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设计|园林规划-规划设计频道 → 行业动态—规划设计频道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青岛新一轮城市总规划出炉
青岛新一轮城市总规出炉 明日起通过现场和网上两种公示方式征询社会各界意见建议 ■到2020年,青岛将成为拥有近1200万人口、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近540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77.8%的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到2050年,青岛将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记者昨日从市规划局获悉,历时近5年,凝结着一大批城市规划设计大师智慧与心血的我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编制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经市政府同意,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城市规划成果将于明天起,通过现场和互联网两种方式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公示,广泛征询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据介绍,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成果体系全面融入了市委、市政府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提出的“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战略思想,将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向集约化、内涵式方向引导、控制与发展;并正式确立了“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全新空间发展战略,致力于积极构建青岛、黄岛、红岛、崂山“一主三辅”的现代化城市框架,以强化主城的内涵式发展、稳步提升老城区功能、有序推进新城区建设为目标,以改造和提升青岛主中心、崂山及黄岛副中心为重点,全面增强主城的综合实力,提升主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 新一轮总体规划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宏大绚丽的未来城市蓝图:到2020年,青岛将成为拥有近1200万人口、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近540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77.8%的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到2050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7月22日至8月22日,市民可通过现场和互联网两种方式,了解新一轮总规的详细内容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现场公示位于五四广场东侧的青岛市城市规划展览馆,网上公示包括青岛市政务网和青岛市规划局网站。 融入“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思想 超前理念描绘未来十五年发展蓝图 青岛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明起公示 市域空间布局规划图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图 青岛自1891年建置以来,先后经过了德占期(1900年和1910年)规划、国民政府时期(1935年)规划、日占期(1945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956年、1957年、1960年、1978年、1989年等多轮城市总体规划。一直以来,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遵循青岛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城市发展的新理念,确立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发展目标,并通过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逐步构筑起“一主三辅多组团”的城市空间发展框架。 2004年11月,市委、市政府启动了《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以下简称《总规》)编制工作。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组织指导原则,规划编制工作顺利推进。2006年3月,省建设厅代省政府对我市总规纲要进行了技术审查,同年8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国家建设部)组织专家对总规纲要进行了技术审查。2008年12月,市政府第16次市长办公会讨论通过《总规》成果。2009年1月,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总规》成果。 今年4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省视察工作时提出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大战略部署,青岛城市发展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为进一步宣传青岛城市的规划建设,促进城市文明程度和规划管理水平的提高,按照城市规划编制法定程序,经市政府同意,举办此次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社会公示活动,希望此次总体规划公示活动成为广大市民了解、参与、监督规划的窗口,宣传青岛的媒介,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桥梁和市情教育的基地。 城市总体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工作,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此次总规修编工作不仅是对建国60年来我市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我市牢牢抓住本世纪前20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实现青岛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总规修编过程中,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在深入研究我市发展所面临形势与任务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力求规划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市城市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实现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社会公示让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不仅有利于增强广大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提高市民的主人翁意识,体现公众对城市发展的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鉴于此,市规划局按照相关规定,并经市政府同意,决定将《总规》成果进行社会公示,广泛征询社会各界和全体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导读 历时近五年,蕴含着科学规划理念的青岛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着眼于未来15年青岛城市发展路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融入市委、市政府“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思想,勾画出一幅宏大绚丽的未来城市蓝图:到2020年,青岛将成为拥有近1200万人口、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近540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77.8%的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到2050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全面融入“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思想 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成果体系全面融入了市委、市政府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提出的“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战略思想,将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向集约化、内涵式方向引导、控制与发展。这就意味着,规划一经批准,“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思想将成为我市城市空间发展与管制法定的公共政策,从而为城市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新一轮总体规划突出了青岛作为滨海和海湾型城市的特点,突出强调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和战略,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确立“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空间发展战略 规划确立了“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全新空间发展战略,积极构建青岛、黄岛、红岛、崂山“一主三辅”的现代化城市框架,以强化主城的内涵式发展、稳步提升老城区功能、有序推进新城区建设为目标,以改造和提升青岛主中心、崂山及黄岛副中心为重点,全面增强主城的综合实力,提升主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依托环胶州湾地区,积极辐射和带动外围地区,构建以环胶州湾地区为核心圈层,以即墨、胶州、胶南为内圈层,以莱西、平度及临近区域为外圈层的多圈层拥湾发展格局,积极促进各圈层的合理分工与有机协作,重点建设中心城区和胶南、胶州、即墨城区以及外围的平度城区、莱西城区,科学规划建设滨海沿线的琅琊组团、鳌山组团、田横组团,合理引导城镇组团的有序发展,积极发展重点镇。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沿三条区域城镇发展轴向外辐射拉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形成由中心城区向外轴向辐射、点轴分布的网络状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进一步突破了空间上的束缚,将区域研究范围扩大至整个山东半岛。规划区范围由中心城区及滨海公路沿线的胶南市区和琅琊、泊里、鳌山卫、温泉、田横、王村、丰城七镇,以及胶州市的营海等沿胶州湾地区组成,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相比,新增了一市七镇,新增面积约870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达到2870平方公里。 目标: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规划勾勒出一幅令人振奋与向往的未来青岛图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港口城市、滨海旅游度假城市。在城市职能上,青岛将集中国东部沿海的区域经济中心、现代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国家海洋科研及海洋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等诸多特色鲜明的角色于一身。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将青岛建设成为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的目标。 作为城市发展目标支撑体系的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发展三大目标,则具体体现了城市管理者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突出改善民生,注重社会公平,让全体市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 通过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未来的青岛将成为开放度高、信息通畅、服务便捷、辐射力强、城市功能完善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和城市综合实力进入全国主要城市前列,成为全国最有活力、最有吸引力、最有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通过以富民和谐为主线,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文化强市”战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快发展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居住和生活质量,青岛将成为滨海宜居城市、滨海现代文化名城、创新型城市。 通过以胶州湾保护为核心,积极保护生态绿地资源,合理利用海岸线资源,高效利用能源和水资源,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青岛将努力向国家生态城市迈进。 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市市域总人口规模将控制在1200万人以内,其中,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5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40平方公里以内,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7.8%,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8平方米。 根据规划描绘的远景蓝图,到2050年,青岛将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城市景观优美,科教发达,旅游兴旺,产业布局和结构优化,各项城市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将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进一步彰显青岛城市个性 如何协调2870平方公里的广阔空间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蓝本给出了科学合理的答案:统筹城市规划区生态、港口、旅游、产业与特色的协调发展,以中心城区为战略支点,突出滨海组团的集约化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其中,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重点保护胶州湾生态“蓝核”,以崂山群脉为主形成的东部生态“绿核”,以小珠山、大珠山、铁镢山等地区为主形成的西部生态“绿核”等3大生态核心区;划定滨海生态间隔区,制定相应的管制措施,严格保护滨海地区的生态资源,确保滨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 在产业发展方面,努力将环胶州湾地区培育成为青岛市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核心区域,重点布局产业研发机构和集团总部,大力发展金融信息、航运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化综合服务业,全面提升半岛现代化综合服务核心区——环胶州湾地区的综合势能。积极向滨海两翼组团地区拓展发展空间,海洋产业等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向东翼鳌山组团拓展,重工业积极向西翼琅琊组团拓展。 此外,新一轮总体规划将进一步彰显青岛“山、海、城、河、岛”有机交融的城市特色,打造帆船之都、影视之城、音乐之岛,努力将青岛建设成为滨海现代文化名城;统筹规划建设滨海地区的城镇和乡村,重点建设中心城区及田横、鳌山、胶南、琅琊四个滨海组团,全面推进滨海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编辑:royal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