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元星:再谈城市新区的误区-观点评论|规划设计-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崔元星:再谈城市新区的误区
[日期:2008-08-13]  来源:城市规划网  作者:崔元星   发表评论(0)打印



  笔者曾撰写了《新区的误区》的文章,列举了目前新区建设中的“规划大得离谱、千城一面、引擎动力不足、新旧区不协调”等四个误区,引起了广泛共鸣,现就城市新区建设中的另三个误区谈谈看法。

  一是钱从哪里来?尽管城市运营的理念遭到质疑,但投入产出的基本道理在新区建设中仍然适用,投入的钱要有回报才会有投的理由,才会有人投,开发商的投入要讲回报,政府的投入同样要讲回报。动辄几平方公里的新区,基础设施及公建配套设施的投入相当巨大,钱从哪里来?如何回报?有限的财政收入需要用在刀刃上,银行的钱不是随便能借的,开发商的钱更不会白白地往基础设施上投入。财政吃紧还要爱面子建新区的政府往往不惜一切代价拉来开发商先垫钱修路再割让土地,当这种做法被限制后又堂而皇之地引入所谓的BT模式,跟垫支修路差不多,开发商修完了路,政府没钱还,开发商就打官司,闹得官商关系越来越僵,投资环境越来越差。这就是自不量力、没钱穷要面子建新区的恶果。

  二是人从哪里来?大家都把建新区的理由归咎于城市化率的迅猛提升,说未来几年内要有多少多少的人口在城里定居,所以要发展新区。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但实际上,人口迁移绝非易事,带来的生活压力、就业负担、文化差异、医疗教育等问题,这既是整个社会、也是家庭个体所面临的迁移后遗症。除非是重大产业迁移带来的人口机械增长,正常情况下,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有限的,那种梦想着农村往小镇迁、小镇往县城迁、县城往市里迁的人口漂移带来的乾坤大挪移效应是不现实的。

  三是地从哪里来?我们国家正面临最严峻的耕地保护形势,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正是如此,中央采取了最严厉的耕地保护政策及新增建设用地审批程序。能建新区的地不是一般的土地,需要根据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也就是说是新增建设用地,不是满世界可以乱建的。从国家到各级地方,一层一层分下来,能拿到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每年少得可怜。既要安排生产、又要安排生活用地,既要安排居住、又要安排市政配套休闲娱乐用地,哪能无节制地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建设规模宏大的新区。

  笔者曾有幸顾问了甘肃庆阳市城市旧改项目,这个在全国近300个地级以上市GDP排名中在2005、06、07年分别为第274、240、241名的西部小城市,由于交通不便、工业基础薄弱、城镇/农民收入低,也导致城镇化率极低,只有24.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3.9%和甘肃省的32%。正是这个主城区人口只有15万左右、已建成区13平方公里的小城,已花了五六年的时间正在建设12.7平方公里的南部新区,规划到2010年,南区人口达到12万,主城区总人口30万,魄力之大令人震惊。庆阳绝不只是个案,因为缺钱、缺人、缺地,所以很多城市新区成了半拉子工程,甚至撂荒。奉劝热衷于建新区的各级政府,在动手之前,认真地想一想,我们有钱、有人、有地吗?

  另据消息,7月16日下午,成都市召开灾后重建第八次专题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调整市级机关南迁计划,耗资巨大的新行政办公中心已被确定处置变现,变现所得将用于“5·12”震后的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此时距新行政中心投入使用仅三个月。但愿成都政府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负责任的,而不是借机再换一次行政中心新址,忽悠老百姓和开发商,拿行政中心作引擎,带动了城南新区再带动城东新区。

编辑:royal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