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设计|园林规划-规划设计频道 → 行业动态—规划设计频道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都江堰要走科学重建之路
未来的都江堰将如何规划?来自日本、法国、美国、瑞士以及中国台湾、上海等地的10个设计规划单位和机构在青城山脚下亮出了各自的“灾后重建规划概念方案”,安全、生态、环保、宜居、休闲的理念闪现其间,旅游业及现代服务业则成为各家规划的核心内容。 来自国内外一流城市规划研究机构的专家们,今昨两天围绕10个概念方案进行了专家评议。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在研讨会结束后说:“虽然概念方案不是具体方案,主要是对灾后重建规划思路的梳理,但这10个方案各有亮点,其共同之处是都江堰的灾后重建必须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努力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就是要走科学重建的道路。我们都江堰要力争成为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典范。” 兼顾眼前与长远 几乎所有的与会专家都认为,新规划的难度非同寻常,因为这是一个突发的、特别的规划过程,而非传统的城市规划,它面临的灾民安置、生活恢复、产业重建等主要问题,是传统规划所没有的。 “灾区灾后迫切需要重建的现实,是规划工作要面对的最大的挑战。”香港规划师学会前会长林筱鲁说,规划工作的本质是看长远效果。然而在这次重大地震灾害过后,如何安置灾民、如何帮助灾民恢复正常生活、损坏的建筑确定在原地还是异地重建,都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总规划师王松涛认为,传统的城市规划是目标规划,其特征是“目标导向”;而都江堰灾后重建规划的特点是“问题导向”,不仅要讲远景,而且对眼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如何让灾区群众安居乐业的问题也要纳入规划。 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朱一文强调,都江堰需要的不是最高标准的建设,而是兼顾眼前与长远的最适宜的建设。日本东京大学石川幹子教授说,正像日本坂神大地震之后一样,灾后重建规划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尽快恢复受灾群众生活,同时也要设计好一个长期目标来恢复城市的生命力,这两者正如“一驾马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让想来的人“放心而来” 灾后城市居民安置搬迁和新、旧城区的整合,始终是一个摆在政府面前的难题。台湾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夏铸九说,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九成的市民不愿意离开旧居而迁入新城区,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故土难离,我们必须让移民们知道,新区会有一些什么?让他们知道自己搬过去以后,未来会拥有一些什么。有了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景,才能够凝聚民心。”公开、及时、透明地向公众展示重建规划,无疑是实现这一点的最佳手段。 “要保证都江堰市尽快地重新走上发展轨道,我们当前必须尽快让全世界知道这个城市是否依然安全。”新加坡雅思柏设计事务所规划师、会议专家组组长刘太格说。在来到都江堰之前,他想象中都江堰一定是触目惊心的一片狼藉,然而来了之后,才发现尽管城市的建筑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但作为都江堰支柱产业旅游业基础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依然完好。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尽快对旅游区做出地质风险评估,然后向外界通报其结果,让想来这里的人们可以“放心而来”。 对确实存在着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的山区,政府部门也应尽快作出地质环境评估,引导这些地区的农民实现生产与生活的适度分离。考虑到旅游业确实是景区农民赖以生存的生活来源,可采用“资源资本化”的方式,让景区农民以景区资源集体入股的方式与大企业合作,而生活上则相对集中地居住。 打造“山水田园城市” 各地游客将来到都江堰去,将看到一个怎样的都江堰?都江堰市规划管理局局长屈军透露说,都江堰的未来将是一个“山水田园城市”。 规划部门考虑,都江堰的老城区必须保护好,但面积不宜太大。现有的“伞形指状结构”,以及分布在五条河之间的楔状绿地,必须保护好,其功能是让居民与自然、与绿色很近,并与新区相融。整个都江堰的规划用地不扩大,还是100多平方公里,农田还是农田,林地还是林地,但通过集约使用,使城市融入山水农田之间。比如,在老城区与新区之间,将建设中央公园,实现老城区与新区的衔接过渡。在新区还将建设地源热泵系统,该系统利用地下恒温18℃的水,冬天取暖,夏天降温,所有的建筑不用安装传统的空调,可节约能源50%。联合国有关机构还将投入3亿欧元在新区建设“绿色循环系统”,屈军说,重建后的都江堰其环境会好过震前的水平。 王松涛说,一个经过反复研讨的、成熟的《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将于8月底正式公示亮相。
编辑:royal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