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在从后代手中“借用遗产”-经验交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我们是在从后代手中“借用遗产”
[日期:2010-01-07]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张际达   发表评论(0)打印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不是从祖先的手中继承地球,而是从后代的手中借用地球”。这句话放在对自然、文化遗产方面同样适用。在谈到如何解决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时,无可避免地引出这样一个话题——“申遗”的动机。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宗旨,申请世界遗产,是为了将遗产置于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之中,使之得到更加全面,更为科学的保护。至于经济利益的开发,则是后来的衍生品。然而目前看来,经济利益的攫取却大有喧宾夺主之势。

  所谓“一佛一魔一念间”,保护和开发的念头如果出了偏差,那么商业化的气息蔓延侵蚀这遗产地,古朴的地方引入了商业思维,旧有的生态和生活模式被打破……这一切对于世界遗产来说,无异于灾难。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我们邻国柬埔寨的吴哥窟。自1992年被列为世界遗产地以来,年均接待200万游客,邻近城市暹粒成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城市,在餐馆酒店和国际机场拔地而起时,吴哥窟寺庙中的古老石头也逐渐被数以百万计的拖鞋和靴子所磨蚀。

  诚然,遗产的保护需要资金进行支撑,开发遗产的经济价值,如果能以充分的保护作为前提,则无可厚非。但在某些地方存在为了申遗竭尽全力,甚至不惜举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此做法,无异于在“押宝”,一旦成为世界遗产便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在申遗成功后“大刀阔斧”地上开发项目,把风景区淹没在现代化的楼堂馆所中的事情,在我国不乏先例。

  说到底,其根源便在于最初申遗的动机错误。很多地方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作为原动力,却不知当文化屈从于经济服务时,很多淳朴的东西便已丧失。这正是因为人们并没有理解世界遗产公约的宗旨。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并不是约束人类的行为,而是需要向人们灌输一种观念。不仅我国遗产地的主管部门、主管领导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当地的居民,甚至去那里参观的我们也都需要具备这种观念。只有保护的理念更新了,才能将世界遗产完美传世下去。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