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胜 → 遗产要闻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高级搜索 |
杭州西湖2010年申遗 申遗整治明年年中完成(图)
三潭印月整治后效果图 乾隆《西湖行宫图》之西湖总图 原定于2010年申报世界遗产的丝绸之路将推迟一年申报,杭州市把西湖申遗的目标定在2010年,力争实现我省世界遗产的零突破。昨天,西湖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再次碰头,就西湖申遗整治方案最后拍板,为了申遗而进行的西湖整治工程即将上马。 背景西湖题名景观的沿革 西湖文化景观的建设,可以上溯到唐中叶。南宋定都杭州后,画家开始创作西湖景观的画作,并以四字成句命名,逐渐形成西湖十景的雏形。目前所见西湖十景记载,最早见于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元代,结合城市景观的发展,品题十景称为“钱塘十景”。明以后,西湖十景成为西湖景观的代表,频繁出现于描写市民生活的戏剧、话本、小说中。 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南巡杭州,逐一品题十景。浙江地方官员先后将御笔所书景名,刻石立碑,建亭保护。从此十景之名从书中有所记载,成为景点标志,而景碑所在场所也基本形成以御书楼、御碑亭为核心的特色园林。其后,乾隆南巡杭州,又就十景各赋诗一首,镌刻于康熙景碑之阴面。其后,根据乾隆的品题,又归纳了“杭州二十四景”。当时,西湖题名景色呈现出最繁盛的面貌。 1985年杭州评选新西湖十景,引起轰动。2007年,杭州市政府组织第三次评选西湖十景。 评价西湖是活着的文化遗产地 西湖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断演进、始终活动的文化形态,是一个以山水等物质世界为依托,以儒家审美导向为基础创造出来的美的典范。 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认为:“作为自然与文化高度复合的产物,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西湖一直保持历史的连贯性,始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色。” 西湖的“卖点”是“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与以自然景观闻名的湖泊相比,西湖拥有的人文建筑是最多的;与以人工建筑闻名的湖泊相比,西湖拥有的自然景观是最美的。 在不久前举办的2008世界遗产保护·杭州论坛上,世界级专家在近距离了解西湖后,认为“西湖是一处活着的文化遗产地”。 规划西湖申遗整治分三步走 根据湖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西湖申遗整治工程主要分为三个层面: 核心层面是“西湖十景”的修缮和整治;第二层面是清雍正“西湖十八景”及清乾隆“钱塘二十四景”中玉带晴虹、梅林归鹤、鱼沼秋蓉、湖心平眺、小有天园及阮公墩等六景的修缮和整治;第三个层面是六和塔、飞来峰造像等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整治。 整治工程将分三批,预计在2009年年中完成:第一批拟在今年十一黄金周之前,第二批在明年春节前,第三批为明年五一节之前。 争议西湖十景部分景点将“大动” 整治工程围绕“加分的应做尽做,减分的坚决不做,不加不减的尽可能不做”和“最小干预”原则实施。 在尽可能恢复南宋年间形成的西湖景观和意境的同时,不破坏西湖的申遗价值和尽量尊重西湖历史发展中的文化累积。 最受人关注的是西湖十景的整治,改动最大和争议最多的也集中在这方面。比如平湖秋月要建围墙,断桥上两侧要铺石阶,中间铺石板等。 杭州市民已经习惯了十景的环境,改造后的西湖十景还是原来那个西湖十景吗?改造工程会不会给申遗减分?这样的关心和担忧也是昨天会上讨论最激烈的。 西湖申遗进程 2010年7月,世界遗产大会讨论决定西湖能否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根据已经完成的工作进度和成果,杭州市政府已经排定了具体进程: 2008年8月上旬,完成申报文本和整治规划初稿以及主要规划图纸和规划图的编制 2008年底前,完成文本和规划的论证和修改完善 2009年1月,完成翻译、制作和正式递交工作 2009年7月前,完成整治项目 2009年8月,迎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团正式检查验收 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对专家团提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 2010年7月,世界遗产大会讨论决定《世界遗产名录》
编辑:jojo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