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绿色出行 政府还做得不够--为成都地铁献计策-观点评论|规划设计-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倡导绿色出行 政府还做得不够--为成都地铁献计策
[日期:2009-05-19]  来源:  作者:   发表评论(1)打印



  汽车的发展无疑带动了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可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日俱增,尽管“欧四”、“欧五”都出来了,尽管有些城市按照汽车尾号每星期停驶一天,可是像北京那样每天都有近千辆车在增加,难免不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

  汽车每天在增加,马路也在增加,可是这样依然无法满足汽车的增加速度,相关部门一声令下,汽车于是便跟自行车“一个锅里吃饭”了。面对庞然大物,骑车人不光是没有安全感,就连健康都难保证了,从某种意义上讲,骑车人俨然成了汽车尾气的收集器。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我们一点不差地继续走着。人家发展汽车的时候,我们发展自行车;如今,环境不允许了,人家为了可持续发展,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始鼓励人们骑自行车。据报道,在荷兰,骑车人在道路使用和绿灯通行方面享受优先权。在这个有着一千六百万人口的国家,自行车已经达到一千八百万。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随处可见供当地人申请租用的红白相间自行车,这正是政府鼓励市民以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的举措之一。伦敦市民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在四百个市内租赁站租借自行车,有关部门预计到那时候,每天使用量可达四千辆次。美国的自行车拥有量将近一亿辆,每天有一千五百多万人骑自行车上下班。

  不过,最让我惊诧的还是韩国在普及自行车方面的举措。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韩国政府已经提出“清洁增长战略”,以在二○五○年以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半的目标。落实这一计划的措施之一便是大力发展自行车行业,让韩国成为自行车大国,相形之下我们还在汽车工业而一展宏图。

  当然,韩国能否成为自行车大国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看中的是他们采取的几个措施。一个是在有条件的城镇街道开辟自行车道和人行道。首尔市政府在去年秋季公布的自行车发展规划中提出,在条件允许的道路,让出一条机动车道,专供自行车上下班。别忘了,首尔也是一个超过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全国五分之一的人住在首尔,可是政府却通过规划,压缩机动车道给自行车。另一个措施闻所未闻,将地铁的最后一节车厢改作自行车运送专用车厢,以解决自行车与地铁的衔接问题。韩国政府还真是雄心勃勃,计划二○二○年在全国建成三千公里的自行车道。为使计划得以落实,韩国准备拿出三百七十五亿韩元(将近三千万美元)完善自行车基础设施,另外还追加预算二百三十亿韩元(一千八百万美元)。

  人家将自行车的发展纳入国家的“清洁发展战略”,相关预算以及各地的规划措施紧随其后。我们有的是汽车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人家将压缩机动车道,腾出地方让位于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人,我们这里却是将自行车道压缩了不能再压缩,有些地方甚至取消自行车道;人家是千方百计发展自行车,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我们这里很多地方动辄就限制自行车,有的地方修路都不忘给汽车方便,自行车则不行;人家自行车可以放在地铁最后一节车厢运送,我们这里地铁旁虽然可以放自行车,可是丢失却是家常便饭。

  汽车在我们这里可谓是千金小姐,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过马路,红灯的时候,行人自行车不能过,可是绿灯能过了,左转弯的汽车常常让行人自行车的通过时间“打折”。马路边上停上几辆汽车就不新鲜了。不仅马路边上可以停汽车,就连专供行人通行的便道,汽车也不放过,经常是便道上横着一辆汽车,行人只好跑道马路上,整个一个颠倒。还有的汽车停在人家的门口。走在街上,多看几眼便不能发现,汽车能开进去的地方,都有汽车的踪影,甭说自行车行路难,就连行人走点路也快跟通过“封锁线”差不多了。前不久,杭州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开跑车的人跟朋友飙车,愣是给穿过斑马线的行人给撞死了。我相信,倘若谁发明了爬高设备,汽车一准能开到你家的房顶上去。

  自行车实际上不过是个缩影,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代表一个政府的发展理念。对中国这样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来说,采取什么发展战略,不仅要想到一小部分有话语权的人的意见,更要考虑广大百姓的利益和反映,如果政府部门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而忽视环境的维护和改善,那无疑是拿子孙后代的幸福作筹码。但愿有关决策人将眼光放远一些,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保留我们以往的好传统,让我们的整个国家以一种健康的方式向前发展。

编辑: | 阅读:
【 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1)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第 1 楼
烂人 发表于 2009-5-19 18:31:22
人都说前车之鉴后世之师,我们国家却一而再再二三的走别人的走过的错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国家总是轻易的就投入多少钱到一些无谓的事情之上,很简单的道理非得要兜几个圈才能想明白,高瞻远瞩的人都哪去了?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