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达性和服务面积的公园绿地空间分布研究-理论探索—规划设计频道-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基于可达性和服务面积的公园绿地空间分布研究
[日期:2009-03-31]  来源:《规划师》2009年第2期  作者:肖华斌 袁奇峰 徐会军   发表评论(0)打印



  3.3公园服务面积分析

  根据前面介绍的ArcGIS中简单缓冲工具,首先,在ArcMap9.2中对选取43个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然后使用邻域分析(Proximity Analysis)中的简单缓冲工具,分别计算研究区域内半径为500m、1000m、1500m以及2000m的公园绿地的缓冲范围。最后,减去研究区域外的缓冲范围,得到各等级的服务面积,(图8)。

图 8 研究区域内公园绿地的服务面积

表2 各城区不同服务半径的面积和服务面积比率

城区

服务半径(m

面积(

百分比(%

海珠区

500

10.83

14.48

1000

25.28

33.80

荔湾区

500

10.01

18.01

1000

23.35

42.02

天河区

500

27.96

21.31

1000

63.89

48.70

越秀区

500

16.19

58.28

1000

25.11

90.39

  《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公园绿地布局进行规划;居民出家门500m就可以进入公共绿地,走约2000m就有一个大型绿地。根据实际情况和规划要求,选取500m和1000m作为“门槛”半径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得到不同服务半径的缓冲区的面积以及所占总面积的比例,也就是服务面积比率(表2)。

  3.4结果分析

  通过上面的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和服务面积的计算,可以看到研究区域的四个城区中:越秀区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最好,也就是到达公园所需的时间最少,其中可15分钟之内的到达公园的面积占到了全区总面积的85%以上;同时越秀区的公园的服务面积也最大,半径1000m的服务面积占到全区面积的90%以上。海珠区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最差,15分钟以内可以到达公园的面积只占全区面积的15%左右,公园的服务面积最小,半径1000m的服务面积只占到全区总面积的33%左右。荔湾区和天河区公园的可达性优劣和服务面积大小介于越秀区和海珠区区之间。

  越秀区作为广州市的老城区,集中了像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东山湖公园等全市性综合公园,还有像广州动物园等专类公园以及大量的社区级的公园;同时道路网密集,交通便利,可达性最好;由于本身面积较小,公园的服务面积比率也最大。海珠区人口密度较大,是外来人口密集的城区,但公园绿地的数量少,综合性公园只有晓港公园;虽然瀛洲生态公园面积较大,但位于海珠区的西南端,交通不便;社区级的公园绿地相对于海珠区的面积和人口明显不足,公园的可达性和服务面积最差。天河区市级公园较多,像华南植物园、天河公园、珠江公园等都是大型的综合公园,但由于天河区面积比其他三个区大,所以公园的可达性并不如越秀区。荔湾区的市级综合性公园数量不多,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的小型社区级公园数量较多,但主要集中北部,公园可达性和公园的服务面积优于海珠区。

  从整个研究区域来看,可以明显地发现公园绿地主要分布在珠江以北的越秀区、天河区和荔湾区北部,珠江以南的海珠区和荔湾区南部公园数量少,市级综合性公园更少。《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要求到2010年市属各区都要建设2个~3个面积3万m2以上的公园;每个行政街、镇区都要建设一个面积3000m2以上的中心公园。越秀区、天河区已经达到了这个目标,越秀区甚至已超过这个目标;但珠江以南的海珠区无论从公园绿地的数量还是可达性上远没有达到规划的要求。

  4讨论与启示

  公园绿地的数量和面积的可以看作是以经济效率和生产力为首要任务的工业社会的需求,而空间可达性则可以看作是以高质量生活为目标的文化导向社会的需求。在建设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公园的可达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4.1结合公园可达性及服务面积,建立更完善的绿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传统的绿地评价指标,侧重于数量上的统计,没有涉及实际的空间分布和使用情况。2006年广州市建成区绿地率为33.52%,绿化覆盖率为36.7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2.02m2,全部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但我们通过上面的分析看到,公园绿地的分布存在很大差异,主要集中在珠江以北,珠江以南的地区无论从公园绿地的数量还是可达性上都很差。

  4.2结合公园可达性及服务面积,建立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功能体系

  城市绿地,尤其是公园绿地,由于具有较大的规模、相对完善的设施和内部建筑密度较低的特性,能够有效发挥防灾避险的功能,从而成为应急避险的良好场所[14]。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给东京等大城市的构造带来了巨大破坏,但也使人们看到公园绿地的避难隔火等作用,并孕育了第一个带有考虑到防灾的公园系统特点的复兴规划。作为自然灾害频发的我国,同样应该重视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考虑应急避险的功能。

  4.3结合公园可达性及服务面积,建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体系

  城市中具有自然属性的绿地,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而且还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降低大气污染物浓度、平衡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改善小气候以及降低地面径流等等。公园绿地的服务面积和比率结合人口分布,可以作为评价一个地区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指标。

  本文对于公园可达性和服务面积和比率的计算,采用基于栅格的成本加权距离与简单缓冲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假定了人口分布是均匀的⑤。另外,对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和空间相对阻力值转化为时间等级的方法相对简单,假定了行人的速度是均匀的,没有考虑交通成本的影响。如何科学合理的设定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空间相对阻力值并使其具备在不同城市间进行横向比较、将人口的空间分布、年龄结构与不同出行方式的交通成本的影响整合于空间分析模型中建立更加完善的绿地系统评价体系,将是今后研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注释]

  ①人口数据来源于广州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然后根据各街区人口数,在ArcGIS中对其进行空间差值计算。

  ②公园绿地类型(G1)的划分按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 2002,不考虑街头绿地。

  ③假设人的步行速度为5 km/h,每分钟需要克服的空间阻力值为83.3。

  ④这里的总面积与服务面积比率的总面积一样,等于实际总面积减去公园绿地和水域面积。

  ⑤虽然计算了人口空间差值,由于没有街区的具体范围,没有考虑公园绿地服务人口分布。

  [参考文献]

  [1]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 2002)[S].

  [2]俞孔坚,段铁武,李迪华,等.景观可达性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与案例[J].城市规划,1999,(8):8-11.

  [3]McAllister,D.M.,Equity and efficiency in public facility location[J]. Geograph,1976:47-63.

  [4]Lucy, W.H., Equity and planning for local services[J]. J. Am. Planning Assoc,1981,(47):447-451.

  [5]Hansen W G. How accessibility shapes land - us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1959,(25):73-76.

  [6]Kwan M P,Murray A T. Recent advances in accessibility research: Representation[J].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s. Geographical Systems.2003,(5): 129-138.

  [7]李平华,陆玉麒.城市可达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评述[J].城市问题,2005,(1):69-73.

  [8]Bach,L.,Locational models for systems of private and public facilities based on concepts of accessibility and access opportunity. Environ. Planning A ,1980,(12):301-320.

  [9]黄杏元,汤 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0]ESRI. Cost Distance algorithm. ESRI ArcGIS Desktop 9.0 Online Help[CP/DK]. U.S.:ESRI Inc,2004.

  [11]Perry, C.A.,1966.The Neighborhood Unit Formula[M]. Urban Housing,The Free Press, New York.

  [12]Nicholls, S.,Shafer,C.S.,Measuring accessibility and equity in a local park system: the utility of geospatial technologies to park and recreation. Prof. J. Park Recreat. Admin. 2001,(4):102-124.

  [13]Van Herzele, A., Wiedemann, T.,2003. A monitoring tool for the provision of accessible and attractive urban green spaces. Landscape Urban Planning 63,109-126.

  [14]谢军飞,李延明,李树华.北京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功能布局研究[J].中国园林,2007,(7):23-29.

  [作者简介]

  肖华斌,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

  袁奇峰,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会军,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