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规划设计:缺失的环节-理论探索—规划设计频道-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场地规划设计:缺失的环节
[日期:2008-06-04]  来源:园林学习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地规划设计,是一个涉及到社会、文化、技术、美学等诸多方面的重要领域,尽管涉及到场地设计的著作和文章汗牛充栋,但在实际的规划建设中却时常被忽略。通过多年的美国景观规划设计师职业生涯和主持设计国内外案例的经验总结,笔者结合目前国内的具体情况,试图通过一些案例分析,从设计者的角度对场地空间组织及设计模式进行一些探讨。

  1对场地规划设计的忽略

  场地规划设计(site planning and design),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可以这样说,场地设计是营造良好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途径。如果将一座城市比作一幅书法作品,作为单字的建筑结构匀称、赏心悦目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字与字之间缺乏合理组织、缺乏章法秩序,那么这幅作品难称佳作。在当前欣欣向荣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热潮中,无论是开发者还是设计者,对于建筑实体的功能造型甚为关注,然而对这些建筑赖以立足的场地设计却常常忽略而过,因而类似“成功的单体建筑,失败的整体环境”这样的状况屡见不鲜。

  1.1整体观念的忽略

  在目前的设计中,较为常见的现象是先考虑建筑的立面、造型、功能等,随后配上绿化植物和小品,场地规划设计成为一种填空游戏,必要的功能组织、使用需求、空间效果等场地设计的基本要素缺乏与建筑的统一考虑,造成建筑与场地设计的脱节。此外,建筑内部功能研究透彻但场地功能流线组织混乱、环境设计与建筑缺乏联系等不尽如人意的状况较为普遍,这些都反映出一种整体性思维的缺失。

  造成建筑设计与场地设计整体性缺乏的部分原因在于分段式的工作模式。目前国内的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几乎都是由规划师和建筑师先完成规划范围内的总体布局和建筑单体的设计,然后由园林师完善环境小品、植物配置的工作。这种工作模式由于缺乏设计者对设计流程自始至终的参与,容易造成建筑与场地环境的脱节。

  从专业领域来说,我国的规划师多注重宏观的规划设计,小尺度的场地设计并不是规划师的工作重点。建筑师考虑设计的出发点往往更多的侧重于建筑和空间实体,忽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由于多缺乏相关的景观园林教育背景,即使在对景观环境进行处理时难免有力所不及之处。而且,有些建筑师对场地设计往往不能与建筑设计同样重视,致使场地设计马虎而过。而园林师的教育长久以来一直源于传统的园林专业,教学的重点在于植物配置和私宅园林的设计手法,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专业教育,使得园林师难以对场地的空间组织、功能流线等进行整体考虑。因而在“规划师做规划,建筑师设计建筑,园林师设计环境”这种工作模式下,场地规划设计成为其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整体观念的忽略难以避免。

  1.2功能组织的忽略

  场地的功能组织是场地规划设计中至为重要的部分,它是对人流、车流、货流等诸多活动在空间上的合理安排,是衔接建筑与城市空间的重要环节。但是在目前的一些场地规划设计中,对交通组织、功能分区以及相关功能的忽视使得规划设计在相当多的时候仅仅成为一张缺乏细致考虑的图样,片面强调视觉效果却忽略了场地基本的功能组织,其结果是剩下混乱肤浅的表皮,在使用时有着诸多的不便。

  在下面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对场地基本功能的忽视,致使在场地中机动车流和步行者流线的交叉,不合理的停车场设计致使汽车停放混乱,影响交通也影响周边景观。此外,场地设计中不同的功能分区(例如停车区域、休息区域、后勤服务区域以及场地与建筑内部功能的互动等)都需要对其出入口、流线等等进行深入的考虑,不同的区域交通模式、景观处理都会有所不同。

  此外,在某些场地规划设计中由于设计者对场地的一些基本要素尺寸缺乏推敲,致使场地使用的实际状况与设计者的初衷相去甚远。

  1.3使用心理的忽略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规划设计中的原则。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西方、至今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环境——行为”学科一直致力于研究使用者心理和物质环境之间的关联,以此营造契合使用者心理的宜人环境。场地环境作为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重要连接,尊重使用者的心理感受,依据不同的需求营造适宜的环境氛围是场地规划设计中必须注重的基本问题。

  在一些建成的场地中,对使用者的人文关怀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如大而不当的硬质铺地广场,没有考虑使用者的停留驻足,绿荫和休息设施缺乏,使其仅仅流于视觉上的壮观;例如一些逼近城市道路的建筑出入口使得建筑与城市之间缺乏过渡空间,缺乏交通缓冲空间的同时也缺乏对使用者心理过渡的良好引导。此外,在场地设计中对一些环境小品的简单处理——例如缺乏休息设施、缺乏引导标志等屡屡可见,这都使得设计以人为本成为一句空谈。

  2关于场地规划设计的一些思考

  2.1场地规划设计的整体理念

  场地规划设计要求设计者在构思最初就有一个整体的设想并且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等可行性,在设计过程中考虑:

  1)整体的空间关系,例如建筑与场地环境的空间位置、场地内的高程关系、建筑物的尺度等;

  2)整体的功能组织,例如场地的对外交通出入口组织、建筑与周边环境的人流组织、休憩空间的设计等;

  3)整体的风格特色,例如建筑的风格应当与环境设施、植物配置的风格协调统一,达到相互融合的效果。

  事实上,在中国传统的城市和建筑营建中,规划一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理念使得中国城市体现出一种撼人至深的整体性,至今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这种整体性持久不衰的魅力。在今天的城市建设和建筑建设中,我们更应当有一种整体性的场地规划设计理念,以此创造出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

  2.2场地设计的功能组织

  在场地规划设计中,由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共同处理场地设计的功能问题,这要求设计者对场地的功能组织有着透彻的了解,对交通流线、基础设施以及场地布局等有熟练的掌握,正如同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需要对其功能流线组织了如指掌一样。笔者试图通过如下的一些简单的对比案例来说明场地设计中对功能组织的一些考虑。

  在处理建筑出入口的A方案中,A1是比较常见的场地处理模式,大面积的硬质铺装由于对停车空间未加仔细推敲,因而容易造成前文所提到的停车及交通流线混乱,雕塑的设置并未对建筑前广场的交通组织起到积极的作用。在A2的处理中,对建筑的出人口进行一定的功能分区,通过设计出入口回车场地对交通进行引导,同时位于建筑前结合绿化设计的停车场可以避免车辆停放的混乱。A3则是进一步考虑了景观、交通等要素,在正对建筑主人口的轴线上设置步行景观道,实现人车分流,同时也将停车场的设计同绿化结合起来,并在后勤区域设置相应的入口区域和停车场,流线清晰、功能分区合理。

  在更大尺度的场地设计B方案中,B1是建筑设计与场地设计没有进行整体考虑的典型代表。在B2方案中,将场地设计和建筑设计整体考虑,结合景观、交通组织将建筑造型进行适当的调整,为使用者提供具有丰富景观以及不同空间特色的区域;对建筑出人口和停车场的考虑让整个场地的交通组织更为清晰合理。

  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那样,场地设计是对建筑和环境的整体考虑,在图3的设计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场地设计如何体现了规划—建筑—园林整体化的设计理念,建筑与周边场地功能、景观环境的良好结合;在场地设计中对不同功能流线的清晰组织,将车流、人流以及后勤服务的流线有效的布置在场地上;此外,通过不同的空间环境营建与建筑功能相适应的良好氛围,对使用者进行引导。

  2.3场地设计的工作方式

  分段式工作方式致使场地规划设计成为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中最为薄弱的一环,因而笔者建议在设计流程上改变以往割裂的模式,由景观师、建筑师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组成设计小组,在景观规划师的统领下进行方案构思和深入,各方及时的沟通和商议能够尽可能的避免各自为政的局限,以确保方案的整体性。笔者曾在拙文《大景观——种整体性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中提出了整体性景观规划设计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框架,无疑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场地规划设计,它体现的是一种动态的、完整的、团体的工作模式。

  2.4也谈设计师的社会职责

  设计者在进行场地设计的时候,不仅仅对业主负责,更应当在设计过程中担当起自身的社会职责。场地设计往往只是城市环境中的一个部分,设计者应当从城市整体出发,建立起更为整体的价值观念和空间观念,尽可能的以自身的设计推进周边地区的环境改善。从场地周边环境出发整体的考虑问题,往往会引起对该场地价值的重新认识,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此外,设计者应当持有促进社会公平的价值观,良好的场地设计不仅在塑造城市景观、完善城市功能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它更是促进城市公众生活的良好媒介,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公众塑造更多的开敞空间,让不同的群体能够参与到其中。

编辑:xuan88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