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设计“泄愤”不如主动沟通-行业动态—规划设计频道-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拿设计“泄愤”不如主动沟通
[日期:2010-04-06]  来源:中国花卉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最近召开的一个园林业界座谈会上,在谈到园林绿化项目中不合理的植物应用时,景观设计师特别是年轻设计师成为很多人“泄愤”的对象,不少发言者指责他们不了解植物苗木市场,责任心差,胡乱设计。设计师遭受这样的指责确有缘由,但把责任全推到他们身上,则会掩饰其他问题。

  作为景观设计师,了解乃至熟悉植物特性和苗供应情况是必备的知识,但这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在我国,由于园林景观行业的迅猛发展,对设计师的需求很大,一些环艺等相近专业人士从事景观设计的不在少数,再加上前几年一些师资力量不足的农林院校纷纷成立园林专业,大肆扩招,导致其在植物相关专业的教育明显欠缺。另外,当前的苗木生产单位众多,苗木生产远未标准化,也没有权威机构对存圃数量做统计调查,一些设计方案所涉树种在市场上找不到,也不能全怪设计师。

  目前,景观设计讲究生态、自然,业主对植物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设计师也很想提高植物方面的知识水平。但园林行业归于建设系统,苗木生产则归农林部门,相应的协会也各自独立,相互间缺少联系,设计师和苗圃间缺少沟通平台。设计师的工作任务往往都比较繁重,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苗圃现场考察。在这种现实情况下,苗木生产者与其抱怨,不如主动地去找设计师交流,这样既可提供苗木生产信息,也可给设计师讲解树种的应用知识。

  设计师与苗木生产有效互动的成功例子并不少。前几年,浙江萧山生产了大批红石楠、金叶女贞等新品种。

  为了将这些品种推向上海,萧山花木节请来了一批上海的景观设计师,通过研讨、观摩,红叶石楠等很快被设计到上海的绿化项目中。浙江的一家苗圃生产的是大规格常规树种,他们去上海给设计单位“讲课”,让设计师了解市场上有多大规格、数量的苗木,也很快打进了上海市场。上门给设计师“讲课”,这也是资材企业推销产品的成功经验。

  园林苗木真正能称之为产业的时间并不长,在植物的推广应用上也不具备欧美国家那样的市场条件。在市场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出现了植物应用中的种种问题,生产者、设计师都有责任,不能一味地指责某一方。这既需要设计师加强学习,也要求生产者和苗木行业协会积极主动地寻找与设计师的沟通渠道。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