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专家纵论世界的遗产—大明宫-学术会议动态|园林新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国内外专家纵论世界的遗产—大明宫
[日期:2010-09-21]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罗溯阳 刘小石 杜玮   发表评论(1)打印



 

与会专家在丹凤门前合影

 

“大明宫——世界的遗产”研讨会现场

  参观即将开放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盛赞大明宫遗址保护,提升遗产价值、探讨遗址公园与城市和谐发展的世界遗址保护新路。国际视野下的大明宫,传递出的是全人类共同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努力与心愿。

  2010年9月19日,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盛大开园前夕,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及考古学等领域的近50位专家学者齐聚大明宫,探讨具有世界意义的大明宫遗址的保护经验与可持续发展的遗址保护途径,同时,中外考古、文保学家还就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嬗变与现实意义进行了交流探讨。

  论坛上,来自英国牛津大学莫顿学院的院长罗森夫人,牛津大学考古学院欧洲考古专家克里斯博士与牛津考古基金会大卫总裁就唐代文化对于世界的影响,大明宫遗址的世界意义,以及中西方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异同做了精彩的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专家安家瑶女士就大明宫的遗址考古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大明宫保护办周冰主任在会上致辞,回顾了整个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保护和建设的历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遗址可持续保护道路探索经验与成果,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

  国际专家: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将带领西安重回世界中心

  罗森夫人25岁起便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投入巨大的关注,半生致力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她告诉我们,大明宫对于整个中华文明具有重大的意义,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尊崇,“我现在已经67岁了,对于中国的历史,对于大明宫的了解不少,对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成开园也充满期待,希望这里能够成为世界大遗址保护的示范区,也能够重新开启积极、频繁的东西方交流,恢复唐代时期东西方交流的盛况。”她说,盛唐时期的中国是欧亚大陆上最先进的一个帝国,大明宫在当时不仅仅是中国的一个中心地点,纵观整个欧亚大陆,它都是一个中心,在广博的历史脉络上,大明宫一直扮演着中心的位置。她说:“我很欣慰地看到原来庞大的宫殿,唐朝的政治生活中心,如今重新焕发光彩,我相信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可以让大明宫,让古时的长安,今天的西安,让中国,重新回到时代的中心位置。”

  大卫先生对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对西安世界形象产生的积极改变颇有感触:“从前,人们来到西安的时候,一般都只会去看兵马俑,但是,众所周知,西安最重要的城市记忆产生于唐朝,我认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向人们展示了唐代宫廷的规模和华丽,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西安的印象,人们将在这里了解到这个城市的精髓。”当被问及哪些因素将对国外友人产生最强吸引力时,大卫先生认为:“这里有非常多的组成部分,不仅有传递古代信息的历史遗存——含元殿,还有现代化的电影院,也有考古研讨中心让人们了解到实际考古的进展,我认为,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基于不同的兴趣爱好,每个人都将有所收获。”他还告诉我们,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将遗址保护与公园建设相结合的模式,真正给世界遗址保护作出了一个良好的示范,“在这里,提供了一个城市与历史的分割区,让生活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的人,可以再次了解到久远的历史文化,也能享受悠闲的公园生活,这是一个非常积极有益的事情。”

  国内专家:它将推动所有遗产保护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全体人民

  西安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说:“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大明宫遗址焕发了新的荣光,长期困扰遗址保护的老大难问题终于得到了永久的解决,昔日拥挤密集覆盖遗址的城中村棚户区已经被拆除,堆积如山的垃圾堆已经被清理,遗址区已经与城市建设区和生活区成功地剥离开来。大明宫遗址的保护利用让遗址区的老百姓住进了窗明几净的新居,改善了城市面貌,真正地造福了当地百姓。”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在遗址保护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如何?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张文说道:“大明宫遗址保护手法有很多创新,值得肯定。总体来说,把遗址保护、发展文化遗产与城市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环境改善、城乡发展等充分结合,希望大明宫遗址保护能继续沿着这样的思路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全体人民。”他同时认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将成为人居环境最美、文化品位最高的城市新区,成为千年古都——西安新的重要标志和亮点。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实施了一大批遗址保护项目和环境整治项目,提高了遗址保护水平,极大地改善了遗址保护环境和城市面貌,为全国的大遗址保护树立了典范。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安家瑶女士,长期从事大明宫遗址的考古,对大明宫遗址投注了深厚的感情,并实地参与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改造和建设,站在即将开放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重要景点——丹凤门上,她动情地说:“真是今非昔比,我相信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她说“大明宫遗址的保护是国际合作的结晶。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日本确定了利用日本信托基金对含元殿遗址进行保护工程。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经济的发展,政府和人民对文化意识的保护工作有所增强。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考古信息系统,把我们每一个侧的每一个点的坐标都要和西安的城市坐标坐在一起,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考古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有严格的程序,需要较多的经费和时间,所以我说大明宫的考古工作,起码还要不间断地继续做,起码还要做200年。”谈道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时候,她说:“我认为开园是一个新的开始,考古工作不但没有结束,反而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一个开始”

  王  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

  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大明宫遗址这一片我曾多次来,印象很深刻,含元殿原来是棚户区,太液池原来是垃圾成山。我们每发掘一米,都要清除好几米的垃圾堆,很难想象这是西安这个大城市二环以内的居民区。现在大明宫通过彻底地整体拆迁和整体保护,已经变成了崭新的地方。不仅周围环境提升,而且原住址老百姓的生活也改善了。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设想,可以用“伟大的事业”来形容。大明宫还有一些其他措施来展示遗址,如利用影像资料甚至模型来复原,对参观者形成了立体的展示,我认为这样对于世界遗产的认知也更直观。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所走的道路,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这体现了陕西省、西安市政府巨大的决心,也体现了他们敢干大事,能干大事的气魄与执行力。

  李春林(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

  国外的考古同行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遗址在保护的同时更要体现出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现在,我国的考古工作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比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所展示出的盛唐印象,就在为民众提供精神文化上的服务,以及它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改善、提高民生等作用,这些遗址保护的做法在国际上都是很先进的。

  史家珍(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

  大明宫遗址保护造福于民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非常壮观,保护工作也做得非常有效。而且大明宫遗址的保护能造福于民,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启发很大。

  徐良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大遗址保护方式的新创举

  大明宫遗址保护开创了大遗址保护的一个新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很多的优点,既保护了遗址又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大遗址保护领域的探索,成绩值得肯定,对以后的大遗址保护有所启示。

  周魁英(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属于全人类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属于全世界的遗产,它的地位是全球性的,以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来评判,大明宫是完全符合标准的,它应该属于全人类,让全人类共享。

  贺林(陕西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研究院):

  遗址保护和展示的有益尝试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对遗址保护和展示的有益尝试,实现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目标,三分之二区域免费开放,可以有效地控制人流量,对于遗址保护区来说,人太多了不好,会产生破坏,人太少了也不好,不能有效地传递出信息,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在遗址保护方面做出了典范。

  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确立了大遗址保护良性循环的框架

  现在的大明宫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了,这几年有很多同事参与了大明宫遗址保护与发掘的过程,让我能够不时的了解到大明宫的最新进展。我目前正在做的是河南二里头遗址,二里头与大明宫都是国家首批百处大遗址优先保护规划范围内的古宫殿遗址,现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将要开园了,我想大明宫的保护、陈列、展示的方式都在为二里头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做出有益的探索。这次能够在开园前一睹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风采,实在很幸运。现在看来,古代遗址距离城市中心越近面临的保护压力就越重,如果大明宫没有现在的这种保护模式,就不可能将这么大面积区域的居民搬迁安置,将遗址如此真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可以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已经确立了一个好的框架,为我们的遗址保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朱岩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西安人民真了不起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起这么大的遗址公园真是了不起,这都得感谢西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现在能够站在丹凤门上眺望远方让人倍感振奋,似乎穿越了时空,一千多年前的盛景历历在目。

  在遗址上建公园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既要做好遗址的研究,又要恰当的复原遗址并且保护遗址,这真的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做得很好,对所有来此参观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堂非常具有现实感的生动的教育课,这也是保护遗址、研究遗址、展示遗址的真正意义所在。

  张礼智(西安半坡博物馆馆长):

  陕西的遗址保护都可以借鉴这种路子

  1982年我来到西安工作,有三四次来到大明宫遗址,当时很荒凉,遗址保护工作面临很多困境。28年后再来看,觉得很震撼、很惊讶。昔日拥挤密集覆盖遗址的城中村棚户区已经被拆除,堆积如山的垃圾堆已经被清理,遗址区已经与城市建设区和生活区成功地剥离开来。东方大遗址保护和西方石头遗址不同,面临很多难题。太液池遗址、丹凤门、御道等遗址保护和展示方式,这样的思路很好,有很多创新。其实陕西很多遗址保护,都可以借鉴这种路子。

  李岗(汉阳陵博物馆副馆长):

  大明宫遗址保护的经验值得学习

  大明宫遗址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土遗址,遗址保护与修复面临挑战,比如处在城市核心区,不像其他遗址处于郊野,涉及群众多,拆迁难度大。但大明宫保护办克服了这些难题,这里将成为国内其他类型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示范。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以开放的姿态和世界的眼光,在保护改造中借鉴了国内外很多遗址保护经验,包括省内一些遗址保护经验。比如丹凤门的展示方式,和汉阳陵南阙门的展示相似。同时,大明宫遗址保护和展示创新,也有很多值得汉阳陵借鉴和学习,两者完全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学习。

编辑:daodao712 | 阅读:
【 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1)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0-10-5 12:32:01
感觉准备的不足 ,开园有点仓促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