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给“毁古求利”的官员扫扫盲-经验交流|园林新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应给“毁古求利”的官员扫扫盲
[日期:2010-09-07]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安徽泗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但这个“文化先进县”为开发房地产,毁坏了文物保护单位释迦寺,原址通过竞价拍卖,成当地“地王”。

    为了开发房地产而毁坏千年古迹,类似行为在一些地方早已有之。在江苏镇江,13座宋元粮仓虽有“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护身符”,但仍被毁于“如意江南”的楼盘开发中;在湖北鄂州,始建于东晋时期的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同样面临被开发商拆除的命运,当地百姓甚至组建了“护庙队”……类似的开发行为一旦得逞,地方政府无论从中获得了多大的收益,带来的损失都将是无可估量的。为什么这笔最简单的账地方政府官员却不会算?

    笔者以为,一个原因就是“盲目”。在部分地方官员追求政绩的冲动之下,再具有历史和人文价值的东西,也比不上GDP的增长和光鲜的城市外表。这种盲目政绩观的存在,会搅浑清醒的头脑和影响最简单的判断。这部分地方官员一障目,不再考虑如何妥善保护遗迹,不再考虑是不是对得起后代子孙,文化名胜和遗迹在他们眼中已如敝履。

    另一方面也不排除部分地方官员根本上就是一个“文物知识盲”。在建设现代建筑和道路交通上,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而在对待古代遗留下来的历史财富之时却表现得极为冷漠,这一定程度上与不能真正认识到历史名胜古迹的价值有关。一些地方屡屡搞出用现代建筑来“狗尾续貂”古代建筑的把戏,甚至专门拆除古建筑用现代建筑来替代,就是这类“文物盲”官员的表现。譬如:在丝绸之路上的古城天水对明清古建的大规模拆除,使全城2000多古建仅剩百余座,取而代之的,是粗陋艳俗的仿古建筑;在福建古城建瓯,原本深沉完整的古城门上,偏偏狗尾续貂地续建一座不伦不类的门楼。如此种种,怎能不令人痛心?这些现象与官员在保护古建筑上的“弱智”和“弱视”有关。

    解决一些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员在破坏古建筑时的“拍脑袋”行为,根本上需解决好上述“两个盲”。一方面严格限制地方官员的权力之手,在重大决策之前应以制度性的限制和规定,赋予社会公众和专家群体、人大政协机关充分参与决策的权利,而不是“一把手”说了算。同时,纠正不当的政绩考核模式。像上述新闻中提到的安徽泗县将文物保护单位释迦寺毁坏的丑闻,其实就与不当的官员政绩考核和激励模式有关,否则,一个被文化部授予的“文化先进县”的官员不可能不知道文物的价值。在明知价值的情况下却大肆破坏,只能说明是政绩考核的不当让官员们“鬼迷了心窍”。另一方面,应对部分无知的官员“扫盲”,给他们好好补补文化历史课。如果一个官员连最起码的文物保护知识都学不会,就说明能力有问题,也不该当这个官。
编辑:renjinghui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