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设计|园林规划-规划设计频道 → 行业动态—规划设计频道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新西兰馆--再现毛利文化
距离中国馆一步之遥的新西兰馆,有两片翅膀一样的白色前檐。新西兰馆总代表吉赋礼认为,这象征着新西兰毛利人神话中的天空之父。毛利文化是此次新西兰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除展出毛利部落的传世宝玉外,新西兰馆还仿照新西兰人的生活习惯,在顶楼建起了一座巨大的花园。 兰奇(Rangi)与巴巴(Papa)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他们一起生育了6 个孩子。因为兰奇和巴巴很相爱,不愿意分开,他们的孩子都不得不生活在黑暗之中。后来,6 个孩子长大了,他们不愿意继续这样的生活,于是想方设法将父母分开。最后,其中一个孩子,森林之神Tane 做到了。于是,兰奇变成了天空,巴巴则成为大地。生活在混沌中的人类见到了光明,并在这个新世界里繁衍后代。人们将兰奇和巴巴的孩子奉为神,而那对相爱的夫妻却无法再相见。于是,每当兰奇想念巴巴,天空就开始下雨,那就是兰奇的眼泪…… 这个毛利人“创世纪”的故事便是2010 年上海世博会新西兰馆“自然之城:生活在天地之间”的灵感来源。面积约为2000 平方米的新西兰馆位于世博园区B 片区,距离中国馆一步之遥。与采用红色为主色调的中国馆相比,新西兰馆是一片绿白相间的世界。还未走进新西兰馆,观众首先会被一片巨大白色遮阳棚所吸引。遮阳棚前檐以特别的角度向外飞斜,衬托棚后棕色的展馆格外醒目。有人说这两片飞斜的白色前檐像两枚“飞翔的翅膀”,而在新西兰馆总代表吉赋礼(Phillip Gibson)眼里, 这个造型更像新西兰绿色草原上一片茫茫的天空,是天空之父“兰奇”。 白云之下就是新西兰馆,一片存在于“天地之间”的独特土地。穿过Tane 神的雕塑,观众漫步馆内,会有一种在海边、城市和荒野中旅行的感觉。 自然,是历届世博会中新西兰馆都会运用的主题。在2005 年的日本爱知世博会上,新西兰馆运用的自然元素,获得该届世博会的“自然智慧奖”(NaturalWisdom award)。而这次世博会,新西兰政府的投资是爱知世博会的5 倍多,达到3000 万新西兰元(合1.6 亿元人民币),还请了为《指环王》设计特效的团队,来设计馆内的感官效果。 但吉赋礼还是认为,独一无二的毛利文化才是本届世博会中新西兰馆最重要的元素。“你们也许无法了解毛利文化对于新西兰的重要性。对于外界来说,秀丽壮美的自然风光,独一无二的动植物是大家对新西兰的印象,但对新西兰人来说,毛利文化才是新西兰的根基。” 吉赋礼解释说。 将毛利玉带进世博馆 吉赋礼设想观众这样“发现”新西兰馆:“很庆幸我们离中国馆很近,因为人人都会去参观中国馆。当大家走出中国馆,就会被不远处极富特色的音乐吸引,然后,你就会看到一群毛利人跳着充满活力的毛利战舞Kapa Haka,举行着欢迎仪式。与此同时,一些毛利艺术家则会在现场表演雕刻毛利人独有的图腾柱。这些负责迎宾的毛利演员都经验丰富,非常知道如何烘托气氛,招徕观众,他们还会邀请一些人加入舞蹈的行列”。 进入新西兰馆的正门,观众会立刻被一块直径3 米的绿色玉石所吸引。“与中国的玉石不同,多数新西兰的玉石并不那么名贵,所以,我们常常将它作为装饰材料。”吉赋礼说。安放在新西兰馆正门处的那块巨大的玉石也是公开展览的,他建议“大家都去摸摸看”。 新西兰的玉石不如中国的玉石通透,整块玉呈墨绿色,在潺潺的流水下闪现出和中国玉一样内敛沉稳的光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样,在毛利人的文化中,玉不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而且还隐含着对坚忍品质的称颂。新西兰的玉大多产于南部一个叫的毛利人辖地,如今,这种玉已然成了新西兰对外形象的一种象征。 另一方面,为了表现对于上海世博会的重视,新西兰馆内的VIP 区域还将展出一块真正的毛利传世美玉。这块名叫“hei tiki”的玉石高16 厘米,宽约9.6 厘米,被雕琢成一个盘腿而坐的毛利人,头微翘作若有所思状。毛利部落的能工巧匠还利用鲍鱼壳制作出雕像的眼睛,看上去更加惟妙惟肖。 据吉赋礼介绍说,这块叫做hei tiki的玉来自毛利人三大部落之一Kai Tahu,是当地部落酋长的代代相传的玉挂坠。为了与这块hei tiki 毛利玉相呼应,新西兰人别出心裁地向上海博物馆外借出了一块有5000 年历史的玉琮。这快玉琮高21.6 厘米,宽7.3 厘米,呈方柱状,内圆外方,表面刻着人面图纹。属于良渚文化时期的器物,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见证。 可以预见,届时在新西兰馆的VIP区域内,来自中国与新西兰的两块美玉将互相辉映。 毛利文化对新西兰的影响 戴着金丝边眼镜,说话慢条斯理的吉赋礼是新西兰最资深的外交官员之一。在过去的近20 年时间里,他游历亚洲各国,曾代表新西兰与老挝、泰国、缅甸、越南和日本等国从事外交事务,目前任新西兰驻印度尼西亚大使。 “在过去那么多年里,我走过了亚洲那么多的国家,令我感到非常惊奇的一点是,我发觉毛利文化中的许多元素竟然与亚洲文化中的某些元素如此相像。”吉赋礼说。 目前,在总共400 万的新西兰人口中,大概只有15% 是毛利后裔或是属于某个部落,但毛利语言和文化却对新西兰人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毛利文化对于整个新西兰最大的影响莫过于毛利人对于大自然的崇拜和热爱。 “其实许多中国人可能并不知道,新西兰的全名应该叫做“Aotearoa NewZealand”,其中“Aotearoa”一词便是毛利人对新西兰的称呼。” 800 多年以前,生活在南太平洋波利希尼亚群岛上的土著毛利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哈瓦基(Hawaiki),乘着独木舟劈波斩浪,横渡太平洋后发现了新西兰岛,“他们远远地看到这片被绵长的白云覆盖之下的土地,大喊着Aotearoa 这个词,意思是长白云之乡。” 吉赋礼对记者说。 现在的新西兰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依然体现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西兰馆顶楼的巨型花园就脱胎于新西兰人的日常生活,这也是本次新西兰馆的特色之一。“对于新西兰人来说,自然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多数新西兰家庭都会建造属于自己的花园,用各种绿色植物将自家花园打扮一新,即便是走在大城市里,人们也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花园,家家户户的花园相互连接,营造了一个最奇特的自然环境。”吉赋礼说。 在新西兰馆的顶楼,我们将看到的,也许会是史上最大的一个新西兰花园。这个花园几乎覆盖了整个新西兰馆的楼顶,然后从8 米高的地方倾斜而下。花园中布满了来自新西兰和中国的各种特色植物。尤其是一种毛利语叫做“ ” 的树,它最高可以长到20 米,在每年的圣诞节期间开满火红的花朵。而在明年的上海,这棵开满红色花朵的Pōhutukawa 树也将为上海的圣诞带来南国的风采。
编辑:royal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