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重金造“月光城”,是否盲动?-观点评论|规划设计-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凤县重金造“月光城”,是否盲动?
[日期:2009-01-0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张军   发表评论(0)打印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凤县人造星星 资料图

  地处秦岭深山的陕西省凤县在打造旅游品牌过程中,通过建造人工星星和人工月亮,打造“月亮之上、月光之城”。然而,这个县在把“旅游兴县”作为战略选择的同时,也引起一些专家和当地群众的质疑。

  “旅游兴县”的战略转移

  凤县是一个不足13万人的小县,地处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自然生态良好,旅游资源丰富。随着矿产资源的萎缩,近年来当地政府适时进行经济转型,将旅游作为兴县富民的重要产业。

  在政府主导和推动下,开发了5大景区,建设了5大公园,各项旅游投入达6.5亿元。当地一些干部和群众反映,政府“旅游兴县”取得成绩有目共睹,但一些项目和工程存在盲目性。

  为打造“月光之城”,凤县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实施了山体、街道和“一江两岸”等亮化工程。在县城对面的高山之上,建造了一个直径约4米的LED太阳能人工月亮,在县城周边山体上共设置2700余个人造星星。当地一名领导干部称,一到夜晚,人造月亮和人造星星仿佛天河决堤,将县城周边的山体装点得格外迷人,七彩斑斓的夜景是凤县最亮丽的“名片”。而据凤县有关部门介绍,这个“一江两岸”工程花费6470余万元,人造月亮、人造星星等花费200万元。

  此外,凤县还投巨资建造了喷射高程达186米的喷泉,号称亚洲最高音乐喷泉;建成了万亩牡丹园和万亩郁金香园,号称西部唯一的高山空中花园;在嘉陵江上筑坝蓄水形成30万平方米的景观水面,在国道两侧建成数十公里长的江南民居景观,打造中国西部山区的“威尼斯”城和“水韵江南”。根据相关旅游规划,当地政府计划将凤县最终打造成“西部休闲之都”。

  “旅游名片”喧宾夺主?

  凤县旅游局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旅游经济某种程度上讲是创意经济、智慧经济。随着5大公园、5大景区的相继建成开放,凤县旅游业必须依靠加强创意和策划这条思路。

  凤县旅游局负责人告诉记者,2007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2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亿元;预计200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可突破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亿元。如果没有政府的主导、推动和创新思维,凤县旅游业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

  当地一些干部群众反映,“旅游兴县”的战略基层群众并不反对,但一些建设项目和旅游产品缺乏周密论证,在现有大散关、古栈道、摩崖石刻等众多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情况下,过多地建造人造景观、人为打造羌文化品牌、移置江南民居等,这些旅游项目与当地文化没有传承关系,有些喧宾夺主。

  当地群众反映,凤县文化积淀浓厚。凤县民歌、民间故事数量占到全宝鸡市的45%。建人工月亮不如挖掘本地民歌。

  旅游开发谨防盲动

  当地不少干部表示,凤县过去以铅锌矿业为支柱产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在矿产资源萎缩情况下,政府果断向旅游产业转型,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这种魄力值得肯定。但旅游开发不是简单的“人造星月”,政府部门短短两年内投资6.5亿元,实施了5大景区、5大公园等几十个大型景观项目,论证是否充分,决策是否科学,值得反思。

  也有专家指出,旅游业是极易受各方面影响的脆弱行业,不仅仅是建造几个简单的硬件工程,还需要便捷的交通、优质的服务。各地政府应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准确定位,不能借助行政资源和行政手段过多地参与商业活动。

  凤县政府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凤县旅游景点开发步伐加快,确实出现了人造景点过多、建设反复等问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外界的质疑和舆论的批评,县里会认真对待、研究采纳。

编辑:royal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