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320岁高龄的“见血封喉”已千疮百孔-植物动态|绿化-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南宁:320岁高龄的“见血封喉”已千疮百孔
[日期:2009-05-22]  来源:南宁晚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鹤顶红、断肠散、五步散,这些经常出现在武侠小说中的毒药,单看名字,已经让人觉得毛骨悚然。然而,在现实中有一种堪称“世界最毒”的树,它的名字更让人闻风丧胆———“见血封喉”。据称,这种树的树汁一旦沾在伤口上,不出10分钟就能夺去人的性命。目前这种树已十分稀少,已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珍稀树种。

  这种树是什么样子?南宁有没有见血封喉树?近日,江南区村的一名读者反映说,在他们村就有三棵见血封喉树,但由于保护不当,其中一棵有320年树龄的“见血封喉王”目前已是千疮百孔。村民希望有关部门能拯救这棵古树。

  探访 “见血封喉”毒树深藏村落

  “见血封喉”,多么骇人听闻的名字!然而,正是因为它的神秘,激起了记者一探究竟的冲动。 5月15日,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一行慕名前往市郊外的木村。

  “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汽车行驶了18公里的乡间柏油路后,一座座古朴的民宅映入眼帘,那青石板铺就的村巷沧桑而雅静。在村口的古树群下,几个老人手持烟杆吞云吐雾,孩子们在尽情地嬉戏着。

  “你们是来观看古树的吗?”一名老者主动上前打招呼。知道记者一行的来意后,老者热情地将大家带到村东的一棵大树下,“这就是见血封喉王!”听完老者介绍后,大家不由自主地退后两步,细细打量这棵传说中的世界第一毒树。

  从表面上看,这棵“见血封喉王”与普通的灌木没多大区别。树身高大挺拔,有四五十米高,从树根部分分出三个杈,每个杈有3人合抱之粗,形成一个“品”字。树冠平整,子碧绿,犹如桑叶。树底下的一块大理石碑上刻有“见血封喉王”五个大字,碑上落款日期为2003年6月23日,广西大学林学院技术鉴定,该树树龄已有320年。

  传说 箭头涂树汁射杀成群豺狼

  据一些文献资料中记载,“见血封喉”树主要生长在我国的海南、广东、云南地区,其树干的白浆中含有剧毒。古人把这种毒液涂在箭头上,可以进行战争和狩猎。19世纪中叶,马群岛人就用蘸着“见血封喉”汁的箭抵御英国殖民军,英军中箭身亡,死伤惨重。在沈石溪的小说《第七条猎狗》中曾有描述,猎人为保护牛群,用涂上毒液的箭射杀了成群豺狼,“毒汁入血,三步即倒”。

  不知何时,木村的几名村干部也来到了大树下。村主任邓国轮介绍说,以前村里有许多“见血封喉”树,如今只剩下三株。由于它的毒性太大,清朝雍正皇帝曾命令在全国范围内将此树砍光,以致存留至今的“见血封喉”树已寥寥无几。

  据围观的一名老人说,以前村里人都不知道这三棵树的名称和来历,更不知道它含有剧毒,许多村民喜欢把牛拴在树下。有时候,耕牛被蚊虫叮或被蚂蟥吸血后,就不自觉地往树干上摩擦身体,会突然死在树下。当时,村民们不明就里,还以为是触怒了老树神所致,于是就在树下建起神台供奉,以求平安。

  直至2001年,木村有个人在南宁市工作。一次,他陪同客人到青秀山风景区游览,导游介绍一株从国外引进的见血封喉树时,他发现这株树很像自己村里的那三株,于是萌发了请林业专家鉴定树种的想法。

  经广西大学农学院教授李赐阳实地考察,确认木村的这三株树均为南宁绝迹多年的“见血封喉”树。李赐阳说,在广西发现的“见血封喉”树中,要数木村的这株生长得最大,称得上是“见血封喉王”。

  验证 伤口粘毒汁公鸡10分钟毙命

  仅凭几滴“见血封喉”的毒汁,竟然就能将一头大水牛毒死?广西林学院的专家揭开了其中的秘密。原来,“见血封喉”的毒液成分是见血封喉甙,有加速心律、增加心血输出量的效果。同时,毒液一旦与血液接触,就会与血小板发生反应,致使血液凝固,停止流动而毙命。以前耕牛无故死亡,应该是牛身的伤口沾染到树干的毒液所致。

  为了证实专家的说法,村民拿来一只公鸡做试验。他们在公鸡腿上割了一道伤痕,然后弄破一根树干的表皮,把流出的乳白色液体涂到鸡腿的伤口上,果然不到10分钟,公鸡就停止了挣扎。将鸡解剖后,村民们看到其体内的血液已凝固在血管里。

  记者在树下捡到了一截刚掉下的断枝,从中间折断后流出白色汁液,用手捻摸稍有黏性,闻起来有些树枝的清香,让人很难相信这便是杀人于无形之中的剧毒。

  担忧 百年古树面临枯死

  在这三棵“见血封喉”树周边,既未建设有隔离设施,也没有专人看护,任何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拿走树种和采取毒汁。“万一被他人拿去栽培,制造毒汁做坏事呢?”记者提出这样的疑问。

  “这树很难成活,不用担心被人私自栽培。”邓国轮说,广西大学林学院的专家,曾经将长在见血封喉树旁的几棵小树苗移植到南宁。可没过多久,树苗全枯死了。后来专家推断,这种树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下存活生长。

  不过,让邓国轮担心的是,古树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可能会逐渐枯萎。上一年,村里曾打算给三株“见血封喉”树回填泥土、治理病虫害,建造隔离围墙,但由于缺乏资金,工程迟迟不能落实。

  “见血封喉王”虽然剧毒藏身,但也受不了岁月的摧残。这棵已有320年高龄的古树从远处望去,枝叶已经稀稀疏疏,像一位已到风烛残年的老人。走近树底观察时,情况更是惨不忍睹。树身长满了虫洞,部分树皮已腐烂,树干形成了一个空洞。用手轻轻一扒就有大块朽烂的木块掉落下来,还不时跑出几只牛角虫来。

  “小时候我们经常在树下打牌、乘凉,树上的果我们跳起来就能摘到,但现在它的树枝却逐渐枯萎了。”邓国轮感慨地说,近几年,这3棵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自然和人为破坏。 2007年春节期间,有名小孩子为了抓“见血封喉王”树洞中的老鼠,将火把伸进树洞里因而引发大火,幸亏消防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古树被烧毁。但自从那以后,“见血封喉王”的情况就一天不如一天,面临枯死的危险。

  护树 完善法规是当务之急

  古树已成为一个城市的活文物,它记录着城市文化发展的历史。由于经费不足,市民保护意识淡薄,造成了许多古树逐年消失。在木村现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四五十株,百年以下的树更是数不胜数。近几年,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村里的古树有逐年锐减之势。如果不及时采取拯救措施,这三株“见血封喉”树也将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中。

  如何保护我们身边的古树呢?南宁市文明办原副主任罗荣坚说,古树就是文化,保护好古树,就是保护好城市的文化。应该把古树保护列入社会文化发展行列,建立较完善的古树档案。而南宁市绿化管理处有关专家表示,要保护这些古树,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古树保护法规,依据法规对破坏古树的行为从严处理,同时发动群众监督举报。

  木村的邓国轮说,村内古树常受白蚁、蠹蛾、牛角虫等侵害,但由于缺乏资金,没有专业技术和队伍,无法对其进行防治。对此,南宁市植物园一名植物专家建议,要保护好古树,不但要投入经费和人力做好日常管理、除虫治病、施肥、复壮等养护工作。还要加大环保宣传力度,让市民自觉保护环境,保护“活文物”。

编辑: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