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设计|园林规划-规划设计频道 → 理论探索—规划设计频道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城市建设如何以人为本
开场白 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城市建设的新闻可谓层出不穷,比如山东济宁要打造文化城,上海花500万建豪华厕所,无锡一座高近百米、造价3000万、使用仅7年的楼正酝酿炸掉……大家之所以关注这些新闻,是因为城市是老百姓的城市,城市建设的花费大部分来自财政资金,所涉及的都是百姓利益。因此,城市建设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公众有权力说话。 切忌图虚名不切实际 “任何城市的历史都是按照历史规律和城市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如果一味地为了追求所谓的历史而去硬性的打造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晓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前城市建设过程中在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方面就是片面追求“政绩工程”,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只图虚名不顾地方的实际而去打造所谓的“面子工程”,既劳民又伤财。 另一方面,有的城市在竞争追求活力过程中变了味,一味地为了竞争而去竞争,进而出现了一些城市建设违背国情、盲目攀比,超越资源环境、经济承受能力和群众的实际需要。比如当前全国多处都在刮建设大剧院的风,对于很多地方而言并不是出自当地群众的真实需求而建立的,这就形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与此同时,刘晓钟认为,城市的管理体制和考核也需要理顺。由于缺少正确的评价体系,致使一些地方官员片面地去追求一些“政绩工程”。 中国城市规划院工程规划所副所长沈迟认为,现在建设的某些奢华建筑其实就是在滥用公共资源,而问题是政府财政到底由谁去做的,怎么做,法律都没有明文规定。而且事实上很多城市的建设并没有按照事先的总体规划来做,不是从整体出发,而是以自己为中心。 沈迟认为,目前公共交通不够“人性化”是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道路交通标识不明显、不统一,常常导致驾车者走错路、绕远路,甚至违反交通规则。同时,很多公共交通设施往往考虑设计管理方面,而不是以乘客为本,所以希望有关部门在建设的过程中能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而不是从部门管理方面出发。”沈迟说。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周静敏教授也指出,忽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另一大问题。她说,由于重视不够致使道路、供水、排水、供热等基础设施严重短缺,2008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就将这些弊病暴露无遗。同时,没有一个科学性的城市规划和规划失控也是很大的问题,尽管规划先行已经号召了多年,但目前我们仍缺乏科学的规划,所以就形成了规划跟不上建设速度的现象,这也导致了规划失控的恶果。 构建可持续的紧凑型城镇发展模式 针对城市建设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和城市化建设面临的多重问题,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对于城市建设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涌彬认为,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积极创建适合今天及今后发展的有效模式,避免再走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弯路,最需要解决的是从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入手,构建可持续的紧凑型城镇发展模式。 王涌彬告诉记者,紧凑型城镇发展模式对于节省土地资源、解决公交优先问题、发挥基础设施效率、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城乡和谐宜居创造条件等方面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他同时指出,以“紧凑”为核心的绿色城镇发展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涉及多个领域和多个部门,仅依靠民间组织和个人的力量不可能完成的。其中更多与更困难的是政府转型及政府应承担的责任。 他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切实提高规划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要从单纯对经济指标的追求进化到追求绿色增长,即要转变增长方式。一个以紧凑为核心的可持续的规划发展大纲,需要长期的贯彻执行,提高政府的科学办事能力,减少政府的短期行为是政府能力建设的要务。应该看到,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是自下而上的内在需求,而中国目前还表现在政府高层的要求,地方政府要有能力把自上而下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转变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要把能力建设与资源管理结合起来 王涌彬说,对城市综合资源的认识能力和管理能力是政府能力建设的又一要务。以往的发展往往是建立在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的层面,同时又对大量的自然环境不加保护,迫于经济发展的压力重复建设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等等,这种状况必须加以改变。 对此,刘晓钟、周静敏表示赞同。他们一致认为,城市建设必须量力而行,切合实际,要严格限制不符合区域整体和长远利益的开发活动。超越城市资源和容量的负荷,超强度的城市开发,将会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政府、城市规划建设的决策者和管理者,都应该切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量力而行、厉行节约,坚决制止脱离实际,大规模投资建设行政中心、会展中心等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规划建设步入健康、持续、协调发展之路。 背景链接 (一) 3月21日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详细报道了一个最新版本的“举全市之力”豪举。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山东济宁打造中华文化标志城的消息掀起轩然大波,108名全国政协委员联署意见呼吁紧急叫停,逾90%网民强烈反对,济宁市官员却措辞强硬地放出风说:允许有争论,但标志城肯定要建。济宁一条随处可见的标语就是“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 (二) 22层98米高总造价3776.7万元的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楼建成使用仅7年,但政府决定下月将其爆破拆除,在原地新建一座250米的商业高楼。此事引起各方关注和热议:市民认为才7年就炸掉实在太浪费,而规划局有关人士强调炸掉大楼“政府并不吃亏”。 其实,与其说“政府并没有吃亏”,更准确的说法恐怕应该是:炸楼,政府有钱赚。政府取得医院土地不用花一分钱,只用一纸文件收回土地使用权就可以了。问题是,医院的巨额搬迁费从哪里来?政府作为最大的非营利组织,它本不该存在任何私利,自然更不能以“是否吃亏”作为行事的标准。《中国经济时报》 (三) 佘山月湖——上海最大的人工湖,水域面积456亩,被翠绿的东佘山、薛山、凤凰山环抱。在佘山月湖景区内,有一个造价500万元的豪华厕所,女厕所名叫“轻松坊”、男厕所名叫“逍遥阁”。厕所做成一个溶洞的模样,洞内有枝蔓攀爬在洞壁上,还有一排钟乳石,钟乳石下面就是玻璃的洗手碗盆,人一靠近,水便会从钟乳石中流下,在灯光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惹眼。《东南快报》 网友之声 ■ 城市建设确实应该以人为本,注重生态建设。但在绿化过程中要注重方法。要搞好一个城市的绿化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公民的人文素质,让他们懂得爱护生态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保护环境。十年种树,百年育人,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 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城市建设,最重要的是有保护生态的理念,而不是把某地建设成另一座“旧金山”。国外的先进经验我们可以参考,但不能完全拷贝。要搞好我们的城市建设,要更多地体现自己的特色文化。 ■ 政府部门对城市进行整体规划是必要的,专家的科学论证也是管用的和必不可少的;但是,无论规划还是论证,心里都要惦记着老百姓的工作和生活需求。把城市规划建设的“家底”交给城市的主人——市民,不仅是对城市管理者“民生”意识的考量,而且能够切实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的科学适用有效。 ■ 财政收入增加了是大好事,但如果不是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而是大把大把地乱花钱,就会成为败家子。我们应把增加的财政收入投入到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领域,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政府只有“对官员紧一点,对人民好一点”,才能真正赢得百姓的拥护。 ■ 近年我国不少城市在建设中只顾贪大求洋,忽视了老百姓生活需要,马路越修越宽,大楼越盖越高,广场越整越大,可老百姓出行、购物、休闲却缺少必要的空间。究竟什么才是宜居城市的标准?城市规划是否应该多听听居民声音? (据新华网) [大家谈] 以民生为重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把经营城市作为重点,其间发生的许多问题,比如贪大求洋、搞形象工程、铺张浪费等等,都远离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特别是不少形象工程遭到群众非议,说明这些建设已经偏离客观实际,有必要重新考虑其做法是否正确。 首先,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政府执政所强调的重要理念,以人为本必须要体现在能否尊重百姓的权利和意愿上,那种“允许有争论,但中华文化标志城肯定要建”,以及动辄向国外看齐的执着与选择不知其根据是什么?是否广泛征求了公众意见?因为那些超级庞大的工程一旦开工,需要的投资相当巨大。而财政收入都是纳税人的贡献,该不该花、怎样花,一要以百姓的利益为首要出发点,二要在百姓认可的基础上执行。 其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反对奢侈浪费应该是当前城市建设必须要注意的一个大问题。特别在我国还有许多群众生活困难,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方面投入还很不足的情况下,城市建设不应贪大求洋,而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修建一个厕所竟然要花费几百万元,不管谁出的资,这种做法都是典型的奢侈浪费,反映的是不良的社会风气。如果是由政府出资搞的建设项目,就更应该精打细算,每一分钱都花在有用的地方。 经济发展了,城市建设也要跟上,但必须看到需要政府投资建设的地方尚有很多,比如今年初的那场雪灾,让不少南方城市大面积停电停水,老百姓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事情之所以会弄到如此严重的地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城市基础设施落后陈旧,抗灾能力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吸取雪灾教训,加强水电路等基础建设或改造。应该是摆在各地城市建设面前的一个首要任务。政府在上任何项目之前,都必须好好想想,是否做到了以人为本。
编辑:jojo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