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公园:千年帝都的文化再现
[日期:2010-08-27]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
发表评论(0)
打印
三、建设大遗址保护特区
遗址公园是对大遗址进行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协调城市发展与大遗址保护的关系。但是对于汉长安城遗址这个具有着46平方公里的超大型遗址,简单的放大遗址公园的概念显然不能改变保护应用的巨大问题,其综合保护既包括文物本体和背景环境的保护,还涉及区域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基于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2007年向全国政协会议提交关于设立“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的提案,西安市就《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进行专项研究,提出了大遗址保护特区的构想。它借鉴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特区建设的成功经验,采取特殊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对西安大遗址及周边可开发的区域,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的模式。大遗址特区将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应用市场手段,通过市场机制运用各种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吸纳各方面大遗址保护的资金,吸引各种优秀的人才,和领先的技术,进行宣传教育,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以此来带动区域文化经济的发展。

建设汉长安城遗址区域保护特区的基本思路
结合长期以来西安以及其它地区对遗址保护的实践经验,我们提出了建设汉长安城遗址区域保护特区的基本思路:以已经通过的汉长城遗址保护特区总体规划为基础,根据遗址区具体情况,坚持遗址保护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实施遗址区的整体保护。通过合理的规划建设遗址以外的城市发展空间和开发筹集发展的资金,通过大遗址保护特区的建设,要将该遗址区域建设为“后城市化”的区域。这个区域应该说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景观,又具有纯朴的农村生态环境,更具有现代化城市的便捷互通性功能,概括起来就是具有“人文的、生态的、现代的”特点。该区域将与商业化、工业化的周边城市区域形成鲜明的对照,成为一个集文物保护、环境改善、区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
西安的大遗址工作是一个特殊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帮助我在这里希望大家能有机会到西安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城市建设和遗产保护的和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