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记录了满族文化史、生活史(图)-遗产要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剪纸——记录了满族文化史、生活史(图)
[日期:2008-05-14]  来源:沈阳日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5月6日公示的沈阳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初春枝满族剪纸”艺术。欣赏这种剪纸,体会的是一种浓浓的民族风情。

  满族剪纸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初春枝,满族,铁岭凡河人,56岁。据她介绍,满族民间剪纸艺术,主要依附于满族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环境,表现了辽沈地区满族人的日常生活,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特色。“打小起,当我刚会用剪刀时,妈妈就手把手地教我剪纸,慢慢地便学会了用剪和刀来创作剪纸”。
初春枝说,“这种剪纸不是简单地剪个猫,剪个狗,而是有主题的,大多以风俗画的形式记录满族古老的文化传统和民间礼俗”。

  初春枝代表性作品有:《忙年》(系列组合),表述的是北方的过年情景,以歌谣为内容:“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这些内容完全以剪纸形式表现,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剪纸作品被国外博物馆收藏

  此外,《祭笊篱姑姑》(系列组合)、《东北三大怪》、《二月二,龙抬头》等,内容均贴近辽沈地区满族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融入了民俗传统。在艺术表现方面,初春枝作品也体现着满族民间的审美情趣,保持了相对原始、古朴的传统韵味。

  据初春枝说,其满族剪纸技艺系家族传承,母亲和外祖母都喜爱剪纸,擅长刀刻窗花,尤其是满族造型的“连手娃娃”。后来,初春枝在继承家族剪纸技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创作技法是刀、剪并用,剪随手走,手随心动。其作品最大特点是写形、写意、写神、写心。粗犷、朴拙、浑厚、洗练是其剪纸的风格。据和平区文化馆介绍,初春枝剪纸作品已先后被美国、德国、瑞士等国家的民俗专家及博物馆收藏。

  专家点评(辽宁大学民俗学教授江帆):

  初春枝的剪纸作品,不带有随意性,自成系列,以剪纸艺术为符号,史诗性记录满族的文化史、生活史,这对于研究辽沈地区满族历史、民间信仰、生产生活习俗具有重要价值。“通俗地讲,初春枝剪纸艺术是一种没有受到现代艺术污染的民俗艺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辽沈地区满族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记录这些文化的艺术载体——满族剪纸艺术本身也愈显珍贵,亟待加强保护和研究。作为辽沈地区土生土长的剪纸艺术家,初春枝的作品既体现着同中华民族传统剪纸一脉相承的艺术特质,又折射着满族女性对其民族传统习俗文化的独特认知与挚爱。
编辑:songgaofeng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