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发展的趋势-理论探索—规划设计频道-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园林发展的趋势
[日期:2008-06-05]  来源:《中国园林》1985年第1期  作者:程绪珂   发表评论(0)打印



  随着新的技术的崛起和发展,世界出现了新技术革命的热潮,这是人类历史上内容最丰富、意义最深远的技术革命。这场革命同经济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关系,园林也不例外。它对我们向四化进军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园林部门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中,高瞻远瞩,展望园林发展的趋势,作好充分思想准备,有所作为。现就园林趋势问题,谈一些肤浅看法。

  一、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以生态学的原理与实践作为依据的趋势

  生态学是研究人类、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科学。三十年代英国A·G·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五十年代美国E·P·Odum建立了较完整的生态理论体系;七十年代后,生态平衡的理论得到迅速发展,迄今又出现了许多学科生态化和生态科学社会化的倾向。生态平衡是自然科学问题,同时也是经济问题,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两者相辅相成,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所以说,经济学和生态学的结合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一个飞跃。世界人口的增加,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感到地球是个有限的空间,地球的物质也是有限的。我们要有长远的观点,不但要保护生态系统,而且要考虑到适应客观的增长。有人比喻自然的生态系统好像银行,存入了钱,可取到利息,如果把本一块用完,就要破产。多年来,由于我们忽视生态环境作用,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实行掠夺性的经营,使开发和利用程度超过了资源的恢复和再生能力,有的已造成了无法补救的历史损失。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居民为主体的独特的生态系统,它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两个方面,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自我维持和调节的能力。特别是其中的绿色植物是自然的生产者,其产品是其它生物的食料,是所有生态的生存资料。城市生态系统是在人们的控制下形成和发展的,人是它的调控者,又是最大的消费者,人有力地支配着这个系统,并从中攫取大量物质。我们必须要掌握自然规律来认识生态系统的作用,使人类向合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发挥主宰作用。

  人起源于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经常置身于自然的怀抱中,才能获得生命活力。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的分析,需要新鲜空气,安静环境,适宜的气候,合理的光照,周围种植花草、树,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从人类生活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由依赖自然——利用自然——破坏自然——保护自然到人工仿照自然,这样一个认识和实践过程。

  用什么方法创造舒适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好的方法是运用生态的途径来进行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因为城市园林绿化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由一般卫生防护、文化休息、游览观赏等作用向环境保护、防止污染、保持城市生态平衡,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所以,城市绿化要以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而且是城市绿化的根本目的。城市园林绿化系统必须科学地根据生态学的观点,从城市环境质量要求进行规划,主要是依靠植物,它的主体材料是树、、花。因为绿色植物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城市生态需要绿色植物的平衡和调节,建设文明、整洁和美丽的城市更离不开绿色植物。我们园林规划设计师就是要用绚丽多彩、万紫千红的植物打扮城市,城市园林系统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蓝图的底色,代表未来的城市美景。在做具体规划时,要摆脱传统的经验,感性的、静态的和手工式劳动的规划方式,不能单纯在某一功能或用地平衡上机械地规划。应采用科学的、理性的、动态的和计算机化的现代化规划设计法。从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出发,对市区、郊区的绿化系统按多维空间的概念进行合理布局,创造城市最佳空间结构和功能。

  城市园林绿化的范围,主要围绕着维护城市人群的健康、活动、环境美化的需要和保护植物群落,包括城市和郊区各类型绿地。世界各国主要城市的绿化水平较高,最高的是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均绿地达80.3平方米;华盛顿约有300余处小公园,小公园数量多,便于人们就近休息;日本有公园23,875处,其中属居住区的公园,占百分之96.3%。有些国家最近为什么提出城市森林化的概念呢?因为地球上最大的植被类型、最大的生态系类型是森林。目前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只剩28亿公顷,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5。随着森林面积缩小,整个环境质量恶化,旱涝灾害频繁。地球上现今生物种类,估计约有500~1,000万种;到本世纪末,有人估计有可能只剩1/5~1/10。当前世界上至少有25,000种植物正受到灭绝的威胁。热带雨林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森林,而它每分钟竟在地球上消失30.4公顷。总之,地球上的森林绿地每年可为人类吸收处理掉近千亿吨的二氧化碳,而空气中60%的氧气,又是靠森林绿地提供的。因此必须以生态学的理论,模拟再现天然森林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接近自然的风景景观,使城市绿化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日本从七十年代开始,在城市周围营造环境保护林,在城市内造了10~100公顷森林;在离城市50公里的外围,营造了100~1,000公顷的森林。莫斯科新的总体规划中要建设首都森林保护带,使莫斯科周围保留一个建筑物极少或没有建筑物的连续不断的绿化地带,以防止首都与邻近的各城市连成片,使外部的森林保护带、公园、林荫道和街心花园楔入城市。衡量一个城市园林绿化指标是否合理,它的依据是什么呢?主要是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在这方面的研究,我们要敢于突破传统理论的旧框框,开展综合性的多学科研究,重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研究,运用系统工程学、环境科学、未来学、心理学、经济学和微电脑工程等研究成果,为城市生态系统确定出定量地、最优目标(目标函数);运用最好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把整个系统分成不同等级和层次结构;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的总体最佳目标,以达到总体最优化。

  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是人,我们在美的生态环境里“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出各种园林绿化形式的同时,应预测几十年后人的生活方式的变化趋势。根据日本、美国等国预测的未来人民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的变化:即人的闲暇时间延长、生活内容扩大、智力活动普遍、男女分工不明显、家庭小型化、健康水平提高、出现超高龄的社会,生活方式就会改变。预计2006年后人类可征服癌症,2010年后在月球上建立了一个居住点。我国未来的前景将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加美好。实现了四个现代化,迎接新的经济振兴时期的来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人们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的不断提高,革命精神的不断发扬。那时,将给人们带来可喜的变化,工作时间将比现在要缩短,人们健康水平大大提高,高龄者越来越多,他们需要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他们需要到祖国各地去游览名川大山,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使在职的职工在紧张劳动后的休息中得到有高尚趣味的精神享受,使退休职工在发挥余热中更好安度晚年。这是对园林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更好地继承我国的传统园林艺术和自然园林的风格,创作各种风格的园林,用园林艺术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发挥游憩的效益。要表现我国的高度文明,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事。我们要对城市、乡村进行调查研究,以生态学观点全面规划,确定控制污染和创造环境美的园林绿化规划。同时还要提倡在经济建设中遵守“生态发展”的原则,其目的不仅在维持和保持生态平衡,而且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只有把发展经济和维护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才能促进经济建设持续发展。这是一个新问题,我们园林工作者共同努力作多方面研究和实践,以适应新技木革命的需要。

  二、新技术在园林植物上运用的趋势

  (一)关于生物工程在园林植物上的应用。在今后二十年中,将是生物的时代,正如过去的二十年是微电子时代一样。科学家预言:“二十一世纪是生物时代”。微生物、细胞、酶和基因等四大工程成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要方向。

  生物工程已开始进入经济领域。遗传工程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之间架起了桥梁,生物学家已从学术园地转向工、农、商、医、和环境等生产领域,应用范围很广泛,可提供多种多样产品,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

  许多花卉和树木都有可能用遗传工程技术获得遗传性状的改良。如浙农大用花瓣培养创造菊花新品种;北京等园林部门取矮牵牛等花卉用离体繁殖来保存杂种优势。我国许多科研单位用组织培养在许多花卉上都作了快速繁殖试验已取得良好的成绩。生物工程在园林植物开辟新种方面,前途是广阔的,如悬铃木的茸毛和花粉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可否设计一种悬铃木既无茸毛又有经济价值的新种的蓝图。

  (二)电子计算机在园林工作上的应用。电子计算机将成为新技术革命的象征。电子计算机是使园林工作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速度上加快、效率上提高的有力工具。它在决策即制定灌溉计划、防治病虫害和杂草的模式、操纵温室栽培中各生长因子。美国R·Heins博士利用微电子计算机研究菊花适宜的光合作用和研究含羞草根据白天温度及太阳辐射来预测其开花时间。现在预示着人可能用计算机在温室中控制植物生长,并按照人们期望的时间开花。还有最近发展的一部园艺拖拉机的机器人,能把一个长方形草坪修剪得很好。此外计算机在管理上可收集、保存、整理和监视资料数据,作出最佳决策。今后有许多植物的播种、管理、施肥、包装及运送都将自动化,这就要求我们园林部门也该重视使用电子计算机的信息。如美国1982年300万台信息终端设备,1983年后就翻了一番。1981年底日本已拥有工业机器人10万个,占全世界的80%。但电脑毕竟不是人脑、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人脑。日本经营管理学家土光敏夫认为,物质资源有限,而脑力资源是无限的。普通人仅用了5~10%,爱因斯坦那样的人,也只用了30%。人脑始终是主体,电脑是客体,电脑是受人脑控制的。所以新技术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只有同人类的创造能力结合起来,才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推动人类社会更快的向前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培养人才,以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

  (三)新技术在园林植物栽培技术上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园林植物的栽培仍偏重于传统的老经验,产量低,成本高,质量差。广泛应用新技术,从传统栽培向高度科学技术过渡,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过渡,是一场重大的改革。

  1.要重视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和良种的培育推广工作。采用良种是提高经济效益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收集植物的品种资源,历来为各国重视。美国哈佛大学威尔逊教授四次来我国西南收集品种,该校树木园内中国原产的植物占主要地位。英国皇家植物园在云南引种多年,其中常绿杜鹃,经育种产生繁多的品种。他们说:“如果没有云南的杜鹃,我们不知春天来了”。日本已有了我国的金花茶,他们用组培繁殖,从一株近万日元降到几千元。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查,进行引种。运用多种技术进行繁殖,不能急于从山上挖下来,移不活就造成植物种质绝灭。1956年起有一百多个国家共同组织了“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1961年成立了“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还签订了《濒危野生植物国际贸易公约》。我国已于1980年正式加入这些组织,为了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我国已订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条例》,提出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就有300多种。

  种质资源,包括栽培种、野生种、有独特性状的杂种品系和从国外引入的材料等。保存乔木、灌木、草本各种品种的原种,就是保存各种植物的基因。这些基因是植物亿万年适应地理、生态条件经过遗传和变异的结晶。品种的改良和新种的培育,都要以原种为基础,种质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我国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却没有一个种质资源库,我们呼吁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2.防止表土流失。人工群落的带土移植也是破坏生态平衡问题。有人提出八十年代末期可能会开始出现表土危机。日本出口柳杉、五针、大阪松都是裸根的,既保护了表土,又不带菌。我们园林工作者要在防止土壤流失方面作出贡献。如生产草皮植生带,不必再到苗圃和海滩上去挖草皮了。在移植常绿植物时应采取裸根移植新方法。公园绿地的落加工后复盖土壤,既可护土,还可当作肥料,落叶归根。

  3.科学灌溉。苏联制成的“测电阻仪”和美国制成的“测温器”,能科学预报植物浇水时间,从经验灌溉到科学灌溉。

  4.科学施肥。今后应根据不同植物的需要量施用不同的肥料,更加科学化。肥料的复合化和商品化,要与环卫部门、农业部门共同研究,充分利用城市垃圾,使有机肥料商品化,不但供园林部门使用,还可供应市场,方便家庭养花和单位绿化。

  5.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农药。这种农药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治病虫害,而且可以较好地解决农药残毒问题。美国学者认为要首先弄清病虫害的本质及其特性,再有针对性的施药。在利用生物防治方法解决土壤传染病害方面,国外也取得一些进展。

  6.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以增加生产。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的主要生物化学过程。研究的内容包括:快速育苗,提高叶面指数,延长衰老,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光呼吸和维持呼吸的减弱等。

  7.温室培育使用二氧化碳的问题。二氧化碳的含量对增进光合作用和提高产量,促进生物固氮和微生物活动,提高水分效能,增加植物对水分、光照和温度适应的弹性,都有积极作用。

  还有许多新的栽培方法,不一一列举。总之,要广泛应用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过渡,从传统的栽培经验向高度科学技术过渡。从现在起就应研究这方面的技术,以适应四化的要求。

  (本文作者系中国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绿化委员会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编辑:81nunu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