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应更加关注宜居-观点评论|规划设计-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城市发展应更加关注宜居
[日期:2009-11-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据媒体日前报道,因为区域内没有农贸市场,或有小型农贸市场但无法满足需求,某市市民不得不开车去大市场,一次买足一个星期所需的食材。“青菜就在地摊上买,将就一下;肉类不敢买‘走鬼’的,要乘1路公交车去南坑市场买,一天去一次。”

  “每天坐五六站车去买菜”,这生活得真的不够方便。这些年,一些城市的外在形象、综合指数得到了巨大提升,可在宜居指数方面,仍有差距。

  城市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专业、温馨的公共服务和内在幸福,所以,政府应该时时刻刻将群众的生活感受和生活需要放在首位,一切公共行为围绕群众衣食住行等需要出发,与群众达成和谐默契的共振。“是否有购物、饮食、服务的便利,是否有吃早点、配锁、修自行车的地方,还要上学、看病、上邮局、上银行方便,不仅要方便,而且还要便宜”。这种富有人情味和人文气息的城市才是真正的“宜居城市”。

  可受到“形象论”的影响,这些年,很多地方的城市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介绍,截至2008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5.7%,拥有6.07亿城镇人口,形成建制城市655座,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18座,超大城市39座。“全国2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就有183个曾经提出过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设想”。这种进步和飞跃当然是好事情,可形象提升的同时,城市发展细节、公共服务以及宜居氛围的营造如果跟不上,就好像一个人,浓妆艳抹却气质粗糙,毫无书卷气。换言之,城市形象不仅是停留于城市外在的精神表现,而更重要的是提升内在的精神气质。

  “每天坐五六站车去买菜”本来是个小问题,如果政府缺乏宏观规划,缺乏相应的农贸市场,这个小问题就会升格成为大问题。群众开车买菜付出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要比菜贵重得多。这就会给群众生活带来很不方便的影响,会影响城市的宜居氛围。一个仅仅追求雄伟、高大、美丽、一尘不染的城市,可能是一个‘宜看城市’,绝对不会是宜居城市。归根结底,城市主要不是供外人观赏,而是供老百姓生活的。

  这一点,我们应该借鉴欧洲的一些著名城市,如苏黎世、日内瓦、温哥华、维也纳等,不是特大城市,而最多算是中等城市,但是它们的知名度、宜居指数、城市文明程度却非常高,成为温馨幸福的精神家园和福利乐园。具有深厚的城市文化和精神文明程度,独特的文化风貌和历史风貌等,这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才是城市发展最应该关注的发展方向。

  全国人大代表孙丕恕说过:“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国际大都市,而是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备的就业政策、高效率的政府服务的宜居城市”、“一座宜居城市比国际大都市更有魅力。”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城市已经将农贸市场的规划纳入议程。如此,宜居指数得到了提升,城市发展才会更和谐。

编辑:royal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