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邦林探寻主题公园(图)
首页 |
Home
 园林新闻 |
News
 规划设计 |
Planning & Design
 工程 |
Garden Engineering
 植物 |
Landscape Plant
 科技 |
Science & Technology
 教育 |
Education
 法制 |
Legal System
 风景名胜 |
Famous Scenery
 园林城市 |
Garden City
 世界园林 
World Garden
风景园林师 |
Landscape Architects
 园林论文 |
Papers
 园林图库 |
Photo
 人才 |
Job & Recruitment
 园林市场 |
Business
 图书频道 |
Publications
 园林论坛 |
Forum
 网址导航
Navigation
首页规划设计频道理论探索  rss订阅
      高级搜索 
谢邦林探寻主题公园(图)
日期:2008-10-24     来源:美讯在线-园景中国网     作者:   我要评论()



  深圳“世界之窗”竟然是这样做出来的

  人们常常怀念儿时,是因为当时充满快乐,稚嫩的脚丫可以四处奔跑;而谢邦林常常怀念“世界之窗”,除了因为“世界之窗”的设计给他带来了成就的光环外,还给他留下了许许多多充满趣味的记忆,并使得他的设计在世界的窗口闪闪发光。时至今日,当谢邦林被问到做“世界之窗”设计时有着怎样的趣事,他竟能把昨日往事如电影再现般向我们娓娓道来。我们不能不惊叹,“世界之窗”竟然是这样做出来的……

世界之窗的曼哈顿

  911后幸免的“双子楼”

  参加“世界之窗”的设计和建设确实是我设计生涯中的一件值得高兴的事。那时的设计条件远没有现在这样好,资料也没有现在这样全。我们当时接受了“世界之窗”中的七个项目的设计和制作任务(在当时我们设计和施工是一起承接的)。其中一个项目就是整个美国“曼哈顿”城的设计和复制。当时也没没有条件去美国实地考察,就满中国的找资料。从武汉图书馆找到北京图书馆都没能找到全面的资料,最后是到哈尔滨的一个建工学院的图书馆里找到一本专门介绍美国曼哈顿的画册。画面非常清晰,每一条街道都有介绍。这本书后来就成为我们做这个项目的主要依据。做到后来我们基本上对曼哈顿城市的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后来开玩笑说,以后到了曼哈顿肯定不会迷路的。由于对它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以至于后来“911”事件中得知曼哈顿的“双子楼”被炸后,我还感到非常的难过,好像真的把我设计的“双子楼”给炸了呢。

  用伞柄技术做“俄罗斯的木屋”

  在设计制作俄罗斯木屋和木教堂的时候也遇到很大的问题,它是典型的东欧风格的建筑形式,屋顶都是一个个的半葫芦样的锥型球体,上面还刻满了2公分多的图样。是一个纯手工加工的产品。机器无法生产。当时在城市中已经没有多少人能进行这种加工了。我当时找了很多加工厂,他们都表示无法加工。后来无意中路过一个很小的木器加工坊(也就一个人的作坊),看到有个师傅正在加工雨伞用的木柄。一根木棍在他手上通过自制的车削装置很快就加工成了漂亮的伞柄。我当时灵机一动,马上想到何不让他帮我加工那个葫芦形的木顶呢。上去一问,果然说一点问题没有。只几天功夫他就把我需要的几十个葫芦顶全部加工好了,然后我再找人在这些葫芦顶上刻图案(后来估计市场日渐萎缩的原因,那个加工厂不久也消失了,我给他的业务对他来说是个大单了)。

世界之窗的俄罗斯木屋

【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阅读: 次   录入:royal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参与讨论:字数 姓名:

  • 请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相关法律法规
  • 本站所有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网友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网友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08 中国风景园林网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