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北京新城市定位 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行业动态—规划设计频道-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解读北京新城市定位 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日期:2009-06-03]  来源:人民网  作者:孔凡荣   发表评论(0)打印



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孔凡荣

  日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近日获得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通过,一场涉及北京市未来15年发展前景的蓝图就此铺展开来,通过这一规划的修订,北京提前宣读了自己的城市宣言。

  北京历史上有过6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大调整。上一次城市规划是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时限设计为1991年-2010年。然而,离到期还有6年时间的今天,北京城市发展已经超出了当初设计的速度,朝着更为快速、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这是一项声势浩大的工程,顶级专家、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倾力投入,修编涉及研究人员达3000人,实属规模空前的总动员。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一改以往提了几十年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定位,而将未来北京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指明了北京未来16年的发展方向,对人口、空间、交通、市政、绿化、旧城保护等各项重要问题做出了解答。

  按照新规划,到2020年,将发展新城11个,疏解中心城区压力,北京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而中心城区则控制在850万人以内。并且新规划提出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城市职能中心。

  本次规划在对新时期北京的发展进行全面规划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着力突出新城规划、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四个重点内容,同时对城市安全问题和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可以预见,从城市基础建设到产业布局,从区域的经济发展到人们的生活形态,从政府公共管理到企业微观经营,在这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规划里,北京、以及包含激情参与的一代人,将从此书写新的历史段落。

  产业目标

  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要突破10000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超过70%,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29%左右,第一产业比重降到1%以下。

  发展阶段

  在实现总体规划目标上,北京列出了未来发展的时间表。第一步:2004年至2008年,北京要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框架;第二步:2009年至202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北京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的地位;第三步:2021年至2050年左右,北京将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

  首提 “宜居”城市

  在新规划中,北京首次提出将建设成为一座“宜居城市”。未来的北京将更加适合人们居住和生活。自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在北京展览馆开始公示,“宜居”北京的概念就引起了人们的许多关注。确定城市发展战略,实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双重获益,成为人们对“宜居”概念的最大憧憬。

  为建成“宜居城市”,新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功能完备的山区、平原、城市绿化隔离地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全市林覆盖率达到55%,森林覆盖率达到38%;城市绿地率达到44%至48%,绿化覆盖率达到46%至50%;人均绿地面积40-45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18平方米。

  “宜居城市”建设的推进与实现,必将对目前北京城市的产业布局、企业聚集、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规划解读

  细读《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内容,就不难发现新规划试图将北京已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单中心”城市结构转变为“多中心”,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协调发展也被纳入视野。

  《总体规划》确定2020全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650平方公里。同时,建立城市发展的动态监控机制并制定多种应对预案等调控手段,以保障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

  规划再次强调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新型城市空间结构,两轴指沿长安街的东西轴和传统中轴线的南北轴,两带指东部发展带和西部发展带。传统中轴上包括奥运公园、南苑两个重要功能区;东西轴上有石景山综合文化娱乐区、石景山体育文化区、商务中心区、传统运河四个重要节点。

  “多中心”包括中关村[0.00 0.00%]高科技园区核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商务中心区、海淀山后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顺义现代制造业基地、通州综合服务中心、亦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和石景山综合服务中心等8大城市职能中心区,即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相结合、市区与多个新城相联系的新的城市形态。

  关于北京旧城,《总体规划》明确了坚持以人为本和整体保护的原则,鼓励发展适合旧城传统空间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积极探索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的方法;要求从城市发展的整体上统筹考虑,建立旧城、中心城、新城联动发展的机制,切实有效地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改善城市居住与工作环境并为面向区域的新城发展提供动力。

  人口规模:中心城控制在850万人以内

  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1.4%。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2020年,北京市城镇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600万人左右,占全市人口的比例为90%左右。城镇人口预计每年增加0.6%至0.8%。考虑到影响城市人口集聚的多方面不确定性,本次规划的城市基础设施等相关目标暂时按2000万人预留。中心城人口规划控制在850万人以内。

  新城发展:重点发展通州顺义亦庄

  在“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基础上,形成“中心城-新城-镇”的市域城镇结构。新城是在原有的卫星城基础上,承担疏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具有相对独立性。规划新城11个,分别为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

  其中,重点发展位于东部发展带上的通州、顺义和亦庄3个新城。重点发展的3个新城应成为中心城人口和职能疏散及新的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形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共同构筑中心城的反磁力系统。在市郊形成10个边缘集团,分别为石景山、西苑、清河、北苑、酒仙桥、东坝、定福庄、垡头、南苑、丰台。

  交通发展:2020年机动车保有量500万辆

  预计到2020年,全市民用机动车拥有量达500万辆左右,全市出行总量将达5200万-5500万人次/天。中心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占出行总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27%,提高到50%以上,其中轨道交通及地面快速公交承担的比重占公共交通的50%以上。

  本市交通由铁路交通枢纽、区域快速轨道交通、公共系统等组成。本市将调整完善客运站设施,继续改造并完善北京南站及北站。以北京站、北京西站、南站和北站为主要客站,丰台站和新北京东站(通州站)为辅助客站,形成“四主两辅”的总体布局。

  官方意见:全面整治南城环境,六大措施确保规划实施

  北京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规划主要考虑了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三方面的问题。市规划委提出,将采取六大措施确保“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

  首先,要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旧城区,保护文物的同时逐步改善基础设施,有计划地疏解旧城区的人口;其次,要对“市区建成区”进行环境整治、全面整治南城环境,带动南城发展;第三,疏解中心大团,重构城市空间新格局,鼓励和引导中心区的产业、人口和其他城市职能向新城、新的产业带转移;第四,村镇将适当合并,改变郊区村镇布局过于分散的状况;第五,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在城市中心区严格控制吸引和产生交通流量较大的建设项目;最后,将采取区域生态恢复和城市生态建设并重的策略,严格控制浅山区的开发建设,并为城市生态建设预留备用地。

  专家意见:城建重点向郊区转移

  原北京市规划院副院长、规划专家董光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修编总体规划是城市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董光器介绍,1993年的总体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10年预定人均GDP4000美元,这一目标将于2005年提前完成,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已将一些长远目标提前完成。

  他认为,总规修编后,北京城市建设重点将向郊区转移。1993年的总体规划,建设重点仍放在了市区。目前,市区的工业化、人口的增加,开发空间已经饱和,要强化郊区的发展步伐。

  市民意见:规划应该集思广义

  对于此次城市规划修编,市民纷纷表示,规划吸取了多方的意见,不是头脑发热、拍脑袋的产物。在总体规划正式发布前,修编工作小组在《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不仅广泛征求各区县、各部门及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九易其稿,而且制定出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4—2020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还通过网站向社会各界收集关于城市规划调整地研究成果和资料。这是一次广泛征求专家、群众和各利益团体的意见,在公开征求意见、讨论的基础上的规划调整。

编辑: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