%

  ○ 已完成投资6600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70%

  ○ 88条国省干道和重要干线已完工43条,在建45条

  一砖一瓦,重筑灾后家园;一锄一犁,耕耘新的生活。

  携手走过两年,汶川特大地震灾区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一场脱胎换骨的恢复重建,这是一场强身健体的发展洗礼——

  一座座崭新的城镇村庄、一个个可爱家园在废墟上拔地而起;

  投资热土,百花齐放满眼春,区域路网,东西南北全贯通;

  北川新县城、汶川映秀镇,集中体现了先进设计理念和建设水平;

  定格“5·12”悲情的东汽汉旺老厂大钟旁,3.5平方公里花园式的新型场镇已然崛起……

  抚平的是伤痕,重塑的是希望。走进灾区,最漂亮的是新建的民居、学校和医院,最令人欣慰的是一张张满意的笑脸。

  眼前的汶川地震灾区,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建设者们只争朝夕、决战决胜,灾区群众感恩自强、奋力前行,耳闻目睹,呈现一张动人的答卷!

  历史见证着这一切,也必将铭记这一切。

  科学运筹 把民生作为重建之本

  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保障民生作为恢复重建的基本出发点,重点突出,有序推进。

  翻开四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时间表,每一页都浸透着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运筹——

  震后10天,完成1500多万人的应急安置;

  震后100天,完成1200多万人的过渡性安置;

  震后一年内,350多万户震损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

  震后一年半,150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

  震后两年,25万户城市居民住房基本完成。

  今年春季开学,四川地震灾区学生全部告别了板房校舍,3002所学校今年9月将基本建成。1362个医疗卫生和康复机构已开工94.2%。去年四川全省51个重灾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震前水平。

  民生重如泰山。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按照以人为本、科学重建的原则,科学制定了恢复重建规划,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民生项目优先建设的政策措施。两年来,拨付灾后重建基金1949.24亿元,国家有关部委在重建项目立项、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了民生项目特殊的倾斜。

  同时,成立了由国家发改委牵头、33个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协调重大政策问题,推动相关工作。从中央到受灾地区、再到对口支援各方,很快形成了一个上下统一、内外衔接、各尽其职、密切合作、高效灵活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009年初春,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高瞻远瞩,提出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完成”,这个目标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四川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超前谋划、突出特色、科学重建”的原则,以科学规划统筹住房、城镇、产业规划及要素,把规划贯穿民生事业项目的全部。

  一份关于社会、经济统筹考虑的发展规划,将汶川水磨镇的重建定位为“汶川生态新城,西羌文化名镇”。

  平武县建成了以牛飞、易阳、三桥为代表的2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在绵市孝德镇,昔日的臭水沟变成颇具苏州园林风情的景观河,两岸商贸兴旺,人声鼎沸……

  沿岷江峡谷,从映秀到汶川,黑色的沥青路面一路蜿蜒。这条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完全毁损的“生命通道”,仅时隔一年,就实现了双向通行,连通两地的高速公路也将在明年通车。目前,四川交通、通信、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工1140个,占恢复重建任务的60%。电源、电网、煤炭、油气等项目已开工797个,占恢复重建任务的60.9%。

  城乡住房、学校、医院、幼儿园、敬老院、交通设施……地震灾区目前建成的项目,绝大部分都与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2008年岁末,平武县平通镇牛飞村的羌族汉子赵林万万没有想到,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了他刚刚建好的新家,从堂屋、厨房到酿酒作坊,边走边看边问,仔细了解赵林一家生产生活的情况,还高兴地品尝了一口农家自酿的苞谷酒。

  一年多过去了,如今的牛飞村又有了新变化。赵林家的门楣上挂起了“灶淋酒家”和“民俗旅游定点接待”的牌子。牛飞村已经建成四川民俗旅游的定点村寨。坐在崭新的场院里,老赵很想再给总书记敬上一碗苞谷酒,聊一聊生活的新变化。

  携手同心 把灾区当作“家”来建设

  如今,再进地震灾区,连绵的群山所覆盖的,深邃的峡谷所荡漾的,辽远的天地间所弥漫着的,全都是一个“情”字,那是18个援建省市对灾区人民的手足之情。

  每个援建者心里都牢牢树立起了一种信念——要把援建灾区当作建设自己的家园,要在党和灾区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绵竹市孝德镇新城,注定成为一个彰显高水平援建成果的标杆之地。从2009年2月12日到2010年5月4日,一年多的时间里,5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到这里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像建设苏州城一样援建孝德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施工、高速度建设”,“苏州品牌”在四川的灾后恢复重建中得以充分展现。

  事实上,“三高”也是18个对口支援省市共同遵循的原则。

  威州镇是汶川县县城所在地,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毁灭性打击:水、电、路、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部被毁。灾后,广州市对口支援汶川县城。

  一个是改革开放的先锋,一个是民族山区的门户。当广州市携28亿元来到威州镇恢复重建时,这两座反差巨大城市的结合令人无限期待。

  “在刚刚经历过特大地震打击的断裂带废墟上新建一座城,其难度之大不可想象。”广州市援建工作组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李俊夫的这句感叹,饱含了广州市援建工作团队的酸甜苦辣。

  然而,敢于面对困难是广州这座改革开放先锋城市的宝贵因子,它也被带到了地震灾区。

  ——科学谋划。广州在全国邀请专家团队,对汶川县城灾后重建和未来发展制定长远规划;

  ——尊重市场。广州建设威州建材市场,在全国招商建材生产企业,通过市场办法有效解决了建材供应紧张的问题;

  ——制定制度。广州援建工作组根据国家灾后重建和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共6大类46项管理制度,以制度保障援建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两年过去,汶川县城脱胎换骨,一个安全的、现代的城镇崛起在废墟之上。

  北京援建,追求高标准。保质量、保安全、保功能,“首都形象”在援建中树立。

  春节住进新居,什邡市廉租房住户易春良对房子质量伸出大拇指。修建时,他曾数次到工地见到北京监理人员,他们用眼睛测、用尺子量,让工人拆掉不合标准的墙头。住户们难以想象,小小的卫生间,做蓄水3天的质量验收就有3次。已经交付的2420户廉租房,没有一间出现渗漏。

  “智慧岛”建设工程是浙江援建青川项目中规模最大、任务最艰巨的工程,包括青川中学、青川职业高级中学、青川教师进修学校,体育馆、竹园第二初级中学等5个文体类项目。

  “智慧岛”教育园区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柔性抗震技术——抗震垫技术。“整个教育园区的三所学校以及体育中心全部按照8度抗震9度设防来设计。”董升忠说。

  援建灾区绝不是简单的修桥、铺路、建房,更重要的是提升当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苏州首先提出“重恢复更重提升,助振兴更助发展”的援建理念,一开始就将“输血”与“造血”纳入了通盘考虑。

  小金县汗牛乡大哇村地处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山上,种植的蔬菜粮食都是绿色食品。江西省援建的美汗路成了当地群众的致富路。

  对口援建,为灾区群众揭开了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茂县县委书记尼玛说,通过近两年的灾后恢复重建,茂县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有了巨大变化,直接用于城乡住房、教育、卫生、交通、饮水等民生工程的重建资金达41.2亿元,占已落实资金总额的57.4%。

  在上海市的援建下,都江堰市全面启动10万亩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建设,形成了猕猴桃种植、冷水鱼养殖等八大产业特色组团,引进了8家龙头企业,依托上海平台将都江堰农产品打入国内外高端市场。

  近两年时间,30亿元投资,300余个项目,超过2万人次在灾区奋斗……今年5月,河南省宣布:提前基本完成对口援建江油市的任务。

  统筹发展 城乡面貌喜见历史性变化

  再次走进地震极重灾区彭州市磁峰镇,曾经一片废墟的鹿坪村已变身鹿鸣荷畔社区。仅仅两年,这个不知名的小村庄从断壁残垣中重生,由传统农业成功转型为山区休闲度假与观光生态特色农业为一体的经济型旅游村落。

  灾后农房重建没有简单地原地起立,而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全面规划布局,提档升级,村庄布局、村落设计结束了散乱无序的状况,不仅改善了居民住房条件,也优化了城乡整体布局。

  旅游重镇龙门山镇将居住区整体迁往河滩地,“腾笼换鸟”后的场镇原址发展旅游商贸服务区,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土地、资金等问题迎刃而解,历经重创的龙门山镇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两年重建,令人惊叹的不仅仅是一排排崭新的房屋、平整通畅的灾区道路,还有那些与灾区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与水平的整体提升和跨越。

  走进都江堰市平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来看病的居民刘大姐和父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崭新的医疗大楼,不仅安装了电梯,设置了无障碍卫生间,就连楼梯都是考虑了不同高矮人群的双层扶手。那些过去只有大医院才有的彩超、电子胃镜、核磁共振、螺旋CT等现代化医疗设备一一齐备,一拨一拨的村民像过年逛庙会一样来看他们身边的新医院。

  灾后重建的中小学校,不仅仅是当地“质量最好的建筑”,还成了当地的“文化中心”。在灾后重建中,灾区各级政府统筹规划、合理调整、科学布局,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短短一年,汶川1.2万异地求学的孩子回到家乡新的永久性学校;通过重组,汶川原来86所学校撤并为25所,每个村镇都有了中心校。

  灾后重建中,与道路、房屋等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是自来水厂、垃圾站、公厕、沼气池、光纤等一系列基础设施。成都重灾区152个点位供水工程已完工,新建的18座污水处理厂已有8座建成投入试运行,513个重建点位的污水处理设施同步建设;新增5000多个垃圾中转房和垃圾桶,新增1000多名保洁员,实施日常管理保洁。

  正在灾后重建农民集中居住区开展的“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通过“新市民课堂”,帮助受灾群众适应新环境、提升文明素养,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生活风尚,让物质重建与构建精神家园同步向前。

  每天,彭州小鱼洞33岁的吴清涛都要开着蓝白相间的洒水车在彭白路、千禧街、福兴路和7个集中居住区来回洒四次水。震前,他只在城里看到过洒水车,随着震后一栋栋漂亮的新房子拔地而起,吴清涛惊奇地发现,连同垃圾中转房、污水处理设施、洒水车、果屑箱等在内的新鲜设备在小鱼洞一一亮相,而他也从货车司机变成了洒水车司机。

  彭州统规统建安置点“江桥人家”有137户人家,554人。小区内配备了10个果屑箱、10个垃圾箱,每天3个保洁员来回清扫保洁,水电师傅负责小区里的水电设施,绿化队负责小区绿化。

  环境变了,村民的环保意识也在提高,生活习惯悄然发生变化。庭院堆放的杂物收了;阴沟里、马路边的垃圾清理了;绿化带上晾的衣服不见了……灾后重建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结合,改变了人们多年以来形成的行为陋习。灾区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与自觉参与,使公共环境渐次纳入“家”的范畴,让环境更整洁、城乡更美好。

  自强奋进 用智慧和汗水破障前行

  5月的北川,春意盎然。擂鼓镇板房社区内门市林立、车来人往。地震过去两年时间,这个饱受创伤的镇子逐渐恢复了活力。

  在北川羌族自治县羌绣制品厂门前,擂鼓镇胜利村村民韩玉梅坐在一张小凳上,专心绣着香包,脚边的小篮子里装满了红、黄、绿等各种丝线。这种手工羌绣很受市场欢迎,一个香包可以让韩玉梅获得80元左右的收入。

  震后不久,韩玉梅便主动参加了村里组织的羌绣培训,现在一个月能赚到800多元。虽然生活还不富裕,但她的心里踏实了不少:“现在我有事做、有收入,可以慢慢把建房时欠的钱还上。我会把两个娃娃培养成人,让他们的爸爸放心。”

  “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广元市剑门关景区“品香豆腐店”老板梁明说得很有底气。在过去的两年中,梁明在自家房屋的废墟旁借着原来的灶台,用板材重新搭起小店维持生活。今年4月29日,剑门关景区重新开放,不仅设施更加完善,还将因灾失地农民安置点打造成特色古镇,与剑门关景区相连通,让旅游产业带动农民致富。梁明告诉记者,自“五一”节开张以来,每天的营业额有几千元。

  5月6日,都江堰市龙池镇南岳村。跨过一座架在溪水上的石桥,一片郁郁葱葱的新绿之下,村民刘玉树的农家乐“相思客栈”正在扩建。

  地震让刘玉树夫妇苦心经营多年的19间农家乐顷刻间化为瓦砾废墟。然而,生活还要继续。震后不到一个月,刘玉树开始打工挣钱;2008年下半年,随着龙池镇与外界沟通的基础设施开始恢复建设,刘玉树回乡重建家园。

  为了节省投资,刘玉树夫妇从原来的废墟里捡出砖石,一背篓一背篓地背到河对岸的施工地点。180多个日日夜夜,夫妻俩每天背着上百斤的物资,穿行在瓦砾之间。

  “你摔倒了,有人扶你时,你自己也要用力撑,这样才能尽快站起来!”现在的刘玉树,双手裂纹密布,额头上写满岁月的痕迹,但说起这些,他的眼睛炯炯有神。

  自信者兴,自强者胜。

  材料短缺——砖石木,就地取材;

  人手不够——相亲邻里,互帮互助;

  资金匮乏——贷款打工,合资联建;

  时间紧迫——白天黑夜、一周七天连轴转;

  ……

  只要心存希望,就能创造未来。

  重建不是原样复制,而是瞄准“世界一流”的上档升级。经受住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今年,浴火重生的东汽产值可望达到200亿元,这一数字是震前的一倍。

  阿坝铝厂,也曾是一个让人伤痛的名字。它地处汶川县漩口镇,是离震中最近的工业企业,在地震中损失惨重。如今,阿坝铝厂不仅产能从震前的1.9万吨提升至今年的14.2万吨,而且更加节能环保。两年来,阿坝铝厂投入5000多万元购置环保装置,废气废料回收率达97%,1吨电解铝产品节约近30元,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

  自立自强,在感恩中奋进——这不仅是为了告慰逝去的亲人,更是为了报答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

  安县方碑村95%以上的房屋在地震中垮塌。为帮助村民重建新家,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何志毅教授发起了“1+1”借助模式,由来自全国各地的213个家庭向213户建房困难户提供1万至2万元不等的无息借款。

  4月15日,方碑村家家户户插上了国旗,挂上了灯笼,干净整洁的村庄热闹沸腾,村民们举行了隆重的集中还款仪式。活动当天,方碑村村民集体还款20万元,加上之前的陆续还款,总金额33.26万元,占应还金额的92.2%。没有还清的,说明了原因,并承诺还款期限。

  当地震降临在青海玉树,四川地震灾区人民也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汶川县的干部群众共为玉树灾区募集了超过100万元的捐款,他们还将重建后的汶川新貌拍成照片,以图片彩信的形式发送给玉树灾区人民的手机里,给他们加油鼓劲,带给他们重建新家园的信心。

  四川给玉树带去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援,更是从共同的磨难中获得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期待。

  “太了不起了,从废墟上坚强站起的人最伟大、最美丽!”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馆第一天,四川馆便吸引了1万多名游客参观。在馆内展示四川灾后重建成就的“感恩大屏幕”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流连忘返。

  汶川大地震袭来时,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片土地上,聚焦在4500万受灾群众身上。两年时间过去,灾区群众没有让人失望。

  整整两年,700多个日日夜夜,灾区人民和来自全国各地千千万万的建设者们一刻未敢停歇。

  从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夹击中顽强前行,发展速度重返全国前列——两年间,四川为中国增添了一个欠发达内陆省份逆境崛起、跨越发展的新样本。

编辑:royal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