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重庆历次总体规划-行业动态—规划设计频道-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揭秘重庆历次总体规划
[日期:2009-09-04]  来源:华龙网  作者:王德刚 翟鸣春   发表评论(0)打印



 

 

  1946年

  顶尖专家设计城市规划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就请了世界一流的专家对重庆的城市建设进行规划。1946年4月,由重庆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完成,有多名世界一流专家参与的现代重庆第一个城市规划――《陪都十年建设计划案》出炉。张远说,下月即将动工的两江大桥(东水门大桥、千厮门大桥),也出现在了《草案》中。

  新中国成立后,大家认为两江大桥该修,但解放碑、朝天门片区形如口袋,若先建此桥将造成拥堵。张远介绍,现在已建成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与嘉陵江大桥,口袋有了出口,再修此桥,有利交通。

  1960年

  规划9个片区4个卫星城

  1960年,我市编制了解放后的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重庆城市初步规划》,城市用地遵循“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的布局原则,强调将工业在更大范围内分散,规划了市中区、大杨区、大渡口区、沙磁区、中梁山区、江北工业区、弹子石工业区、南坪工业区、李家沱-道角工业区等9个片区,在外围规划了北碚、歇马、西彭和南桐4个卫星城。“初规比较简单,但满足了当时的发展需要。”张远说。

  1983年

  “多中心、组团式”布局

  重庆第三次城市总规于1980年开始编制,1983年获国务院批准。张远说,现在重庆的城市性质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而1983年版的总规明确的城市性质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只差“地区”两个字。有专家认为,这体现了当时专家的远见。据了解,1983年版的规划还确立了“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空间布局:将城市分为14个组团,一个中心,四个副中心。

  1998年

  突破两山屏障加快扩城

  1997年,重庆成立直辖市,我市对城市总规进行了修编,“完善城镇体系,开拓新的城市发展空间;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优化城市生态系统,保护历史文化和山城、江城的历史环境风貌”,均为修编时列出的重点。在这次总规修编后,重庆确定了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突破了铜锣山、中梁山屏障,扩城速度加快。

  2007年以来

  建设都市区森林大屏障

  2007年,重庆市编制完成了《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07年9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重庆市新版总规。张远说,这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城乡总体规划,该规划维护和强化了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和自然性,建设都市区森林生态大屏障。到2020年,我市将建成1个特大城市、6个大城市、25个中等和小城市、495个左右小城镇。

编辑:royal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