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设计|园林规划-规划设计频道 → 行业动态—规划设计频道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世博会意大利馆:刀锋之城将游戏融入建筑设计
4月30日,意大利政府在上海揭晓参展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意大利馆”设计方案。“意大利馆”暂名为“人之城”,位于上海黄浦江畔的世博园核心区,占地面积六千平方米。这一方案是从欧盟区域内竞标的六十五个方案中脱颖而出的,不仅吸取了意大利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建筑精髓,也蕴涵了上海老城“里弄”的建设格局,整个建筑还将采用“透明水泥”等全球顶尖的高科技环保材料。 “人之城”表达了意大利希望能够重新回归传统的居住环境,并通过人性化的新空间设计和创新材料的使用,将“人”放在建筑的中心。 想象一下2010年世博会意大利馆建成的那一刻,你从空中俯瞰这座美丽的建筑。它像一座刀锋之城,仿佛一块块积木拼成一个美丽的四方形,而每一块不规则的积木又都可以“各自为政”,20个不规则的功能模块可以重新排列组合成一个新的图案,它也许是长方形,也许是菱形,变化存在于20的n次方中,似乎有着无限可能。 中国与意大利的历史渊源 在世博会上,中国与意大利可谓渊源颇深。1906年4月,虽然意大利发生了强烈地震并最终导致罗马放弃了举办1908年第三届奥运会的机会,但是在米兰举办的世博会仍然照常开幕。此届世博会占地100公顷,有英、法、美、德等25个国家参加。中国的《东方杂志》第三年第八期发表的《义大利万国博览会游记》这样描写当时的盛况:“义国今岁会场,较之美、比会场大数倍。全场分为二区:一为树园区,一为军场区,占地一百万密达(注:即一百万平方米)。总陈列场,有一万六千密达。……义国会场建筑之形式及陈列之货品,较之比国,尤为壮丽。会中有古代陈列场,以赛历史上之纪念物者也。” 中国当时的清政府收到意大利政府邀请,即决定参加该届米兰世博会。具体事务由商部头等顾问官张謇负责。清朝政府统治末期,渔业并不成为一业,而肩负实业救国理想的张謇深受西方海权思想影响,觉得正是让政府意识到海权之重要性的好时机。此前多次世博会,中国参展会场,竟然有人表演吸食鸦片,或者妇女裹的小脚,以所谓的“国粹”吸引观众,张謇对此深为反感,所以牵头成立“七省渔业公司”,乘意大利世博会之机,向欧美展示中国沿海各省的特色产品,结果大受欢迎。中国参展特产在米兰世博会上获得奖牌、奖凭百余张,其中,张謇自己的吕四场盐荣获头等奖,颐生公司的罐头等产品获得了金牌奖。但是得奖的喜悦并没有冲昏张謇的头脑。张謇清醒地意识到,落后的中国和发达资本主义欧美各国之间的巨大差距。1907年,张謇在《意大利万国博览会纪略》、《调查欧西实业纪要》序中写道:“今以我视,同列于会场之国,未暇论长短,而当论有无。则是我国实业尚在胚胎,未可遽言幼稚也。”拳拳忧国之心,从这字里行间也尽显无遗。 1911年的世博会在意大利都灵举办,此时的清政府正在风雨飘摇之中,无暇顾及此会。早在1907年,意大利政府就曾照会清政府驻意使臣钱念劬,邀请中国参展,但却遭到拒绝。后经继任驻意使臣吴宗濂多方努力,清政府才同意参加都灵世博会。此次参展的中国货品有江西瓷器、北京景泰蓝、上海中西服装、山东玻璃等,获得奖项266个,竟然超过俄国的241个,其中沈寿的刺绣等4项获得卓绝大奖,还有58个超等奖、79个优等奖、65个金牌奖、60个银牌奖,中国物品在意大利受到的喜爱可见一斑。 分裂的马赛克 时过境迁,当年中国人乘上几个星期的轮船赶往意大利参加世博会的情景如今早成了故纸堆中的旧闻。参展国成了主办方,继成功申办奥运会之后,2010年世博会落户上海。 2008年4月30日,意大利政府与上海世博会组织者正式签署了参展合同,这是第22个签署参展合同的国家。而意大利政府在世博会上的展馆就将成为展现意大利城市风貌的最佳窗口。 从平面来看,意大利馆的裂缝线确实很像是60年代在儿童中风靡一时的游戏棒。不知道游戏棒是否上海人原创,今年60岁的Giampaolo Imbrighi显然还很有童心,他将他认为的上海人的游戏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去。也许是上海这座城市给予设计师的灵感,游戏棒可以自由变化,意大利馆的建筑积木也可以以较小的规模进行拆卸和组装,就像可以随意拼贴的马赛克一样,从而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 这真是一座奇妙的建筑。进入这座梦幻般的建筑,今天和明天的感受也许就完全不同。刀锋一样的裂缝成为建筑变化的源头,而且,这些裂缝还成为展馆内的一条条通风走廊,调节温度,还能利用外部光线帮助照明,一举多得。 这看似前卫的设计理念中也包含着意大利深厚的人文传统。建筑师Gi-ampaolo Imbrighi将这件自己的得意之作命名为“人之城”,因为这里关注的是人的生存体验:“‘人之城’表达了意大利希望能够重新回归传统的居住环境,并通过人性化的新空间设计和创新材料的使用,将‘人’放在建筑的中心。这也是我们对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主题的理解。”从效果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在透光的房子里,种着高大的树木,弄堂、庭院、小径、广场……这些在意大利历史悠久的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元素也出现在世博会意大利馆的设计中。当你走进这座建筑,在外形呈几何形状的建筑内部,你会意外地与开阔的广场,美丽的花园、散布在展馆内部的水和从空中洒下的自然光相遇,它们是那样自然,自然得让你忘记你所在的是上海还是意大利。 意大利馆的奇妙不仅体现在建筑的分区和形态的多样上,建筑的材质选择设计师也是用心良苦。在这里,设计师Gi-ampaolo Imbrighi使用了一种最近发明的多样化材料——透明混凝土,就是在混凝土中加入玻璃质地的成分,利用各种成分的比例变化达到不同透明度的渐变。光线在这里不再是阳光明媚或者阴云密布的单一模式,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不同玻璃质地的透明混凝土感受着不同的室外温度,做出不同的反应。 环保当然是GiampaoloImbrighi关心的首要因素:“我们在这届世博会的意大利馆上提出生态气候的策略。在冬天利用太阳能辐射,而在夏天则利用自然的空气气流和水流降温,热风通过自动调节系统排除,可以降低内部建筑的温度。控制辐射的同时,热能又能集中在带有光电集成模块的透明玻璃上,可以充分节约电能。最后,顶盖部分设计,则可以有效地防护雨水的侵蚀。” 展现意大利风情 除了造型独特的展馆,意大利政府还积极参与城市最佳实践区的申报。米兰、威尼斯和博洛尼亚这三座城市递交的“24小时《太阳报》新总部办公楼”、“米兰的绿地与蓝天:城市的生态环保网络”、“威尼斯历史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最佳实践”、“博洛尼亚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社会包容政策”等四个方案均已入围城市最佳实践区项目,成为展现意大利风情的又一种方式。 在意大利建筑元素之外,生态环保将是这些实践区项目展示给人们的首要印象。米兰“24小时《太阳报》新总部办公楼”的建筑采用了双层玻璃,这些玻璃经过电脑控制以后,可以随着温度和光线强弱的变化而变化,夏日遮光、冬日采光,从而可以大量节省能耗。而建筑外墙的陶土面砖材料是用可循环利用的材质制造,代表了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就像他们在宣传语上所说的:“这是一片希望的净土,展望灵魂的精华,关注城市发展的未来。” 意大利展区总代表昆迭里说:“现代发展中人是最重要的元素,城市也是为人的生活而存在的,因此我们非常注重以人为本,可以说展示的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微缩城市。”世博会时,在意大利展示区里走一走,你会发现一个缩小了的意大利,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可以想见,上海世博会的意大利展区将让更多的游客近距离地了解意大利的过去与未来。而在国际展览局的第143次大会上,意大利米兰继1906年的世博会之后,再次承办2015年世博会,109年之后,世博会再次入驻意大利,使得上海世博会的意大利馆就像是一次邀请,而中国与意大利的情谊仍在继续。
编辑: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