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园林学习网 → 经验交流|园林新闻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高级搜索 |
第五届国际建筑展主题论坛共论绿色低碳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10月20日下午第五届国际建筑展“感悟世博·低碳建筑在中国主题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建筑、景观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与会,认真聆听了国内外优秀设计师对世博会的感悟以及在建筑设计中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的相关经验。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 宋春华简要介绍了各具特色的各国展馆,并提出面对全球一体化,在不同领域,不同民族各种文化交流对话中,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因为“特质就会有新的内容,传统就会有发展和创新,就能使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更为丰富和精彩”。在践行低碳模式和绿色行动时,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战略性眼光看待园区选址事宜,延伸老城区的文化脉络,实现旧城的有机更新;运用绿色低碳技术,在交通系统,能源选择,建筑单体等方面做到对能源利用率的最大化。世博会后世博园的继续利用,留下的各国园区展馆,不仅仅是一段回忆,也包含着各民族的思想和文化,对上海来说,“万国建筑博览会”这个头衔是再合适不过了!
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Kazuo Iwamura介绍了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的转型,他认为需要社会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在内的各层次力量的支持。我们的绿色行为,其动机将从传统的道德约束上,转向绿色产业产生的激励作用。就像是说我们要让城市更美好,是因为美好的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此外,Kazuo Iwamura还谈到教育方面,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实,我们的建筑在不停新建的同时也在不停的衰老,我们的课程中多是教学生怎样新建,却鲜有对建筑进行修复的相关课程,而上海世博园区对老城区的改造将给此类问题的一种指引。Kazuo Iwamura 最后对2050年的东京做了一个关于环境,文化交流以及生活的展望。
![]() 沙特馆总建筑师王振军认为:绿色建筑本质是最大化利用自然资源 世博会沙特馆总建筑师、中国电子设计院集团总建筑师 王振军以沙特馆为例向我们介绍了世博会国家馆的功能本质--浓缩了各个国家文化和传统的载体,在设计方案时不断寻找与沙特文化的对应关系。而建筑本质在于场所精神的塑造,整个场馆空间设计充分强调空间的层次感和场所感的塑造,给畅游之中的人们在城市与建筑的内外空间转换中享受沙特之旅带给我们的美妙体验。绿色建筑的本质在于将建筑美学、建筑的表现力与绿色建筑概念合二为一,以最大化利用自然资源。 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宝贵以“低碳材料之与创意设计互为表里”为题,谈站在建筑材料的角度对建筑设计的一些思考,新型的建筑材料可以带来新的建筑风格,建筑材料要融入建筑创新设计中,应该要跟上建筑设计的理念专注于建筑师的追求。在将来低碳材料会成为人们一种本能的,真实的,长久的共识。 香港建筑师学会内地事务部主席 谭天放以“低碳思维;建筑艺术;竹子应运而生”为题向我们围绕介绍了竹子的历史、竹文化、竹子的功能特性、竹子经济效益及产业发展、竹子作为建材的一系列有优点。他认为竹子可以作为碳库,不说零碳,零碳是防守;而提倡用进攻,以竹林吸取二氧化碳。 国家建筑材料展贸易中心主任 生美心从建筑材料这个角度来介绍了世博设计中的一些经典案例。西班牙馆的藤条,印度馆的竹子,德国馆的膜结构,意大利馆的透明混凝土, 芬兰馆的可回收环保废纸和塑料……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但经过特殊处理,就可以沟通了传统与现代,也融合了东方和西方。 世博会是一个建筑材料大显甚为的巨大舞台,一个由新型、环保、低碳材料汇成各具特色的建筑集群的饕餮盛宴。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创新应用成就了多姿多彩的世博建筑。世博给建筑和建材间的行业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中国国际建筑展则为大家提供思想交流与直面对话的沟通平台,让建筑建材携起手来,成就我们更加美好的城市家园。
编辑:daodao712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