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雄:“开平碉楼是唯一的”-遗产要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张国雄:“开平碉楼是唯一的”
[日期:2008-08-01]  来源:江门日报  作者:王亚方 吴就良   发表评论(0)打印



 

  中国其他地方也有碉楼,世界上也有很多,为什么单把开平碉楼抽出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

  这是因为在建筑类型和文化价值等方面,开平碉楼是唯一的。世界遗产讲究唯一性,讲究遗产项目的突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价值。我们在意大利、格鲁吉亚、西班牙、葡萄牙看到的碉楼,和我们在国内看到的碉楼,与开平碉楼相比,都很不同。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都是本民族本地域的产品,文化因素单一,文化源流也比较单一,唯有开平碉楼,是由不同文化组成的。开平碉楼有两个源流:一是中国本土文化的源流,可以保守地估计,从汉代起就有碉楼这样的建筑了;二是外来文化的源流。正是因为它源流的不同,在造型上,非常独特,这是它的唯一性。

  从2000年初开平碉楼申遗启动开始,到现在已历经了8年之久,华侨史专家、五邑大学张国雄教授是最早介入这个项目的专家之一,并全程跟踪服务了这个项目。他收集整理和编辑出版的《开平碉楼》、《老房子》、《田野调查》和《开平碉楼与村落研究》等一系列理论研究专著进一步夯实了这个项目的学术基础,由他主笔的《申报文本》和碉楼与村落文化遗产价值的汇报,得到了联合国遗产专家的高度评价。6月中旬的一天,记者见到了刚从开平赶回来的张国雄教授。提起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符合世界遗产多项标准  

  问:您第一次见到碉楼是什么时候?

  答:我1996年第一次看到了碉楼。我太震惊了,在中国传统的乡村,突然看到这种明显带有西方色彩的建筑群出现,而且这么精美,它吸引我不断追究建筑背后的文化现象。

  问: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标准,开平碉楼与村落符合几个

  答:世界文化遗产有六条标准,其中第六条不能单独存在。一、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的天才杰作;二、在一定时间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三、能为一种现存的或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四、可作为一种类型建筑物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五、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的变化之下容易损毁的地点;六、在某些事件或先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文学作品有着直接和实质的联系(一般情况下,此条标准不能单独成立)。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规定,只要符合其中一条标准就可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们的第一个文本,确定开平碉楼符合二、三、五条标准;第二个文本,用了二、三、四、五条标准。这里面很难说哪一条是核心,它们是一个组合,全面揭示了这个项目的文化价值。

   真正的价值在背后

  问:听说当初有很多国内专家并不看好这个申遗项目,为什么?

  答:当初之所以有一些专家不看好开平碉楼项目,是因为他们比较多地看到了建筑一面,全国比开平碉楼精美的建筑有很多,其实开平碉楼的真正价值在建筑的背后。我认为,开平碉楼与村落有三看:一是看开平独特的建筑景观,西方的建筑文化引进来和中国传统的乡村景观融为一体,这样一种视觉冲击极强的建筑现象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第二看华侨文化。第三也是最根本的,是看不同文化的交流。开平碉楼的建造过程,实际上是直接感受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华侨华人与完全还生活在封建农业文明环境中的侨乡民众,共同理解、吸收、消化,最后创新的文化交流过程。开平碉楼成为这种独特交流的见证。从文化的角度一着力,对建筑的看法完全就活了。

  申报过程科学合理

  问: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关注的时间并不长,为什么能这么顺利申报成功?

  答:首先是它具有这个价值。第二,这几年来,对它的文化内涵挖掘比较深入。第三,整个申报过程科学合理,是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的。最初提出来符合世界遗产标准二、三、五条的,就是联合国专家亨利博士。国内各地各方面的专家,也从不同的侧面对它研究,对它的保护与整治提出意见,国内外的专家都汇集在开平,开平市政府认真听取,严格遵循了这些东西。专家的介入保证了申报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化,少走了好多弯路。第四,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申遗的这几年,当地培养了一批爱遗产懂业务而且很勤奋的一支队伍。

  是学术研究的宝藏

  问: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对学术研究带来的是挑战还是机会?

  答:更多的是带来了机会,给很多学科带来了机会。我1996年看到了碉楼,1998年写出了《五邑文化源流》这本书,里面大量引用了别人建筑学论述,其它学科资料缺乏。真正的深入是在2000年开始申遗以后。我为什么愿意出《田野调查》?有人说,这本书太“毛坯”了,我说我就是要提供“毛坯”,就是要使那些没有我们这样条件的人,能够拿到这些“毛坯”去做点事,因为我自己有这方面的体会。现在,我们看到,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文学都进入到了这个领域。开平碉楼与村落是一个宝藏。

  问:申遗这几年,你对碉楼的认识有没有变化?

  答:直到今天还在变化,其实,每写一次文本,每写一稿管理规划(共写了8稿,记者注),每写一篇论文,我对它的认识都在不断加深。直到今天,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研究的方面能够进一步地深化提高。 (文/王亚方 图/周华东)

  张国雄:“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首席专家、五邑大学教授。

  相关评价

  中外专家论碉楼


  亨利·克利亚(联合国国际遗址理事会世界遗产协调员):一天半的时间中被大家领着参观了你们非常独特的建筑。我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我所看到的东西。我所看到的这些建筑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我访华这么多次,这么长的时间中,我在中国的其它地区都没有看到这种现象,就是当地人走出去,走到西方,把西方的一些优点带回他们的家乡里来。这种走出去、带进来的传统的现象还没有结束,还没有中断,还在继续下去。

  乔拉.索拉(联合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开平碉楼是非常罕见的世界性的遗产,类似遗迹在世界上的可比性非常少,我们找不到太多类似的建筑作比较,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地方有一些城堡式、塔楼式的建筑,在中世纪意大利的那个地方也是每个家庭都会建那样的一些塔楼。如果夏天到意大利的那个小地方,大家可能会受到旺盛的旅游业打扰。今天我们参观的碉楼与之不同,非常富有乡土气息,使我们能品味到这个世界性的遗产。

  阿里.拉哈米莫夫(以色列文物专家):这个地方很独特,本地居民人口68万,而有70多万本地人广泛地分布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这种独特的现象,一定能带来文化、建筑方面的理念。这就像开平在65个国家和地区都派有自己的大使一样,这样就有各种文化的呼唤。通过外地开平人的思乡观念,把他们居住地方的文化理念带回来,而这种互动的理念是非常激烈。

  单霁翔(国家文物局局长):这是一种主动吸收外来文化,结合我们本土文化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从这一点来说,开平碉楼是唯一的。

  张文彬(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开平碉楼无论从它的建筑艺术价值还是文物价值都是很高的,因为它反映了开平华侨艰苦创业、艰辛开拓的历史。

  罗哲文(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开平碉楼最大的价值就是代表了我们中国近一二百年对外交流的历史,以及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创造出的一种人居环境,一种居住方式,而且这种方式是很独特的,全国没有第二处。

  谢凝高(北京大学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开平碉楼反映了侨乡文化,很多华侨在外国赚钱回来造碉楼,不仅仅是为家乡做贡献,更是为祖国做贡献。

  郑孝燮(中国建筑业权威专家):开平碉楼之所以被列为国宝,就是因为它是我们在海外的华侨,特别是北美的华侨,祖国的根,家乡的根的体现。

  楼庆西(清华大学乡土建筑专家):这是一种多元文化融合的典型体现之一,这是一种外国建筑艺术大规模移植中国乡村的集中展现和杰出的代表,这是一种世界先进建筑艺术广泛引入中国的乡间、民间建筑的先锋,这是中国传统乡村建筑必然走向现代的最佳建筑艺术之一。

  陈志华(清华大学教授):有人问这个建筑是西方的什么风格,我认为它是西方建筑的揉合,各种各样都有。如果一定要说一个大概的话,那就是折衷主义的巴洛克。这折衷主义的巴洛克就是将各种建筑风格无所谓的混在一起,这种无所谓的建筑风格又是巴洛克的最多。不强调什么派、什么风格,只要好看就行了。 

编辑:songgaofeng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