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设计|园林规划-规划设计频道 → 理论探索—规划设计频道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浅析景观设计中的生态性与乡土化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保护环境的形势也变得越来越严峻,在作为对环境改造最为直接的景观设计中,对生态性设计呼声也越来越成为设计界的主流呼声。但是如何在景观设计中进行生态性的考虑,并且如何在进行生态性设计的同时保留原有的生态功能与文化特点,笔者借河豚鱼村的规划设计作些许探讨。 河豚鱼村生态园区位于全国百强县——江阴市申港镇北部,距长江口岸江阴港约8 km ,距张家港约20 km ,地理优势较为明显,区域环境十分优越。整个基地占地约100 hm2 ,自然资源丰富,现有水体面积21 hm2 ,可开发潜力大,但分布散乱,需要整治提升。其中7.5 hm2 用于园内水产养殖,主要集中在园区南部,并形成江苏省长江三鲜养殖标准化。因具有如此优秀的先天资源,在打造时我们将它定位成一个生态的景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休闲景区。 在设计中本着景观生态学的原则,我们提出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及生态圈,保护并形成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持原有乡土农耕文化的三条原则。努力将生态园景区打造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多样的生物性并且能体现当地特色农耕文化的生态园区。 1 充分尊重原有资源及生态圈 不同地区由于时间的积累都将形成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在景观设计中因充分的梳理当地的生态结构及当地生态循环系统,将其能够在原有的生态圈的基础上形成更加优化的生态系统是生态性在景观设计中的表现之一,正如Vander Ryn 和Cowan 提出的生态设计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在河豚鱼村的景观设计之中,设计师首先对基地作了深入的分析,分清了其水资源的分布图,并且最后的设计中也充分的尊重了原有的水资源分布并作了相应的生态结构的分析,如建立鱼—耕的合理生态循环,由鱼养田,由田养园,使得自身内部形成合理的微循环系统。在设计中,我们的每条水系的处理都力争与现状相符合,既体现景观生态性中的尊重原有地形的原则,又符合景观设计中经济性的原则。 2 保护并形成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是保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能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避免有害生物的入侵。在生物的多样性的设计中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实现:保持有效数量的乡土动植物种群;保护各种类型及多种演替阶段的生态系统;尊重各种生态过程及自然的干扰。在河豚鱼村的设计之中,通过不同的生态区域的建立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群落成为生态稳定性的基础,在基地中我们分为六个区域分别是:生态湿地区,主要以湿地植物与水生植物为主,如落羽杉,水杉,垂柳,香蒲,荷花,芦苇等,通过建立植物生态圈来养活相应的鱼类及湿地动物如草鱼,鲤鱼,青蛙,白鹭等作为整个湿地生物圈组成部分;农业观光区,主要以保持当地农业生产为主,并将其独特的农业风光作为生态园区农耕文化的体现,主要以农作物为主,如水稻,油菜等,并且在稻田中引入天然的益虫益兽如蜻蜓,鲫鱼,青蛙等减少农药的使用,使得整个生态圈更加自然健康;生态密林区,主要以形成生态密林为主,主要植物包括银杏,无患子,花楸,火炬树,乌桕,黄栌等观赏树木,通过观花与观叶树种相结合造成收四时之浪漫之景,同时通过栽植柿子树,枇杷树与石榴树等来吸引鸟类的到来,使得整个地区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科普养殖区则以营造一个适合生态养殖的环境为主,配以香樟,榉树,白玉兰,海桐等树木给以一个阴凉而温馨的小环境;度假接待区则以观赏花灌为主,主要有鸢尾,合欢,杜鹃,大花萱草和山茶,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让人闻之心怡,游之忘忧的生态景观接待区。在整个园区的设计中在满足相应功能的同时,通过植物的合理配置形成一个个富有特色的小生态区,对于保持并组织当地的生态多样性做出了相应的对策。 3 保持原有乡土农耕文化 文化作为历史的投影,是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不同的人们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了各具风格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将给人们带来深深的记忆的烙印,所以,一个适宜于场所的生态景观设计,必须首先考虑当地人的或是传统文化给予设计的启示。河豚鱼村的村民之前的生活方式是农耕,而农耕的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农耕文化便成为设计所考虑的主题。 3.1 从概念上体现农耕文化的特点 在概念上提出了“田园牧歌,诗画江南”的设计理念,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农耕文化作为设计的主题,在田园牧歌的概念之下,主要以田园的风情与农耕的文化作为概念上的着力点,努力打造强调农耕文化的体验,全面散发水乡自然气息的休闲生态园景观规划设计充分以原有绿化树种、农作物为植物材料进行各景观功能区突出以人为本,同时又要和生产相结合,在休闲体验中领略到农耕文化及乡土民风的神奇魅力。 3.2 保留并改造原有的农田资源,结合生产过程,重现农田文化 通过保留原有的农田资源,并且在不影响其生产的前提下进行景观化处理,将农田的形式进行规整,加强田间垄道的线条感,使得“有良田美竹桑田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营造一派桃花源的美丽景色。 4 结语 传统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往往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由此使人类面临了生态的危机。资源短缺、能源匾乏、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日益严重,大量生物物种趋于灭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身遇到巨大的挑战。这一切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对于生态的负荷是有一定限度的,要摆脱当前的生态危机,不仅要控制和治理目前存在的各种污染,而且要从根本上改变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尽可能把资源有效地转化为产品并能循环利用,以彻底减少和摆脱废弃物的污染,从而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内在地统一起来。在本文中,笔者借河豚鱼村生态园区的景观设计来讨论景观设计中的生态文明将如何体现,建立具有生态性的生态园区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的压力,满足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努力真正实现生态性与城市生活性相结合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 参考文献 [1] 陈易. 生态观与结合自然的人居环境建设[J].时代建筑,1995 (3):45-47. [2]邓毅. 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及其概念之探讨[J].中国园林,2003 (12):51-53. [3]J.Toby Tourbier. 生态景观设计[J].况平,译.国外建筑科学,1991 (1):12. [4] 黎继超.谈城市景观的生态设计[J].山西建筑,2008 ,34(19):38239. [5] 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苗经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6] 王向荣,林符.艺术、生态与景观设计[A].首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论文集[C].2004.
编辑:royal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