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水景的传承与创新-理论探索—规划设计频道-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现代水景的传承与创新
[日期:2008-06-18]  来源:中国花卉报  作者: 蔡雄彬 朱镜璇   发表评论(0)打印



  近20年来,越来越多高新技术的运用,使得城市园林中的水体景观成为城市中最活跃的一种园林要素。下面结合厦门市城市街头水景实例,来探讨一下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中的水景是如何传承与创新的。

  形声兼备颇具观赏

  形声兼备就是通过寓形于声或寓声于形的方法来体现水景特有的观赏效果。中国传统园林水景在这方面有很多经典实例,如江苏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从无锡惠山引水至寄畅园,沿着蜿蜒溪流叠石砌成石堑道,使水由石上跌落于堑道中,产生叮叮咚咚的回响。细听之,犹如不同音阶的琴声一样,故得名八音涧。

  厦门市鼓浪屿的现代水景———

  竖琴,在形声兼备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创造出的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与地方文化的主题水景!红色的竖琴弧线轮廓在四周绿色的衬托下显得格外优美,姿态绰约,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效果。而用水的溅落形成直线来隐喻现实中的琴弦,水丝如琴丝,让人很容易在观赏此景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琴虽是静止的,但水是流动的,让本听不到的声音在水的飞溅中得到显现,置身其中仿佛聆听一曲动听的交响乐。

  活灵活现蕴含哲理性

  中国的造园艺术和其他文学艺术一样,多多少少都暗含着古老的儒学、道学与佛学的思想或理论。如道家的一池三山的神仙境界已成为一种模式。

  位于厦门莲前路东浦路口的一处街头水景,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为主题设计,在喧嚣浮华的城市一隅,一位老渔翁在水池边,抱着双手,正悠然自得地观看鹬蚌之间的争斗。整个雕塑采用花岗岩制成,呈现出活灵活现的特性,既体现海岛城市的滨海风光,又与周围的水流、喷泉等形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其实,这何尝不是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用旷达的心态来面对世俗的纷争,收获往往会更多!

  高雅脱俗体现文化性

  中国古代水景素有“高雅脱俗,韵味无穷”的美称,常常通过水景来继承和弘扬高雅的文化传统,如大家所熟悉的从明清时代留下来的古典园林的流杯亭形式,北京中南海的流水音,故宫乾隆花园的禊赏亭,恭王府的枕秋亭……这些流杯亭的面积虽只是数平方米至十数平方米,但却可以通过这种小沟曲水造型来再现当年王羲之的流觞活动。

  位于厦门市中山路达意商业城门外的“源远流长”,其创意在于以茶壶流水为主题,向游人展示当地闽台茶文化的独特性,用茶壶与茶杯的连缀,寓意中国悠久的茶文化,用流水的连绵不尽寓意中国茶的沁人幽香。

  总之,我国古代园林理水的特性不仅将中国的历史地理及文化融入其中,更以其象征性、哲理性、文化性为现代园林所借鉴吸收,中国的现代园林正是在秉承传统的理水理念,结合当地文化,创造出意蕴广博深厚的现代园林水景景观。

  

 

编辑:xuan88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创新  水景  传承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