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设计|园林规划-规划设计频道 → 行业动态—规划设计频道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科学规划引领南京城市发展
前不久,一位准备在大陆设厂的台商考察江宁,看中了一片山地。但是,南京市规划局工作人员却告诉他,这片山地处于南京规划控制的生态隔离带范围内,建议他把厂设到江宁科学园内,并向他详细介绍了南京规划城市生态隔离带的意义和前景。台商听完介绍当即拍板:“南京的城市规划标准高控制严,这给企业创造了规范优良的环境。我就把投资放在南京了,而且接受你们的选址建议!” 这些年,我市新项目选址,第一个要咨询的都是规划局。不但企业要找规划局,南京老百姓买房子也经常打电话到规划局,咨询小区及周边道路、管线等各方面的规划。城市规划已经和南京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就像南京一位老规划工作者感受到的那样:“改革开放30年,南京城市规划最大的变化,是从‘专家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变成了‘百姓嘴上常讲、做事常想’。” 从“关门规划”到“开门规划” 南京城市人口规模应当多大?产业和城市空间应当如何布局?昨天,南京市规划局在规划网上公布了18个研究专题,向市民征求意见,为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城市总规编订集思广益。而此前,规划局选出了88项专题规划,面向市民征求意见,最终在收到的上万条市民建议中,评出了十多条“金点子”。这些金点子已经在编订工作中得到采纳。 在南京,所有的城市规划确定前都要公示,接受公众质询。大门打开了,规划局成了“新闻富矿”,也成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最关注的部门之一。面对这样的压力,南京市规划局副局长叶斌很坦然:“一些问题在规划确定前发现是好事。公众的监督时刻在鞭策我们做出更高水平、更负责任的规划。” 从补建设欠账到引领建设 1978年11月,南京市成立规划局,在当时,这是继北京之后全国成立的第二个规划局。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规划局的工作都是在“补欠账”——哪里要建设了,就拉过去做个规划。 这种现象从2000年以后得到彻底扭转。 新千年伊始,南京经济飞速发展,城市面临“爆炸性”发展态势。出了明城墙,南京该怎么建?此前国际最流行的方案是围绕主城建“卫星城”。在1995年颁行的城市总规中,就是这样定的。但此时,经过西方城市多年实践后发现,卫星城模式下资源依然集中流向主城,并不能起到完全疏散的效果。为此,我市组织全球一流专家对95版总规进行修订,确立了组团发展、建立功能完备的新市区的战略,这就是2001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确立的“一城三区”发展战略。 7年来,“一城三区”的城市总体规划得到严格执行,南京城市资源大多数都投在新城和新市区的建设中,目前规划中的3个新市区,江宁已经基本建成,仙林和江北也完成了四分之一。 “在1978年,南京城市只扩张了1.8平方公里,但是从2002年到2006年底,南京城市扩张的速度达到了每年40平方公里。”叶斌说,“即便是这样的速度,南京城市布局也没有乱过,‘一城三区’的战略规划得到严格遵循,这是适度超前规划引领城市建设的成功实践。” 从一部规划到一个体系 在规划局采访时,记者尝试使用了规划局的南京城市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在南京平面电子地图上,点击新街口的德基广场地块后,数据库自动进行加载。随后,该地块最新的三维卫星图呈现在记者眼前,在卫星图的一角,呈现的是该地块的控制性详规、管线规划、交通规划、重要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商业建设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将该地块所涉及的规划项目“一网打尽”。 近年来,我市每年对规划的财政投入达到5000万元,综合投入超过1亿元。在这个基础上,构建了一横一纵的规划体系——纵向的有城市总规、分区规划、地块控制性详规三个层次;横向的则包括保障城市运行的专项规划(比如防洪、电力、通讯、近郊公园等)和提升城市品质的专项规划(比如明城墙风光带建设、秦淮河综合整治、特色街镇等)。各类城市规划的总数超过了200部。 通过多层次的规划工作,南京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本总规管一城”,变成了今天的“一个规划体系管一个地块”,做到了“没有不经规划的项目,没有不按规划建设的项目”。
编辑:royal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