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精致的红飘带:设计检验艺术与生态的边界-观点评论|规划设计-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一条精致的红飘带:设计检验艺术与生态的边界
[日期:2008-05-15]  来源:《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8(1):90-99.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沿河防洪工程是中国最常见的公共景观之一。由于城市扩张和发展而需要对排水系统布局做出调整,这已成为许多中国城市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由这些防洪工程形成的公园都具有一个可预见的形式:大面积硬质铺装、为国家假日所建的纪念性广场和一条线性混凝土步道。这些公园防洪的典型方法是将河流的自然河道整治成混凝土直线型渠道,具有高而垂直的堤岸,能够承载比原始河流更多的水量。自然河流系统事实上被冷漠的排水渠道所取代。
  红飘带――位于海滨城市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的汤河公园,是对于这种方法的一种令人激动的背叛。这个公园引入对中国来说陌生的一种艺术设计形式,为景观界开创了新局面。在整个过程中,设计师创造出一个生态敏感公园,是当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象征,同时也唤起这个民族的历史。
  秦皇岛是一座拥有260万人口的都市,距北京近四小时车程。红飘带公园就坐落在秦皇岛市汤河岸边,占地50英亩。公园于2006年建成,由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第一家私营景观设计和咨询公司)设计,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GSLA)和秦皇岛市园林局合作完成。
  这个公园是土人与秦皇岛市的一次实验;它将具有视觉冲击的设计元素溶于一体,如长1500英尺的红色玻璃钢飘带(座椅),与中国的景观设计相比,它更类似于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的Martha Schwartz和荷兰的 West 8 的风格。同时,公园有着重要的生态目标。它提供了一种保护河岸和生态恢复区域的未开发地的途径,而这正是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常被忽略的。
  该公园同时提供了一种非常有别于中国通用的整治自然河道的防洪措施的途径。当五十年一遇或百年一遇的洪水发生时,土人设计的这一方案允许公园被洪水淹没,而不是通过大的渠化水道将水排走。红飘带建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那次严重洪水的水位线之上,沿河岸的绿道是行洪区。河岸容易遭受严重洪水侵蚀的区域用网箱结构加固。土人设计没有改变其余的河岸。
  公园设计中艺术与生态的这种结合有助于推动当代景观设计在中国的发展。
  设计过程
  俞孔坚,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的国际成员,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院长。红飘带公园的理念起源于秦皇岛市市长与俞孔坚的接触,当时他正集全市的力量寻求帮助以使城市的滨河地区获得新生。菅市长第一次接触到土人设计的作品是在他参加中国市长班、俞院长在为官员所做的关于城市生态设计的讲座上。当时市长正面对着被城市无序扩张和忽视场地自然禀赋而造成对滨河地区的破坏。秦皇岛是渤海岸边政府官员与北京市民度假目的地和退休后的去处。市长请土人设计该工程,希望滨河地区的发展能够提升秦皇岛市的生活质量,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这片区域增长的人口给汤河沿岸的发展不断带来压力。市长看到改造滨河区域的紧迫性。
  场地是沿河的一条线性廊道。在首次场地调查中,土人设计团队发现了场地的一些特征:健康的白杨树平台,是一个植物苗圃的一部分;村落的遗迹,包含一个大灌渠和一个砖砌水塔;城市扩张带来的当地的一个非正式的垃圾场以及沿河茂盛的乡土植被。
  设计的过程包含很多争论。土人最初的设计方案包含一个长1500英尺的亮红色人工长台,这一方案没有得到当地设计评审会的一致接受。评审会委员中许多人接受中国传统园林的价值观。在他们看来,自然公园都应当效法16世纪明朝那些达到顶峰的古典园林。
  评审会的这种观点在中国是非常普遍和典型的,事实上,直到最近,所有大学的景观设计专业教育仍建立在士大夫化的明朝审美观的基础之上。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及类似项目的设计师们更加意识到这一领域的全球趋势,也更愿意实验,但在中国,景观设计的革新往往遭到反对。大部分实际工作中的景观设计师们仍来自传统园林院校。
  然而,土人设计得到了市长的强力支持,工程得以继续。这一工程演变成土人设计与秦皇岛市园林局的合作,秦皇岛市园林局局长杨丽娜在工程中作为市长的代表和委托人。杨丽娜是红飘带设计的坚决拥护者,但是认为俞孔坚早期方案中的红色设计元素过于刚硬,宽度过窄。在头脑风暴过程中,俞孔坚和杨丽娜讨论了可以创造出在宽度和形状上具有变化的设计材料。
  他们的解决方法是使用当地用来造船的预制玻璃钢作为材料。杨丽娜认识当地的造船厂,介绍俞孔坚与他们联系,以调查材料和颜色。这一合作成为工程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设计师们能够按照自己所选的流畅的线型建造长台(座椅),合作将当地工业引入设计过程,也使得工程在短短的5个月内完工。俞孔坚的团队在建设和现场调整过程中都与造船厂员工紧密合作。
  俞孔坚在他的项目中采用的是一种瞄准目标,重点突破的设计策略。他认识到在中国的景观设计在景观建设行业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作为一项年轻的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他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将他的项目作为一项一项的实验,最大的挑战是执行一个“大的理念”。红飘带所推进的理念是:在一个简洁和经济的设计中将艺术与生态完美结合。在一贯而终的设计理念中,设计的核心元素――红飘带――成为这种方法与传统园林学派间差异的鲜明标志。
  简约的设计是红飘带公园与河上游的另一公园形成强烈对比:一个标准的防洪堤公园,由大面积铺装,中国传统的假山,一条步道以及整治过的沿汤河的水泥堤组成。俞孔坚认为这种以单一防洪为目的的河道改造工程,破坏了自然环境,他为自己的新项目设立的目标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俞孔坚并不认为设计中生态与其艺术互补相容。相反,对于俞孔坚来说,对于一个公园的体验是由场地生态关系和其美学价值所共同决定的。
  土人设计选择红色作为核心元素是因为红色在中国传统中是好运和成功的象征。红飘带的创意来自于中国前国家领导人,同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毛泽东的书法(毛与秦皇岛有着密切的关系)。红飘带设计的最初创意来自一个中国的象形文字,作为动词时译为“流”,作为名词译为“水”。俞孔坚注意到,红飘带蜿蜒在新生的滨河廊道,创造出自己的和谐氛围,体现出道家对于自然的理解。
  踏访公园
  我第一次到秦皇岛是晚春的一个下午。由观看邻近的一个防洪工程兼公园开始。穿过一条大道到达红飘带公园时是一种令人震撼的对比。我穿过一个向下通往两条小径的小型广场进入公园。两条小径一条宽12英尺,通往背离河岸的高地;另一条是宽6英尺的木栈道,通往一个更加生态的地区,并且最终通向红色玻璃钢长台:红飘带。
  沿木栈道行走,我立刻被溶入一片茂盛的绿色树林之中。这片区域被乡土植物和茂密的白杨树苗厚厚覆盖,是这里曾经存在过的植物苗圃的遗迹。从道路一侧可以看到一个高档居住小区。沿着小路视线能够穿过树林望见河流。沿木栈道步行时,透过白杨树林的隐约光线创造出强烈的围合感。
  土人设计的植被管理计划基于最小干预现有植被(如白杨幼苗或成熟的滨河树木)原则。除了引进在发展建设中被破坏的当地的乡土物种外,场地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貌。土人设计遵循生自然演替规律,相信随着时间推进场地的植被会越来越丰盛。
  这片安静的林地骤然结束,与其相连的是树林里的一片空地,以及一串通往河滨观景台的台阶。观景台提供了一个隔河观看城市风景的视野,也打开了河滨乡土廊道的视野。沿路用解说牌解释当地物种,并帮助游客辨认方向。木栈道沿植被绿廊蜿蜒前行,不时有一些通往更高一层道路和邻近住宅开发区的石路穿过。
  我发现这个项目中很强烈的元素之一是从邻近居住区引入的平行小径。走在这些与红飘带和河道垂直的石径小道上的体验是有趣和迷人的。从这些小径的节点处可以容易地看出俞孔坚景观中关于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隐喻。一条步道从居住区开始,经过一片种满野花的地,草地上有着农村老式砖砌水塔的遗迹,这条步道象征着过去。面向公园的新式居住区代表现在。新的滨河公园则代表未来。这个项目最激动人心之时是当你透过树林一角的草丛,第一眼看见若隐若现的红飘带的时刻。
  在白杨树林里穿行了约15到20分钟后,游客们沿着道路走到一片类似于草地的空间,一个白色构筑物突然进入视野(见“土地的重要意义”中的照片)。天棚的圆柱体和它20英尺长的二维棚顶轮廓线创造出视觉的无序,给游客带来一种突变的感受。白色钢制天棚坐落在延伸出的木甲板上,正对着河边种植的一排柳树。这个公园最主要的特色显露出来:红飘带,与一座天棚的木甲板一角相连。
  红飘带距水边有一定距离,几乎随意地顺应地形曲折蜿蜒。在一些节点,飘带中断,从公园上部和邻近居住区延伸出来的石径横穿而过。木栈道和红飘带的一些中断是为了使动物能够从陆地迁徙到水中,但是没有解说符号指出当地物种和他们的栖息地。沿小径的一些区域安装了摄像头,它们被安置在大的钢管顶部,用以监视游客的行为,破坏了这里的视觉效果。
  红飘带最后采用了淡桔红色,而不是我之前预期的中国红。褪色的红色似乎是暴露在阳光下造成的,也可能是清洁工人反复擦洗造成的。飘带沿着滨河廊道变幻着宽度,仍然界定出廊道的清晰轮廓。
  橘红色玻璃钢装置作为加入景观中的一种书法作品的形象并不是很强烈。当我晚上来到这里希望看看它在灯光下的效果时,看到红飘带正在进行维护。这也是我所担忧的。当时公园建成不到一年。加上红飘带明显的褪色现象,这些都意味着使用的材料是不耐久的,这个公园可能变成某种类似当代艺术的作品而不是永久的景观工程。
  总体来说,参观红飘带的经历不如远观。如果当地的制造者能够为水平和垂直的表面制造一个更加具有曲线和有机的形态的话,也许会更好一些。这将使飘带更像书法作品。建成的飘带棱角分明,像一个盒子。
  红飘带的上表面间或有一些透明的圆圈,圈内交替着照明设备与种植池,里面种有乡土植物。种植的植物被设计成红飘带上的剪贴画样式,这种设计看起来并不必要,因为公园里种植着大量的乡土植物。
  公园建设中的一些元素对于设计目标来说似乎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木栈道非常接近自然表面,乡土植物几乎无法在其底下生存。从主要的应用来看,木栈道材料的选择似乎也有问题。采用当地的石头作为铺设材料也许更为有趣,也能帮助避免木栈道的单调。
  有一些间接迹象表明红飘带在使整个公园相统一方面是成功的。红飘带开始之前的区域有一些未加修整的小路通往河边,不过在红飘带所在地没有看到类似小路。在使游人沿飘带行走而远离河滨生态敏感区方面也是成功的。
  从中国景观设计的大背景来看,中国很多地方所建的防洪堤公园的典型景观是冷冰、硬化铺砌的,而红飘带公园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红飘带公园也证实了景观中颜色的视觉力量,以及土人设计简约、最少干预设计的有效性。这个公园是交给委托者的一份满意的答卷,当地政府官员希望在中国快速扩张的城市里建立游憩区域,这个公园提供了低成本、环境友好的解决方案。红飘带公园响应了中国政府对于“和谐城市,节约建设”的要求,自开始建设后的较短时间内,已经成为城市绿地建设的范例。从更大的国际背景来看,红飘带公园将艺术与生态相结合,满足人们日常游憩的需要,是对扩展中的景观设计领域的重要贡献。

  作者简介:Mary G. Padua,佛罗里达大学景观设计系副教授,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员,MGP工作室主任。

  

















编辑:songgaofeng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