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胜 → 遗产要闻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高级搜索 |
剪纸——记录了满族文化史、生活史(图)
满族剪纸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初春枝,满族,铁岭凡河人,56岁。据她介绍,满族民间剪纸艺术,主要依附于满族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环境,表现了辽沈地区满族人的日常生活,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特色。“打小起,当我刚会用剪刀时,妈妈就手把手地教我剪纸,慢慢地便学会了用剪和刀来创作剪纸”。 初春枝代表性作品有:《忙年》(系列组合),表述的是北方的过年情景,以歌谣为内容:“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这些内容完全以剪纸形式表现,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剪纸作品被国外博物馆收藏 此外,《祭笊篱姑姑》(系列组合)、《东北三大怪》、《二月二,龙抬头》等,内容均贴近辽沈地区满族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融入了民俗传统。在艺术表现方面,初春枝作品也体现着满族民间的审美情趣,保持了相对原始、古朴的传统韵味。 据初春枝说,其满族剪纸技艺系家族传承,母亲和外祖母都喜爱剪纸,擅长刀刻窗花,尤其是满族造型的“连手娃娃”。后来,初春枝在继承家族剪纸技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创作技法是刀、剪并用,剪随手走,手随心动。其作品最大特点是写形、写意、写神、写心。粗犷、朴拙、浑厚、洗练是其剪纸的风格。据和平区文化馆介绍,初春枝剪纸作品已先后被美国、德国、瑞士等国家的民俗专家及博物馆收藏。 专家点评(辽宁大学民俗学教授江帆): 初春枝的剪纸作品,不带有随意性,自成系列,以剪纸艺术为符号,史诗性记录满族的文化史、生活史,这对于研究辽沈地区满族历史、民间信仰、生产生活习俗具有重要价值。“通俗地讲,初春枝剪纸艺术是一种没有受到现代艺术污染的民俗艺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辽沈地区满族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记录这些文化的艺术载体——满族剪纸艺术本身也愈显珍贵,亟待加强保护和研究。作为辽沈地区土生土长的剪纸艺术家,初春枝的作品既体现着同中华民族传统剪纸一脉相承的艺术特质,又折射着满族女性对其民族传统习俗文化的独特认知与挚爱。
编辑:songgaofeng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