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海世博公园景观设计研究-理论探索—规划设计频道-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2010上海世博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日期:2010-05-27]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3. "水、林、丘、桥"多系统交织的新景观格局

  世博公园基本结构以滩的形成及扇骨状均匀分布于基地的乔林为主体结构,以地形的山脊形成的步道为主要交通主框架,贯穿水、林、丘、桥等主要景观元素,在其沿线组织出不同的生态景观,在水与林的相互交叉、丘与桥的相互交织中,形成了世博公园的整体格局。

图 15 世博公园水景

  3.1 人工水体与公园基地的契合

  公园中的人工水体通过"水冲刷"状的流线自然打破各个几何构图单元,以"引水入林"的手法将水系以仿自然的现代构图引入景观林地,整个水系呈树枝状沿江延展于整个基地,与公园大的基底背景完全地契合到一起。

  水系分为两大部分,西段为自然的湿地水系,朝东部延伸时逐渐转变为硬底人工浅水景观,其水面积在会间利用特 殊的设计手法减少水面,可满足功能上的灌溉、降温、戏水等,并将水滩作为其重要的景观亮点处理,在水渠与游路交叉处,点睛地做出特色景点设计及大面积的活动停留空间,沿水的走向利用人工造雾的方法还设置了谜离的雾景。

  3.2  线性林地与江面景观的渗透

  在乔木的骨架设计中,我们通过对风向、遮荫及视线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以人工的植栽方式创造较为现代的栽植艺术,以折扇骨架为创作原型,均匀的在基地中布置整齐的南北向条状林地。这样处理可以在创造沿江序列性植物景观的同时有利于江面视线的渗透,起到引导视线,将江面之景引入园内的作用。

图 16 世博公园江景引导

  3.3  山丘地形与公园气氛的营造

  在引入人工水体的同时,在综合分析基地的视线、日照、风向等的因素后,从基地 的东西两端向中部堆土造山,在中部进行扭转造成高潮,结合公共演艺中心缩小土方量,使公园地型有丘陵起伏之势。强调山环水、水绕山,让其互相交融、依存,同时水体的引入能部分解决世博会间的降温散热功能。

  3.4 构筑形体与自然景观的融合

  我们对建筑布局进行了大胆的特色化处理,将建筑进行"隐藏"。建筑体形尽量选用曲面柔和地造型,利用与地形的连接及屋顶覆土将建筑的体量弱化,利用上人覆土屋顶的起伏设置屋顶花园,将建筑与景观融为一体。

图 18 世博公园塔吊

  4. 实施亮点

  4.1 防汛墙体的隐藏

  将千年防汛墙后移,沿黄埔江分级设置防汛,结合地形掩藏,使整个公园真正的与黄埔江融合,在满足防洪要求下对江面的亲水空间进行退让,

  4.2 植物设计的创新

  创造独特的风景色林带,成几何条状均衡的分布在基地内,风景林树种的选择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季相变化。结合滩的设计概念,创造最新的地被植物"混播"方式结合上海的本土植物和"花境"的方法,布置褪晕的底层地被植物系统,创造色彩斑斓的底层植被景观。

  4.3 历史文化的保留

  结合现状保留建筑体现滨水工业文化,传承历史、展时代风貌、融合地域文化。尊重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充分挖掘基地滨水工业的文化特色。

图 17 世博公园实景

  5. 结语

  2010年上海世博公园景观设计与实施是一个充满了挑战和创意的过程,通过对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系统演绎,引入绿色城市的设计理念,探索了一种景观与现代城市发展命题结合的方式;将场地的自然特征(气候、地理)和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归纳和文化演绎,创造了独特的景观结构,实现了世界品味和中国韵味的结合,世博公园的地域文化特征获得了准确的表达;景观设计很好的与世博会的功能需求以及城市对场地的功能定位衔接,形成了具有世博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景观格局,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与业主单位紧密合作,综合解决了诸多重大问题。

  世博公园景观设计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当代中国城市的发展给景观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诸多跨域传统领域的复杂性问题,景观设计必须积极的面对这些挑战,以不断创新的理念和拓展的视野,才能因应这种变化和挑战。

资料提供:荷兰尼塔 (NITA)设计集团
编辑:royal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